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09-10吴斌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吴斌

【摘 要】现如今,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改革与发展,教育教学方式也处于不断更新中,究竟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提升教学质量逐渐成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情感教育方式逐渐走进课堂教学中,并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教师应详细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044

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还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其综合、全面发展,最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并通过情感教育方式的实施,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可以说,将情感教育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教育目的为依据,根据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观念等体验产生正确影响,进而提升教学实效,保证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正常实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学科,艺术性较强,且情感色彩浓厚,将情感教育渗透至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将自身及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促进其情感作用的有效发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教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统一,提升其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其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满足了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之下,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达成教学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此可见,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日益凸显,而情感教育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发展与个性需求,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得以有效凸显。可以说,将情感教育渗透至初中语文教学中,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要求。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初中语文课程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在教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运用能力的同时,对学生优秀品质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而情感教育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与个性发展需求,将其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对学生起到激发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情感观念与态度,提升其审美情趣,并学会对事物的整体认知。

三、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从某种角度来讲,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情感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实践中,教师应首先关注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兴趣的建立,使其在学习教材与欣赏教材的过程中,学会正确运用教材,并体味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通过具体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在清醒的认识中获得自我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关注课堂导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富有情感的课堂导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将优美的语言文字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通过切身体会领悟教学内容,并引起共鸣。

(二)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丰富情感体验

初中的语文不像小学语文那么简单,文章的结构、内容、中心包括隐藏的情感部分都是需要同学们进行深入了解的,它的问题多变性会给同学们带来一定的阻碍。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文章需要背诵或者是理解的地方,老师都是要求同學们一字不漏的去背下来,至于同学们有没有真正的掌握或者是理解,老师根本不在乎,这样的方法又怎么能得到同学们的喜爱呢?因此,老师应该让自己的课堂氛围更加的放松,人在一个放松的状态中才会表现得更加的积极,这就需要老师去发现同学们存在的个性和特点,用更加符合实际的方法去改变教学的内容。

(三)梳理知识构架,深入情感发展

在教学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都是应该多变的。如果一直采用某一个特定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只会让课堂更加的枯燥。老师需要对教学的内容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根本上去梳理知识的构架,找到教学中存在的真正价值,然后在每堂课之前做好一切上课的准备,提前选择一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给同学们创设有情感的教学情境,然后正确的引导他们走进情感中,与他们进行详细的探讨,深入到情感中,促进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全面展开。

(四)重视生活体验,激发内心情感

语文除了它的文字性比较强之外,还需要通过人文性来进行理解和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很重要的,老师应该重视自身与同学们之间的情感培养,不断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把文章中所感受到的情感践行与生活中。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说简单的理解到作者的感受或者是内心,而是需要自身与作者之间产生一些心灵的契合,通过把自身与作者之间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才能让自身的情感更加的细腻。任何学习都是来自于生活,生活体验越丰富,那么他们的情感层面就越丰富。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同学们生活体验的了解,让他们把课本上的知识转移到生活这个大范围中,这样才能从实践中去解决真实的问题,而同学们也会从生活的探究中去提高自身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了,让自己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

四、结论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讲述完全或者是三五天就能学会和渗透的,它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同学们去感受到情感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是真正存在的。只有这样,才能让给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他们的情感更加的丰富,同时也会更加理性的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不断提高自己的双商。

参考文献

[1]陈华君.新课改视域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7(18):86.

[2]唐凤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渗透探讨[J].快乐阅读,2016(12):20-21.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