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18-09-10赵艳霞

南北桥 2018年19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赵艳霞

【摘 要】“小学”在古代被称为“蒙学”,即具有启蒙意义的教学,而启蒙的关键则在于学生能否产生对某一领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教师也要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打好良好的数学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32

兴趣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是保证学生长久学习的动力基础,是提高学生探索热情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针对数学这类逻辑思维性强,内容抽象复杂的学科而言,更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建立学习的信心。因此笔者总结了以下观点帮助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一、关注课程导入环节

课程导入是一个被大部分教师轻视甚至忽视的重要环节。因为小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意识,对教师的教学指令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反应期,在缺少课程导入的情况下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节奏和适应教学氛围。因此有效的课程导入是帮助学生快速和课程建立联系,融入教学氛围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导入课程时要注意方式的多样,尽量给学生制造教学惊喜,为课堂教学带来活力和新鲜感。一般情况下课程导入有以问导入、以图导入、以讨论导入等几种方式,虽然形式不同,但他们都有相同的本质,即用最为有效的方式制造课堂焦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不论是通过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还是借助一些课程相关的图片,教师的目的都在于留给学生较好的课程印象,用相对丰富有趣的导入为后续复杂抽象的教学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课程导入环节并且不断挖掘这一环节的教学潜力,为教学的有效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课堂教学秩序,提高师生互动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小学生在远离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相对陌生的校园环境时,常常会感到紧张不适,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因此,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朋友、亲人的身份安抚学生情绪,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和快速投入数学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用引导、鼓励、赞扬的方式,亲切、友好、和平的态度,风趣、活泼、热情的语言带领学生进入数學世界,用教师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情绪,建立学生心目中良好的教师形象和数学形象,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三、营造课堂互动氛围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让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获得学习的信心,激发探索的热情。课堂互动环节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针对小学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一方面教师在提问时要关注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现实性,尽可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回答热情。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避免提问方式过于直白单一,而是要迎合学生需求,尽量将提问方式接近学生的思考方式,善于借助他们喜爱的动画人物,乐于接受的说话口吻来营造活跃的课堂问答互动氛围。二是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来丰富自身解题策略。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往往能够借助思维的碰撞迸发出更为强大的创造力和活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深化对数学的理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善于借助教学工具

教学工具是一类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理解教学内容所使用的各类器具及教师授课时使用的用具的总称。教学工具服务于教学,能够帮助简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工具常见的有多媒体、各类模型、教用三角板等等,这些工具能够在教学中显示出长久的生命力,不仅因为其实现了教学内容在不同形式间的转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因为其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色彩丰富的图片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利用数学模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立体空间和平面空间的转换能力。这些教学工具的有效使用既体现了数学课程的特点,又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得教师教学更加科学有效。

五、发掘数学的实践意义

数学作为一门诞生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科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要避免将数学教学限制在理论教学层面上,而是要通过创造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实践的机会来丰富数学内涵,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要发掘教学行为的实践意义。小学数学虽然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是却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借助手边的工具进行数学实践,例如用尺子量书本的长宽,用小刀和橡皮削出立方体,用小棒搭建平面图形。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理论转化为了实践,实现了抽象与形象的转变。而且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去发现的过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提升数学问题的现实性。教师的问题要尽量来源生活,贴近实际,将学生熟悉的事物与教学提问结合,帮助学生发掘数学的现实意义,降低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感。

六、开展有趣的课堂游戏

课堂游戏是将小学生学习心理、性格特点和教学行为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生普遍爱玩爱闹,常常课堂时间过去一半就会出现学习耐性和专注力下降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适当插入游戏环节,往往就能克服这一教学难题。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教师在教学生背诵记忆乘法口诀表时,可以用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依次背诵;教学生辨别不图形时可以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说出形状。这些游戏虽然形式简单,但却对强化学生理解,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力和学习兴趣有巨大的帮助。教师通过课堂游戏弱化了数学课堂的压力,放松了学生的学习心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也能得以激发。但是教师也要避免课堂游戏的滥用和误用使得课堂成为学生玩乐的无纪律的场所,从而丧失课堂游戏的真正作用。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一方面,教师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教学策略,主动学习有效的教学方法,敢于实践,乐于创新,不断给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学更多时候注重的是意识的构建,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形成更加自由、开放、活跃的思考模式。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目标才算真正达成。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