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9-10王玉

南北桥 2018年20期
关键词:运用小学数学

王玉

【摘    要】数学是一个十分严谨的学科,要想进入数学领域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学生们对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例题教学法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来说,是一种有效性极高的方法,通过例题教学,让学生提前对将要接触的新知识有所了解,由一个简单的例题逐渐过渡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例题教学法  小学数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157

例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十分常见的教学方法,例题往往能够将一个数学知识点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例题教学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具体,正如我们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例题教学就是让学生先“躬行”,再在实践当中总结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认知,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和压力。教师要注意例题与知识点的联系是否紧密、例题是否难度过大或者过小、例题数量是否足够使学生深刻了解该知识点。

一、例题教学法是一种能够适应多种学科,最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

例题教学法在理科教学中是很常见的,在知识点讲解前、讲解中和讲解后都有例题的身影,可以说例题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很明显,例题出现在讲解前,那就起着一种引入的作用,提醒学生接下来要学习的东西是跟这道题的本质相关联的,学生可以通过这道题很自然的进入教学;例题出现在讲解中,那就起着承上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例题是起检验作用的,检验学生对之前例题讲解内容的掌握程度,检验教师的传授程度;例题出现在讲解后,那必定就是起总结这一作用,总结的就是学生最终的学习情况。“举个例子”已经成为了大多数教师的口头禅,在数学教学中这样简单的四个字更是具有极高的出场率。数学教师在教授小学低年级的加减法时就会经常用到。比如,“8+9”这个问题,教师就会赋予这两个数字实际含义“老师奖励给小敏8颗糖,小丽9颗糖,那么请问两人一共有几颗糖?”再比如说,在对“8+9”等于几进行运算时,教师往往会先提问学生“8+8”等于几,通过一步步的递增,降低运算难度,让学生增加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例题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在小学数学的多种教学方法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企及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体现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例题教学要注意所选例题与知识点的关联度

语文教师在教授一篇文言文之前,总是习惯性的安排学生查文章中的生僻字、了解故事背景、文章人物。而数学教学就是将这一过程变成学习例题、弄懂例题,这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目的都在于帮助学生做好深入知识点的前期准备。例题也不是随便选择的,要注意例题的可用性。小学数学学习的例题,最好要有实际背景,能够和知识点有联系,最大程度的体现知识点要素,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来源于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医病救人的故事。相传,倪寻和李延一起来找华佗开药,两人描述的都是头痛发热这一症状,华佗在对两人进行了把脉和询问之后,给两人开出来不一样的药,华佗面对疑惑的两人解释说:你们患上的只是表象相同的病症,其实两者大不一样。内部伤食是倪寻主要的病因,而李延的病则是感冒感染风寒引起的,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使两个人的病都痊愈。果然两人吃了华佗的药,没多久就都好了。

生活处处有哲学,学习也是一样的,只有选择的例题与知识点有相关处,才算是“对症下药”。其实教师还可以选择影射的方式来简化问题。比如,在学到“两位數的加减法”时,就可以像前面提到的那样,把数字代入到具体情景中,让数字变得生活化,从而加深学生对两位数之间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的印象。事物的普遍性原则是不可否认的,教师只有做到了例题与知识的联系,才能更有成效的教学。

三、例题教学需要教师选取难度适中的例题并将其引入教学

教师选取的例题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也不能让学生“不屑一顾”。儒家推崇的中庸之道,在选择例题的时候能对教师起到极大的帮助。中庸讲究不偏不倚,同样,例题也讲究不难不易。

例如,学生在学习写数字的初期,总是分不清“6”和“9”这两个数字,这时候教师就不能对学生说,这两个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来的,它们一问世就是应该这样写的,没有为什么。而是应该告诉学生:“6”和“9”就像我们的小旗子,“6”是旗杆在上,像一个拿倒的小旗子;“9”是旗杆在上,就是拿在手里的小旗子。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的区分这两个数字了。又如,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时,总是不知道该怎么计算,这时教师就不能简单的丢下:“自己去背乘法口诀表”,这样一句不负责任的话,而是应该耐心的教导学生,可以把数字进行拆分,用简单的加法求和。例如“2×4”就可以拆分为两个“8”相加的和,或者“8”个“2”相加的和,用最简单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理解知识。教师要时刻牢记,例题教学给教师出的难题不是怎样找例题,而是怎样合理的运用例题,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例题教学。

四、在运用例题教学法教授小学数学时,教师和学生具有不同的身份和角色

教师是例题的选取者、运用者,学生是例题的学习者、吸收者。教师教授例题的根本目的是将问题简单化,用简单的语言和例子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以,合理运用例题教学也是很考验教师的基本素质的。教师需要在课余时间,通过学习,拓宽自己的眼界与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我们的课本内容每一年都会因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变革,引起教学内容的更新,此目的就在于使教学内容时代化、生活化。教师要抓住时机,了解内容变动与知识联系,做到在每一次的教学中,都能合理运用例题教学法。在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发现学生问题的时候,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有效解决问题。

例题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教师例证的帮助,加深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印象。除此之外,这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积累和改善、思维能力的提升、自学能力的增强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师根据小学数学内容,合理使用例题教学,这在数学教育领域是值得提倡的。另外,对于学生所学的其他科目来说,例题教学法也是很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例题教学法在帮助教师控制课堂进展上起了推动作用,也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起了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运用小学数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