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心内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8-09-10周艳菊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命质量精细化护理心内科

周艳菊

【摘要】目的:探討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心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精细化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变化和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前,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各维度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16.67%(10例),明显低于对照组65.00%(3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能明显提高心内科患者生命质量,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心内科;生命质量;管理

心内科病症复杂多样,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较为严重。由于对所患疾病的认知不足和疾病的折磨,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造成医患纠纷。相关研究表明,精细化护理将各个护理环节融入到统一的管理框架中,对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心内科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本研究通过对心内科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旨在找出其对心内科患者提高生命质量,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5~76岁,平均(59.63±5.17)岁,其中冠心病33例,心肌梗死19例,心律失常8例,病程3~28年,平均(15.02±4.18)年。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8~75岁,平均(58.16±5.33)岁,其中冠心病31例,心肌梗死20例,心律失常9例,病程2~26年,平均(15.21±4.36)年。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签订知情通知书,自愿参加本研究,并报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①护理人员精细化管理。护士长做为本科室的护理责任人,具有精确监督和落实各项工作践行情况的责任;具有对本科室护理人员加强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的责任;具有指导护理人员开展精细化护理工作,并对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进行科学分析和及时控制的责任;护理人员在护士长指导下,做好精细化护理管理框架下的一切护理工作,及时上报突发状况,优化护理工作流程。②设备仪器精细化管理。对本科室内的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等仪器设备均给予科学精细化管理,除逐个编号和定期消毒外,还要组织专门人手给予养护保养,以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③科室药品精细化管理。结合科室医生明确科室药品名称及配置数量,并以药品首个字母做为排列顺序,节约科室药品查找时间,提高药品配置使用率。建立药品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核查药品保质期,避免药品过期。④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精细化管理。应用注射泵为患者注射相应血管活性药物,制定注射泵使用和更换管理办法,使用过程中要求护士长全程跟踪调研,以确保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安全。⑤交接班精细化管理。护理人员交接班时,对所交接患者的详细情况要填入交接班工作记录表,做到内容详尽,书面整洁,对一些特殊生命体征表现和危险评分要重点标注,避免因交接班缝隙造成的意外事件发生。⑥基础护理精细化管理。对患者存在的心理和体征变化,要及时掌握,善于从沟通细节中发现问题,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变化和意外事件发生率。生命质量评定标准: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维度,各维度评定分数越高,说明生命质量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生命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前,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各维度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心内科收治患者大多症状严重,病情复杂,生命质量急剧下降,极易发生意外事件。精细化护理管理重点突出护理工作的规范化、个性化和精细化,在具体实施中,抓住精、细、严、密、准五点要素,以护士长为主导,从宏观上引导整体护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和严谨化方向发展;从业务上加强对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综合领导能力,为基层护士做好榜样作用[3]。使基层护士在心内科的护理工作中,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认真落实和践行精细化护理管理方案。不断提高基层护理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岗位责任意识,从细节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更好的为心内科患者服务。

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其护理后生命质量评分和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心内科患者具有常规护理不可比拟的优势。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心内科患者生命质量,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对改善心内科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乃杰.细节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6):106-107.

[2]张志纯.一体化护理模式改善心内科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24):183-184.

[3]李莉.精细化管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4):117-118.

猜你喜欢

生命质量精细化护理心内科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真菌性阴道炎护理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护理体会
综合护理对老年股骨径骨折合并冠心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以家爱提升生命质量
浅谈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