APP下载

立足人物形象,设计有效课堂

2018-09-10胡孝雪

南北桥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

胡孝雪

【摘 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个大课题。本文立足牧羊人的人物形象,从教学设计入手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植树的牧羊人》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45

一、通过激趣导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堂课如果有好的导入语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去探求问题的欲望,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植树的牧羊人》这课时,我采用以标题作为出发点设计导语。以提问的方式问学生“为什么文章的题目是植树的牧羊人?牧羊人放羊就好了,为什么植树?”,学生听到问题立刻会思考这篇文章到底写的是什么,并渴望在文中找到答案。为牧羊人的人物形象分析开启大门。

二、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立足人物形象来设计有效课堂

教学设计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设问有中心,突出重难点。这是针对教学内容设计而谈的,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支撑作用,有效设计“主问题”,能唤醒学生思维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真正主导课堂。 《植树的牧羊人》中,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把握王老师的形象特点,设计的主要问题是假如你在阿尔卑斯山上先碰到了牧羊人,你会如何向你的同伴介绍你看到的牧羊人?问题一出学生就结合文章中的相关情节来谈自己的感想。例如学生介绍在阿尔卑斯山地认为找水连一点希望都没有时,看到了被三十来只羊包围的自信、平和的男人。这是学生和牧羊人的第一次见面。又如学生介绍和牧羊人一起去他生活的地方喝水时,看到的牧羊人居住的环境。这也是从侧面表现牧羊人性格特征的句子。紧接着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和牧羊人的交往中,牧羊人的性格特征,并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在句子中找出关键的词,通过这些词来谈体现了牧羊人的什么性格特点,层层分析了牧羊人的人物形象。这些词有什么表达效果,从句子到词语再到思想感情的过渡能够使学生更加能体会牧羊人的性格特点。

2.巧妙设问题,提高有效性。课堂上巧妙地设置每个问题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基础,也是保证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根本,设置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问要有梯度。语文課堂的问题设置的难易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过难,学生容易产生畏惧感;问题过易,学生会产生思维怠倦。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巧妙设计问题。在教《植树的牧羊人》这篇课文时,不是一开始就分析牧羊人的性格特点,而是让学生完成“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和高原的变化,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其次,设问要有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问题设置的有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教《植树的牧羊人》这篇课文时,不是一味的分析王老师的性格特点,由于学生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牧羊人,让学生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位,对比两位模样热有什么异同点,并小组讨论看哪组说的最多,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了,学生既掌握了牧羊人的性格特点,也了解了描写人物的方法。最后,设问要有启发性。提问有启发性,是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不要提一些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而是问那些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教《植树的牧羊人》这篇课文时,文中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方法需要学生掌握,但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所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主要写牧羊人的,为什么作者用那么多的笔墨描写高原上的变化,有什么用意呢?以次问题引出间接描写的写作手法。

三、通过拓展训练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拓展既要关注生活,又要突出语文。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不仅要考虑语文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我们在进行语文拓展训练时,应该贴近生活一方面可以迁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所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还可以运用评价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每位同学享受到学习的喜悦,从而帮助学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半言三冬寒”。由此可见,一句话对人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表扬性的话语,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也可能会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评价失去自信,从而厌学语文。一句“你能行”、“相信自己”鼓励性的评价能点燃学生的智慧之花,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开放性。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让学生通过课外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设计开放性作业,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在《植树的牧羊人》这篇课文中主要分析牧羊人的人物形象和人物的描写方法,给学生布置模仿本篇课文人物描写手法写一写自己身边的“植树”人,通过小练笔让学生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等人物描写的方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它可以弥补口头语言的不足,使学生的视觉跟听觉配合,更好地感知教师讲授的内容。精心设计的板书是知识凝练的结晶、浓缩着教师备课的精华。在《植树的牧羊人》中,通过板书牧羊人的性格特点,可以让学生记住牧羊人是一个积极生活、态度认真、勤奋不懈、坚韧执著无私奉献的植树人。并能说出通过哪些描写手法体现的牧羊人的性格特点。

总之,通过立足牧羊人的人物形象分析,设计有效课堂,能让学生能够自主掌握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同时无论教师怎样进行教学设计,都要努力营造一个可以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快乐创造,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快乐的学习,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性自然会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晖平.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技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9).

[2]刘宏正.有效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守正[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4).

[3]王丽华.语文教学之我见[Jl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5).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学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