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兴趣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10刘明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课堂应用兴趣教学

刘明

【摘 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动手能力强,老师可以针对小学生心理特征进行小学美术兴趣教育。小学生的兴趣是停留在“喜欢”、“好玩”的单纯层面上,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兴趣引导,将学生的兴趣层面提高,将热情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在美术学习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加经验,勇于创新。

【关键词】小学美术 兴趣教学 课堂应用 新课导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52

在激发学生兴趣时应该不断地鼓励学生,给予学生信心,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美术学习之中。老师可以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之中学习,敢于动手操作、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更好地迸发兴趣,更富有创造力和个性化的发展。老师可以关注学生的上课表现,进行课堂内容转变和调整,不断地改进,让课程教学可以更好地进行,也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状态。美术教学的方式多样化,我们把握好学生心理,提供学生充分地

一、改变新课导入方式

实施兴趣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抓住上课开始前的导入环节,以新颖别致的教学形式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和引导。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运用动漫形象、小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打开方便之门。举例来说:在讲到《美丽的海星》一课时,为了避免讲解过程的枯燥,教师可以用动画片《海绵宝宝》里的“胖海星找朋友”这一片段作为引子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理成章地导入接下来的教材内容;在讲到《蔬果的童话》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蔬果村》这样的小视频,然后让学生给蔬果村添加新成员,通过这样的方式设计课堂导入教学安排,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教师能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巧妙地利用各种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元素来打开教学课堂,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又能无形中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减少阻力。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一)让学生学习自己想学习的、画自己想画的、做自己想做的

为了落实美术兴趣教学法,老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时,应该积极树立学生导向性的美术教学理念,尤其是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画自己想画的景色与事物、做自己想做的美术实践,让美术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进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与美术学习兴趣。

(二)多开展手工美术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美术实践能力

由于手工美术是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开展的综合美术实践工作,尤其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多采用手工教学课程的形式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具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得美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学为辅,体现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

(三)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开展美术文化教学,促进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由于美术基础知识以及美术文化知识较为复杂与枯燥,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走神或是参与度不高的情况,因此老师可以采用講故事的形式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在故事中体现美术知识,以故事情描绘绘画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美术文化有一个简单直接的认知与理解。

(四)举行美术绘画比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与兴趣

老师还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美术绘画比赛,尤其是让学生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生活经历、自然风光等进行自我认知下的美术创作,一方面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与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将心理压力、情感等进行合理的宣泄,实现美术教育陶冶情操、锻炼修养、激发兴趣的教学目标。

(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延伸,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形式

老师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延伸,不仅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一定的美术教学操作演示,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觉教学优势,将视频、图片、音乐等运用到美术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更加直观、更加多样、更易理解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美术学习,让学生真听、真看、真感知。

三、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学生审美个性,即鼓励学生不仅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感受艺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则审美的想象力自然得到自由发展。如欣赏徐悲鸿的《群马》时,我仅仅介绍了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作答时大家基本能各抒己见。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促进学生对审美意境的理解,从而增强审美意识。

四、实行奖励评价教学

在开展小学美术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激励评价的实施,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不断强化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激励性评价是符合其心理需求的,学生的内心需要得到鼓励和赞美。因此,教师只有认识到激励评价的意义,并充分发挥激励评价的作用,让学生得到赞扬和鼓励,才能让学生更加有动力和兴趣去学习美术。比如在教学“魔幻的颜色”时,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知识,并掌握三原色的调色规律。那么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都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本身都有着十分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一些学生对于色彩表现方面的知识,确实还较为缺乏,色彩感受能力有待提升。那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学生少批评,多表扬,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兴趣教学法,不断提升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美术课堂,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丽.小学美术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3(9):120.

[2]王静.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J].未来英才,2016(22).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课堂应用兴趣教学
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口号”在课堂应用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