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智培儿童的语文生活化教学

2018-09-10刘丽娜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培智教育语文教学生活化

刘丽娜

【摘 要】智培儿童是基础教育中的特殊群体,其由于智力以及生理心理方面发展的不健全,导致其在受教育方面和普通儿童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而本文中我就将以一个特殊教育教师的身份,以语文教学为例,实际探究当前教学环境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好智培儿童的语文生活化教学工作。

【关键词】培智教育 语文教学 生活化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018

对于我国现存的学校教育形式来说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教育,这里所指的普通教育囊括了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普通基础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两种形式,这两种教育形式都是针对于智力即身心发育健全的普通学生所设立的,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层层深入传递,培养学生某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的素养和技能,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主要的动力支撑;而另一类则是特殊教育,所谓特殊教育即是针对特殊受教育群体所设立的教育形式,本文所要探究的培智教育就是特殊教育众多呈现形式的一种。

特殊教育所囊括的特殊学生群体通常是身心存在一定缺陷的,所以在受教育过程中需要进行“有区别”的对待,进而最大限度的补足其某一方面的不足,挖掘出学生某一方面的潜力,最理想的教学成果则是帮助其达到普通学生素养水平的基础上,发现其独一无二的闪光点。所以相对于执教于普通学校教育的教师来说,从事特殊教育职业的教师所面临的教学问题往往更多、更复杂,需要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也就更加重大,因此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语文是学校教育中最为基础的学科,尤其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其传承中华民族母语——汉语以及五千年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载体。并且囊括语言和传统文学的语文学科也是学生众多学科中基础最为牢固,积淀最深的一门。所以在培智儿童智力低下,生理及心理发育普遍存在缺陷的大前提下,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在知识传输方面的难度相对要小得多。并且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且构建学生基础的思维,从而逐步锻炼并提升智培儿童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本文中,我就将站在教师教学的角度,谈谈在当前经济不断繁荣,国家各项福利政策普惠万民,更加重视特殊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当如何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并以语文的生活化教学为例,谈談实际教学开展方面的经验,以期望能够对其他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提供一些智培教育方面的启发和教学灵感。

一、场景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智培儿童来说,其智力方面存在缺陷,所以在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也就相较于普通学生来说有差异,尤其是对于陌生内容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对于抽象化的知识难以理解,进而难以建立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我们要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具象化的呈现出来,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事物呈现,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直观性的接触和理解,进而最大限度的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对于智培语文教学来说,最初的教学内容通常是认识事物,然后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开始将事物和抽象的汉字联系起来,一步步实现包含字音、字形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会借助实际的事物或者场景来进行演绎。例如,在学习水果时,我会将具体的水果带到课堂上,从学生日常常接触的水果开始,如苹果,它的形状、颜色甚至是吃起来的声音等等,让学生先了解这种水果,然后再引申到梨、桃子等相似的水果上,引申到对应的汉字上,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逐步过渡到新的事物上,引导学生敞开心扉逐步学会接受新事物,扩大其知识视野。

其次,对于智培儿童来说,相对于普通儿童其注意力更难以集中,对于事物的兴趣也更难保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维持其精神的集中性。如在认识颜色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打地鼠”的方式,随机抽取不同颜色的彩纸,让学生互相抢答,通过互动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放下警戒心,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让其感受到趣味性,进而激发其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二、对话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汉语是日常交际的媒介,所以对于智培儿童教学来说,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培养其生活交际能力。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好引导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因为智培儿童本身智力较低,所以情绪感知能力也相对较弱,语言表达和情感输出能力匮乏,没有引导就很难与外界正常沟通,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交际场景,引导学生多开口讲话,多交流,培养其主动表达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生活场景的构建,引导智培儿童产生“群体”意识,进而激发起其对外交流和表达的意愿。如构建“打电话”的场景,让学生利用日常用语进行角色扮演,如设定给父母打电话,给朋友打电话等场景,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关心,表达友好等情绪,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三、做好德育,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思维

智力方面的缺陷,直接会影响学生在是非对错方面的判断,进而形成错误的思想认知和行为习惯。所以,语文教师要将文学和生活相结合,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人格的养成。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文学转化为实际生活,将文学中所呈现的真善美更为直观、具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通过语音、视频等形式给学生呈现生活化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积极地价值观和正能量。其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认知上的“灯塔”,我们可以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等一系列的优秀精神和正能量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引入课堂中,如做游戏,排演情景剧等,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亲身感受,在游戏玩乐中传递生活中的真善美,吸收精神上的正能量,进而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心向阳光的人。

总之,智培儿童是需要社会特殊关注的群体,其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在智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在知识学习和事物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也就需要作为特殊教育教师的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付出足够多的耐心和爱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都能得到精神上的引导和心灵上的陶冶,成为一个智力有缺陷,但灵魂饱满且丰富的人。

猜你喜欢

培智教育语文教学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有感于小学特殊教育之培智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