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及培养策略
2018-09-10戴悦尹徐蕾
戴悦 尹徐蕾
摘 要: 幼儿的分享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不仅使幼儿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获得语言表达以及人际交往等技能,还能促进幼儿幼儿学习与他人相处,并对加快其社会化进程有促进作用。3-6岁属于幼儿分享行为产生并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应该针对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特点,综合运用认知培养、方法导向等教育策略,培养并巩固幼儿的分享行为。
关键词:幼儿 分享行为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095-02
分享行为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个体与他人共享某些资源的行为[1]。有研究表明,通常乐于与他人分享的儿童往往能更好的处理社会性问题。儿童的分享行为总体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3岁的儿童较为缺乏分享意识以及分享观念。4岁时,儿童的分享行为随着心理理论的逐渐成熟开始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分享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2];由被动分享慢慢转向主动分享[3]。总而言之,幼儿期是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其社会适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结合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充分利用幼儿分享行为产生、发展的关键期,寻求可操作的策略来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1 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
总体而言,幼儿分享行为的出现频率较不稳定[4]。主要表现为:易受他人影响,物品决定幼儿的分享行为,分享行为受认知水平限制。
1.1 分享行为易受他人的影响
在我国,大多数幼儿的分享对象局限于经常一起生活和玩耍的比较熟悉的小伙伴,如:幼儿园中,愿意与同班或同桌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物品,而忽视其他班的小朋友[5];对于相对处于弱势的小朋友,如:幼儿也对比自己小的朋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享行为。其次,家长及教师的态度会影响幼儿的分享行为。在家庭当中,当父母过度接纳和容忍幼儿的行为时,幼儿往往容易缺乏分享意识与技能。在幼儿园当中,当教师间接向幼儿表达分享意识,部分幼儿会采取积极的方式做出分享行为,但当教师对分享行为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幼儿的分享行为会逐渐减少。
1.2 物品决定分享行为
不同的物品对导致幼儿有不同的分享行为。研究表明,幼儿对社会性物品(如:玩具)的分享频率要高于生物性物品(如:食物)的分享频率[6]。如:幼儿更愿意将通过努力所获得的奖品与他人进行分享,其次是玩具,而对于意外获得的食品则很难致使幼儿产生分享行为[7]。其中,玩具的数量以及属性亦会影响幼儿的分享行为。当玩具数量少于人数时,幼儿分享行为的频率要明显高于玩具数量等于或多于班上人数时分享行为的频率。对于共有玩具以及私有玩具的分享情况,小班以及中班无明显差别,而大班幼儿却有所不同,相对于公有玩具,大班幼儿更注重私有玩具的分享条件[8]。
1.3 分享行为受认知水平限制
学前期儿童的认知与道德水平十分有限,这使得其幼儿并不能真正的了解并体会到“当与同伴进行分享,彼此都能感受到快乐”[9],他们的行为往往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典型表现。因此,这一时期幼儿的分享行为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所进行的“分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而是以自己的需要为标准,将分享作为手段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如:幼儿希望通过与同伴分享玩具得到自己需要的反馈,一旦这个反馈并不是他所喜欢的,幼儿就会停止分享行为,收回分享的物品。此外,幼儿为了得到成人的某种奖励(如:口头表扬,玩具等),亦会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分享给同伴,然而这种分享的动机与分享行为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完全相背离了。
2 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幼儿的分享行为通常是在成人的要求下产生,很少会主动的产生分享行为。一般来说,随着道德认知的发展,幼儿能够慢慢内化分享行为,但是成人的指导以及教育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分享行为的具体表现以及发展特点,寻找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幼儿形成分享意识,发展分享行为。具体而言,教师可从认知维度以及方法维度两方面进行探究。
2.1 认知培养策略
2.1.1 激发幼儿的分享意识
幼儿心理理论的成熟期一般在4岁左右。在这一阶段,幼儿可以更准确地推测和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并且可以清楚地识别同伴悲伤的原因,进而产生分享意识[10]。因此,如何把握关键期,如何在关键期激发幼儿的分享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儿童与家长接触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少,更多的是与同伴以及教师进行接触。教师在学前儿童眼中是“权威”的象征。因此,教师的思想以及言行举止将会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同伴交往作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以一种区别于成人的独特方式帮助幼儿塑造个性、态度、价值观以及社会行为[11]。因此,教师应首先为幼儿营造出一种亲密的精神氛围,使师幼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建立起深厚的的感情,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快乐。其次,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较为宽松,能够自由交往以及游戏的环境,设计出符合他们现阶段的认知水平特点且能充分激发其兴趣的游戏,进而促进幼儿分享意识的产生。角色游戏作为儿童早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角色扮演技能与分享行为的联系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越密切[12],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预先设计故事情节,然后通过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一些角色来体验角色的情感与态度,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想象自己在相似情境中的感受。通过这种训练,不但可以促进同伴互动,而且能够帮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看问题,进而促进其分享意识的产生。
2.1.2 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
幼儿的任何行为都需要强化,强化在塑造并保持行为的过程起着的关键的作用。与其他行为一样,强化是有效巩固幼儿分享行为的手段[13]。研究发现,当老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分享行为保持支持以及鼓励的态度是,幼儿会将外在的他人奖励机制逐渐内化成自我奖励的内在机制[14]。当相关行为再次產生的时候,幼儿会自动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好的,类似行为的出现也会更为持久。由此可见,教育者在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及时的强化。强化物以及强化手段亦是多种多样的,如常见的强化手段有语言强化(当幼儿表达出分享意识或产生分享行为之后,教育者给予积极的口头评价)、非语言强化(教育者采用肢体动作对幼儿的分享行为给予肯定)、符号强化(教育者采用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如小红花、小贴贴等方式来巩固幼儿的分享行为)、代币强化(当幼儿表现出分享行为之后,教育者给予一定的代币,当幼儿的代币积累到一定的数量之后,教育者可以满足幼儿的一个愿望)等等,而对于强化物的选择往往要取决于幼儿的兴趣。不同类型的幼儿适用的强化物以及强化手段不用,因此,在具体强化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法、谈话法等方式深入了解每一位幼儿的具体情况,从而选择适宜且有效的强化物以及强化手段,尽量避免强化对象泛化、强化方式单一、强化效果不明显等不良情况。
2.2 方法导向策略
2.2.1 榜样示范,树立分享标准
人类的天性就是喜欢模仿,模仿同样也是教师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幼儿行为的产生与表达大多由模仿他人而产生,如言谈、举止、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幼儿早期,其模仿对象为主要照顾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模仿对象逐渐增多,由双亲逐渐扩大到教师、同伴以及与之长期有接触的对象。因此,确立模仿对象,发挥榜样效应对于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当幼儿在自己没有玩具的时候接受过同伴分享的玩具,那么当同伴没有玩具的时候,幼儿能够将玩具分享给同伴。但如果幼儿拥有被他人拒绝分享玩具的经历,那么轮到他们拥有玩具的时候会受到已有经历的影响,拒绝与同伴分享玩具[15]。由此可见,教育者在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时,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思想,必须确保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比如愿意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有物,当被他人分享物品时,要做出礼貌的回应。其次,教育者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分享观念。如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对于幼儿向其分享物品这一行为往往会从成人的角度出发,从而习惯性给予回赠,然而这种行为容易导致幼儿对分享行为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即使我跟别人分享,别人也会回赠于我”,这种观念往往使幼儿对分享行为产生错误的理解。此外,幼儿长期接触的书籍以及电子刊物也会影响幼儿的分享行为,因此,教育者在对相关读物进行选择时也要注意符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环境。最后,不可忽视的是需帮助幼儿将内在的分享意识逐渐转化为外化的分享行为,幼儿对榜样的学习由主动到被动,由模仿到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抓住机会,帮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久而久之,幼儿会逐渐形成并发展分享行为。
2.2.2 家园合作,提供分享机会
幼儿的分享行为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不能单单运用说教对幼儿进行思想灌输,还要注意幼儿的尝试和体验。而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这两大主要生活场所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处的环境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此,分享行为也会有所不同,研究表明,经常被父母关心、理解并尊重的幼儿,其分享行为会好于父母迁就、忍让的幼儿[16]。鉴于此,教师以及家长应经常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尽量保持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以及有效性,并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密切合作来共同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在家庭当中,父母不能让幼儿处于独特的地位,不能培养其独占的习惯。其次,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如与长辈、与兄弟姐妹分享食物以及玩具等等。当幼儿在家表现出分享行为,家长在接受并给予回馈的同时,还要与教师进行沟通,让教师通过在班级中有意识地表扬幼儿具体的分享行为,从而促进并巩固幼儿的相关行为,并激发其有意识的产生更多的分享行为。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分享行为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为幼儿创造各种分享的机会,如幼儿园可举办分享活动日,在活动前让幼儿谈谈自己家里有什么玩具,自己最喜欢什么玩具。在举办活动日时,教师应善用激励的方式,促使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同其他小朋友进行分享。最后,教师作为幼儿最亲密的接触者和教育者,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师对幼儿分享行为的评价要建立在深刻了解幼儿内在分享观的基础上进行,避免只关注其分享行为的外在形式,从而帮助幼儿真实、恰当地理解分享行为,防止片面性。
参考文献:
[1] 雯吉.玩具所属性对4-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 田莹莹.论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1,(8):2112-213.
[3] 唐慧琳,严娟.玩具数量对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5):90-93.
[4] 刑雯吉.玩具所属性对4-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0):38-42.
[5] 张树俊.影响幼儿分享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59-62.
[6] 廖全明.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特点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6):59-61.
[7] 李幼穗,赵莹.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特点及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2):40-42.
[8] 吕华,林静.幼儿分享行为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5):164-166.
[9] 顾艺文.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J].早期教育,2007,(4):53-54.
[10]卫晓萍.3-6岁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11] 陈帼眉.幼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 Bill Underwo,Bert Moore.Perspective-taking and altruism[J].Psychological Buliletin,1982,(1):143-173.
[13] 鄭昌宇.浅谈幼儿分享行为教育的途径[J].读与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45-46.
[14] 华莉.浅谈对幼儿教育方法的一点认识[J].读与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0):23-24.
[15] 易超.5-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16] 王文江.3-5岁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现状及家庭培养[D].陕西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戴悦,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专业,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