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2018-09-10龚泽南
龚泽南
摘 要:高中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素养的重要阶段,但现实中传统的高中数学教育模式,仅仅是为了应试而做准备。询问学生在数学中学习到了什么,绝大多数学生反馈,在高中的数学中掌握到的只是一些公式和定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以微课为主的翻转课堂,以其短小精悍,可随时随处翻看的优点,不断提高着师生互助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应用;分析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慕课教学的热潮,借助各种多媒体与新型科技的微课也得到了普及。微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重点组成内容是与教学课程相关的课例片段。微课是利用碎片时间的学习来拓展结构化的数字资源。以微课为主的翻转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一、微课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数学知识点使用的方法多是题海战术,这种模式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也提不起兴趣。而微课可以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拓展讲解,在视频中可创设当下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再抛出要探讨的问题,结合动态的画面和直观的感触更能激发学生对所探讨数学问题的兴趣。因为微课视频资源容量小、时间较短,所以比较容易传播,可以在笔记本、手机、MP4等终端设备上观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的习惯去制定学习的进度。微课的出现很贴合学生对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调查学生当下喜欢的歌手组合或者体育明星等,然后在微课制作中将相应人物排列的图片录入,在为学生展示的时候抛出问题:他们的站位还有哪些可能性。融入了学生喜欢的元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知识也能被学生更容易掌握。
2.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数学知识点杂乱、抽象,一整节课下来,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抓住重难点。将重难点问题录制成视频,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个知识点并着重地突破。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去观看视频,不仅仅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时间,还能让学生在课后复习起来不费力,能将课堂上听不全的重点进行反复研究。例如,“空间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在微课中可以结合几何画板等多媒体技术将立体几何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的问题,通过动态画面,学生理解起来更直观、简便。
二、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应用
预习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许多学生仍然不会预习。教师可以将新课的重难点及学习目标设计进微课预习篇,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通过微课的引导进行思考,并将不理解的部分做标记,第二天的课堂上可以着重学习。例如,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判断”学习中,通过视频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到直线与椭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即相交、相离和相切,从而引申到点线之间的距离,引出弦长的概念,巩固学习过的距离公式,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做好铺垫。
2.课堂应用
利用微课进行导入可以达到情景再现的目的。在几分钟的视频中,为学生创设了他们感兴趣的情境,让他们能带着自己的感受去学习,用较短的时间调动自己求知欲。例如,在“空间四边形”的教学中可以先利用微课展现各种生活中的立体四边形,并运用三维立体旋转图来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印象,以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用最短的时间将抽象知识点具体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利用微课的导入教学教师能比较灵活地掌控教学过程,也使得教学活动充满乐趣,以微课为主的翻转课堂更加符合当代教学活动的特点,为学生构建了自主学习平台,既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课后应用
微课教学内容短小精悍,形式多样,问题具体集中、主题突出,更重要的是可随时随地有选择性地反复观看。在课堂上没有吃透知识点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多多学习研究,已经掌握知识点的学生可以学习视频中教师的总结和思维,对相应的数学知识点有属于自己的拓展和创新。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死板,微课这种建立在大量信息资源上的新型教学方式更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微课不仅仅在课堂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课后做到引导,对知识点的掌握进行查漏补缺。“碎片化”的学习基于学生自身的兴趣开展,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当被动变为主動也就降低了学习的困难性。但是在应用这种新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注重思考,不能让微课完全地取代当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度,只有灵活地运用才能准确地激发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也是对微课最好的形容,每一个知识点的积少成多,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智慧的同时也让他们懂得知识中内涵的道理,塑造健全的人格,顺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金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5-10.
[2]高光敏.浅谈高中数学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J].学周刊(下旬),2016(2):40.
[3]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31-35.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