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2018-09-10陈德

南北桥 2018年20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

陈德

【摘    要】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可以让人受益终生。而这个好的习惯越早养成就越早受益,如果学生能够在小的时候就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长大后的很多行为处事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任务迫在眉睫,应该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点关注。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学习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100

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从长远上来看,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要远比教给学生一门知识更有意义。”所以在小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更重视对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养,而不是只知道重点关注学生的成绩反馈。语文是百科之母,对很多科目都起着一个奠基作用,如果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学生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可以因此更加简单容易。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接下来将讨论一些方法和建议。

一、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的培养及好处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是这样,如果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那么语文课堂的效率将得到大大的提高。在每节语文课过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设置一些只有通过预习才能够回答的问题,或者布置一些小作业。如果直接让学生去预习,可能由于学生不知道应该怎样预习而导致预习效果不好。所谓“万事开头难”,教师在开始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的时候,应该要给学生们明确规定预习范围或内容,然后布置一些预习问题保证预习效果。而课前的预习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预习的过程中,由于大多数都是新知识,所以学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并给他们定下规则,“发现问题过后迅速在相应位置进行标记,写清自己哪个地方不明白。”通过这样的预习准备,当教师上课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认真听讲然后解决自己在预习时产生的问题,如果还是没有解决,学生也可以在课后提问教师。要想解决自己产生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不得不专心听讲,所以这也可以起到对学生专注度的一个培养。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人对知识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及时巩固和复习。因为语文知识繁杂琐碎,所以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建立一定的框架知识结构,以便对知识的随取随用。通过长期的坚持复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将更加牢固和灵活,最后语文成绩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到提升。

二、勤于阅读,重在积累

语文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阅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就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相关知识,然后完成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长此以往还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甚至最后不想学习。如果能够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培养他们勤于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最终达到自行阅读,实现培养他们积累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习惯。那么在以后的长期阅读过程中,他们就能够快人一步的做出相关反应,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刻。但是,教师不完全讲解也是不可能的,教师要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然后逐步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说,在学习记叙文的时候,教师应该把这种体裁的文章做一些相关总结,这些体裁的特点、结构、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等。然后明确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和修辞手法等任务,一个章节的文章教师可以选择几篇重要的例文来带领学生进行详细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一步步分析探索,学会初讀、精读、研读,最后学习到各种知识。另外的其他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文章,教师就可以用来大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学会总结出每篇文章要求掌握的重点。这些方法主要都是应用在课堂上的,如果只有课堂上的阅读,可以说其实阅读习惯还是没有得到培养。所以重视课堂阅读,更要重视课外阅读。

在课外教师可以不做要求学生必须要阅读哪本书,但是可以给学生们分享一些课外佳作,供学生们选择。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解某一本书的故事,然后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们主动去阅读。课外阅读并不仅仅是阅读,更多的还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积累的习惯,学会搜集整理一些名言佳句。

三、学会聆听和自我表达

聆听也是对学生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一种培养。在课堂上,教师会讲解很多东西,但是有些东西是重要的,需要重点掌握,而有些东西是次要的,可以不用掌握。可是总是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次要的学生十分努力在学习,而重要的反而被他们搁置了。可见这就是学生不会聆听产生的结果,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聆听,聆听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平时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语调和重复次数等来引起学生注意,然后逐步培养学生去总结规律,通过系列筛选,最后得出重要的那一部分。

当学生学会聆听过后,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可以分为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主要是学生在阅读了一些文章过后,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或者是写作文进行表达。最常出现的几种情况就是学生的用词含糊不清,口水话太多,语句不够精炼等,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步步分析,逐步改善。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提问,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学会质疑和动手解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被遗忘,最后导致他们就不愿意再去多想问题,成为一个只知道照搬课文的机械的人。所以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多提问,不管是怎样的问题,让学生判断这个问题是否具有价值,如果有价值就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各种方式去解决。当问题得以解决过后,不仅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还会让学生积极提问的心理得到鼓舞,长时间的不断提问,学生也可以学到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知识,视野也将更加开阔。

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教师长期的监督和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共同完成,当学生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过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遇到其他问题,也将因为有着一个良好习惯而继续坚持,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仍然还没有得到完美解决,但是如果能够有更多的语文教师参与到这个问题的实践与讨论之中来,那么这个问题将会有更多更好的回答。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