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018-09-10吴昊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策略

吴昊

【摘 要】随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计算机技术愈发普及,因而,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高中生们对信息技术课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这项课程毫无用处,这反映出时下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弊端,老师们则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2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生了一定的变动,并对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习近平主席说过:“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现在的社会已然发展成为信息化社会,老师们有义务让学生们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达到最佳效果。这要求老师们要仔细观察反思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策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仍然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们的练习时间很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相较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一味的听老师讲,学生们提不起兴趣,对此类课程毫无热情。对高中生而言,高考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时间无比的宝贵,相较语文数学等课程的紧张,信息技术课程的缓慢乏味让他们觉得此类课程是在浪费他们的学习时间,使得教学成果不理想。针对此类情况,老师应及时反思自身在课堂时间上的分配问题,考虑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

(二)教学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程大都在机房完成,除去理论知识的教授,便是上机操作了。大部分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还非常喜欢和期待上信息技术课,然而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理论知识愈发复杂,加之留给学生们的练习时间不多,很多学生就不愿意学习了,觉得上信息技术课太无聊,还不能随便玩儿,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弊端所在。

(三)部分老师教学语言不严谨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牵扯到较多的专业术语,这就要求老师们严谨教学,然而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理解,把一些专业词语说得比较生活化,虽然易懂,却不规范,比如,把“存储器”说成“储存器”,把“单击”说成“点击”。此类不严谨的教学语言容易使学生们产生疑问或者误解,平白加大教学难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老师们准确、精炼、生动、形象、严谨、规范的语言习惯也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关乎着教学效率。

(四)老师与学生们的交流过少

很多老师只想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督促学生迅速掌握理解,却忽略了师生之间起码的沟通交流,老师不明白学生到底哪里听不懂或者为什么觉得无趣,学生也认为老师遥不可及,不愿多加交流,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评价方式也十分单一,永远都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指正,这也使得老师难以及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再者,老师在课堂上过于严肃,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都是批评,大大打击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二、对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教以生为本,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要适当减少,坚决去掉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练习上机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能力,老师更多的应是引导,引导学生们自己摸索操作步骤,老师只需要结合理论稍加改正,指出错误点,让学生反思,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没有学习热情,认为信息技术课太过枯燥,无非是因为教学过程十分单一,这就要求老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文字处理时,不要直接传授操作方法,可以先给学生们展示一张电子手抄报或者精美的ppt,将版面设计的丰富一点,包含文字、插图、背景等,先抓住学生们的眼球,抓住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跃跃欲试,在这种心情下,及时把文字处理的内容、知识点讲授完,然后让学生自由消化,自由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既丰富了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规范教学语言,严谨教学

老师在叙述概念或者讲述操作方法时,用词要规范严谨,避免科学性错误,但也不能顾此失彼,严谨不等同于严肃死板,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概念比较抽象难懂,在讲授时,如果老师可以运用风趣又不失严谨的教学语言,或者加之适当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灵活有趣,使课堂变得有感染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

(四)加强师生交流,丰富教学评价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师生之间起码的交流,合理把握对学生的鼓励与批评,适当的给予学生赞美与肯定,可以增强学生们的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更主动的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学评价也应丰富起來,不单单是老师评价学生,还可以加上学生反评教师以及学生之间互评,通过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老师们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更正教学方法,学生之间互评则是可以让学生们互相了解到彼此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对自己进行反思,吸取他人较好的经验,克服自身的短处,从而提升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让信息技术课程不再单一枯燥。信息技术对理论和实践要求都非常高,如何能够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掌握到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模式,需要信息技术老师们在教学大纲的引导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的发现问题,想出策略,以解决问题,逐步完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养起学生们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需要老师与学生们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