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初探
2018-09-10陈聪
陈聪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理念逐渐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主要对逆向思维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逆向思维教学法;高中生物复习课;应用
逆向思维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将难以生动直观表达的单调理论作为原材料,带领学生进行逆向推导,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深刻记忆,帮助教师高效且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高中生物复习课程教学时,教师通常会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由已知结果来推导问题产生的过程,从而再推导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教学设计可以从追求的结果出发,在确定好追求的结果后,要进行方案评估以及具体的教学设计。逆向思维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计算遗传题。
一、逆向思维教学可以有效突破教学核心概念
在进行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用由因到果、直接叙述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出现昏昏欲睡的现象。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高中生物复习教学,往往产生的教学效果非常差。这时,教师便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先提出生动实验现象,再引导学生去探索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最终引入到复习的内容中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以及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在对“同源染色体”这一概念进行复习讲解时,学生难以理解定义中“形态大小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这一内容。这时教师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在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之后,形态大小相同的子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吗?这一问题,让学生予以思考,再带领学生进行研究。其答案为不是,原因是它们的来源相同,都是根据单方染色体复制所得。其次,教师可以提出“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就一定不是同源染色体吗?”这一问题,继续带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再对答案进行讲解。其答案也是否定的,X,Y性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但却是同源染色体,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同源染色体的内涵。
二、逆向思维教学方式突破难点时,具有柳暗花明的功能
对高中生进行生物课程复习时,难免会出现知识点衔接不上等问题。例如:“人体内环境与稳定”中,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外界氧气是如何到达脑细胞中的,学生较难理解,可以由“脑细胞正常生活需要哪些物质,如何得来”作为引导逆推。在正常教学时,教师可以用逆向思维来突破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工程中重组质粒的筛选。例如2016年全国I卷:根据质粒载体带有的两个抗性标记基因,来筛选出不同的转化类型:未被转化的,含环状目的基因、含质粒载体、含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若是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方式,可以先根据转化后的四种情况中所含有的抗性基因情况来进行筛选,这样更能带领学生将难点进行攻破,便于学生的理解。
三、逆向思维教学方式在解决实验难题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同类型题经常做错、做题速度过慢这些问题,是因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到位或者采用的方法不对。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组装甲乙两种装置,甲装置中一个锥形瓶中加入NaOH溶液,一个加入酵母菌溶液,另一个加入澄清的石灰水;乙装置是对照组,将NaOH锥形瓶去掉,剩下两个锥形瓶内溶液相同,对液滴的移动予以观察。学生在对其进行解答时,通常直接观察实验现象来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最后都会一头雾水。在解题时采用逆向思维方式,问题就会变得简单起来。引导学生联系酵母菌呼吸方式的三种可能,再根据结果进行推理,观察液体是如何移动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准确率。
四、逆向思维方式在解决遗传推理题时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生在做遺传题时,常用正反推的方式来推导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以及配子类型、比例。在高考试题中,繁琐的遗传计算已不再是重点考查内容,因此,在简单的概率计算中,逆推思维的应用常常更有助于快速解题。例如出现了果蝇杂交,且性状分离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来求各个类型的果蝇遗传概率问题时,通常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来解决这种类型的概率题。由可能出现的结论逆推来进行逻辑推理。再如,对于基因位置的判断,在这种方式引领下,该类型的问题就会变得简单起来。遵循着逆向的解题思路,就可以发现突破性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提升解决遗传概率类型题的得分率。
综上所述,逆向思维教学方式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它虽然与正常思维方式不同,但正由于该特性,靠顺向思维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生物题常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可以迎刃而解,与数学解题方式中的反证法类似。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以理解的生物题,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在逆向思维的引领下,既可以简化解题过程,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