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2018-09-10靳玉斌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学困生语文教学

靳玉斌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困生而言,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是一个难点。如何改善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现状,就必须针对其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尋找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学困生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自发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03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难点,而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更是制约语文教学的瓶颈。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要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必须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困生为主体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从而提高学困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学困生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

(一)克服卑微心理,增强学习自信心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具有积极的学习状态,但他们往往存在一定的卑微心理,缺乏自信心, “我是学困生”总是在他们的耳边与心里萦绕,在学习过程中胆怯,导致越学越怕,越怕越差。因此,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学困生心理疏导,及时引导他们调整心理状态,树立学习自信心,注重对学困生阅读的鼓励和支持,从而消除学困生语文阅读的心理障碍,为学困生学习建构心理保障。

(二)改进学习方法,增强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困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学习被动,不喜欢阅读。所以学困生必须改变学习方法,增强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其爱上阅读、喜欢阅读。教师要教给学困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平时要勤加练习,勤于向老师、同学请教,同时要善于总结语文阅读方法,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确立学习目标,运用目标激励

学困生由于缺乏自信,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因此,提升学困生的阅读能力,必需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培养阅读自信。而学习目标的构建,运用目标激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学困生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学习目标可以是横向的,亦可以是纵向的。所谓横向目标就是学困生以某个同学作为榜样,通过与榜样人物的相互比较、相互赶超,来提升其学习的目标性和积极性;所谓纵向目标就是学困生将自己以往的学习作为一个基准,不断提高、不断超越,从而在学习上形成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目标激励,可以有效促进学困生语文阅读层面的积极性和主动自发性思考,为其阅读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发挥好教师在学困生阅读能力提高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一)维护学困生群体的自尊心

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学困生心理上的疏导,只有维护其自尊心,才能树立起阅读学习的自信。教师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经常与其沟通交流,切忌忽视、歧视和疏远学困生。每个学生都是一颗金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即使这个闪光点再渺小、再微弱,教师也不能忽略。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用放大镜去捕捉他们的优点,发现其闪光点,就能消除学困生的心理自卑,树立起学习的自信。

(二)注重对学困生的激励方法

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困生的同时,要在激励方法的选择上与其他学生区别开来。比如,在课堂提问时,把稍微简单的题目留给学困生;在布置作业时,在作业的数量上适当减少,适当降低作业难度。这样,学困生跳一跳也能摘到苹果,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他们在语文阅读中的成就感。随着学困生的不断进步,教师不断调整作业的数量和难度,直至达到与别的学生相同的要求,最终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困生之所以阅读能力低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形成逻辑思维,或者说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而要想牢牢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能力,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大脑,有条理的思维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经常通过刺激学生兴奋点,让学生全神贯注阅读分析,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课文,进行“总―分―总”章节段落的划分等方式进行,并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对于学困生补弱的辅导

教师要针对每一位学困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查漏补缺,加强课外辅导,做好补弱工作。对学困生的课外辅导,重点要为其“授之以渔”,不能局限于传授问题的答案。另外,可以开展“兵教兵”帮扶,让优秀生当他们的“小老师”,做他们的榜样,帮助他们爱上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五)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验、交流,将所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摒弃古板,学生接受度不高的老师对着黑板写,学生朝着黑板记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做以下尝试:一是重视课前预习的效果。由于学困生语文基础差、底子薄,缺乏有效的课前预习,就会导致学习上越落越远。教师可以通过安排课前作业的形式,督促学生做好预习,提高课前预习的效果。二是引入课前热身环节。上课之前,教师通过安排一些诸如谜语、朗诵、演讲等课前热身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语文阅读学习的语境中去。三是学习内容加入时下热点。学习过程中加入社会当前的热点问题,语文课堂与社会热点的结合必然会增强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和时效性。四是注重鼓励式和启发式教学。对学困生而言,赏识和鼓励尤为重要。因为在教师眼中微乎其微、忽略不计的闪光点,在学困生眼里,就可能是灿烂的光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开发其内在潜能,注重启发,因材施教,给予必要的鼓励,以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阅读能力的改善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培养学困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家长、老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与配合,共同推进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改善与提高。【本文为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2018]PLG347)《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兴文.以读促悟,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7(05).

[2]张倡生.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01).

[3]李明生.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8(02).

[4]常铭均.课内阅读指导范例[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7(10).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学困生语文教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