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理论视角下的办公室管理工作探析
2018-09-10胡梦蝶
胡梦蝶
摘要:办公室管理工作存在诸如沟通渠道不健全,沟通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应用管理沟通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办公室管理工作困境。办公室可以通过优化沟通条件,丰富沟通渠道,完善信息库和信息系统建设,强化沟通的双向性和有效性,加强日常管理沟通,促进沟通方案落实,从而提升办公室管理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目标,促进组织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管理沟通理论;办公室;管理工作
一、管理沟通理论概述
管理沟通理论就是指一定组织或者管理者为了达成既定目标,而综合应用多样化的沟通方法,加强组织内外部和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资源共享、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充分发挥管理职能。简单而言就是以实现组织发展目标为导向,以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媒介,通过沟通加强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
管理沟通理论萌芽于科学管理中的下行沟通研究,以泰勒、韦伯、埃莫森、法约尔等为代表。法约尔提出了“等级链和跳板”原则,为组织沟通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0世纪20年代,伴随行为科学的发展,管理沟通理论开始重视非正式组织沟通和文化沟通,强化人际沟通,此阶段以梅奥、明茨伯格和巴纳德等为主要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沟通渠道全面性、沟通程序规范性、沟通线路便捷性、沟通信息权威性、沟通管理工作严肃性和连续等基本沟通原则。20世纪中叶开始,管理沟通理论进入了革命性飞跃发展阶段,以西蒙、德鲁克、萨维奇等为代表,增强了管理沟通理论研究的国际性和网络性。
二、管理沟通理论在办公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办公室要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组织发展,就必须加强沟通,借助管理沟通理论的优势,解决当前办公室管理工作面临的管理困境。在具体应用中要重视管理沟通的策略技巧、全面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
(一)优化沟通条件,重视日常管理沟通
传统管理工作重视计划性、组织性和权威性,尤其忽视上下沟通联系。因此要加强日常沟通,让组织内部全体成员理解沟通的重要性,树立有效沟通意识,只有這样才能确实提高管理质量。但沟通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文化基础之上的,必须加强组织内部的沟通环境建设,更新沟通工具,营造民主和谐的沟通精神氛围。办公室是承上启下,连通内外的中枢部门,要加强与领导阶层和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还要加强沟通精神文化建设。因此办公室要注重人才培养,定期开展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合理分配工作人员,保障沟通信息传递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强化沟通的双向性,丰富沟通渠道
传统沟通渠道主要是会议、通知、谈话等,方式局限性较强。伴随信息技术发展,沟通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沟通手段多元化,沟通渠道多样化,沟通时间自由化。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为了重要的沟通媒介,办公室可以通过企业网站发布管理信息,增强管理沟通的时效性;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疏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渠道,实现领导阶层和下级人员之间的双向沟通;通过互联网手段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帮助领导阶层了解下级意见,展示沟通成果,改进管理方案,调整管理手段,提升管理质量。其次,还可以创新信息交流方式,如将传统会议“领导定基调,下级仅响应”改为“领导提议题,下级各抒己见”的模式,增强沟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办公自动化是目前较为普及的信息系统沟通方式之一,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办公室沟通管理中的重要应用,因此要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的完整性和针对性。根据企业特点、发展目标、管理职能、实际运行状况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完善,不断优化系统配置,增强互联互通。此外还要重视信息库建设,保障信息库全面覆盖人、财、物等日常事务信息、公文相关信息、绩效考核信息、会议记录等内容,进行分类管理便于存储和查询。
(四)提升沟通结果的落实效率
沟通是为了提高管理质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但简单的开会、发文、部署只是纸上谈兵,必须强化沟通结果的落实。从部署、安排到执行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查,对未落实的要探明原因,对落实中的要加强监管,对己落实的要注重效果考评,做到奖惩分明,有理有据。办公室可以按照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分解分配,监督各部门协调互助,按时保质完成任务,落实发展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增强沟通的有效性,发挥沟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办公室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枢纽,要注重提升办公室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充分发挥管理沟通理论在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效用,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宋季.电网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的应用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03):169-172.
[2]刘威.深入推进农电企业办公室管理提升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赤子(上中旬),2016(16):174.
[3]彭灿.从国家电网公司“一流三化”办公室建设看办公室管理创新[J].办公室业务,2015(12):7.
[4]张刚,焦建军,王文奎.管理沟通理论的变革性质和意义[J].理论导刊,2005(0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