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课堂行为分析
2018-09-10胡琳琳张娟
胡琳琳 张娟
摘 要:当前,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流动增速也大幅度上涨,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文章从“流动儿童发展项目”课堂中发现的流动儿童的课堂行为基本概况入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致力提升流动儿童的教育水平与效果。
关键词:流动儿童;课堂行为;基本概况
一、流动儿童课堂行为的基本概况
1.课堂参与形式化
如今许多教师仍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即通过提问等形式与学生建立互动联系。这种沟通交流只是流于表面,对于流动儿童的课堂教学仍然普遍缺乏实效性。从流动儿童角度看,教师设置的互动环节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交流缺乏延展性与整体性,难以建立有效沟通,学习过程中显得过于机械、形式化。教师缺乏针对教学的深度思考与切实创新,导致教学环节僵化死板,同时与流动儿童间缺乏必要的情感沟通,导致流动儿童对教师存在天然的畏惧感与服从感,进一步使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难以真正站在学生角度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2.主動参与度不强
流动儿童在课堂中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习惯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缺乏真正独立的思考。同时,在“流动儿童发展项目”的课堂中我们发现,通常都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积极提问,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则并无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与积极性,当其脱离教师的视线范围后,就很容易出现懈怠、溜号等行为,导致学习成绩更会与优秀学生之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而流动儿童的沉默与封闭,使教师无法对其学习情况与心理状况进行及时地了解与掌握,更将忽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此外,由于教师一直占据教学主导地位,在学生眼里是绝对正确、绝对权威的,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不加思考的全盘接受,缺乏提问与质疑能力,更会使教师难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教学效率停滞不前。
3.缺乏有效合作
在“流动儿童发展项目”课堂中教师往往采取合作学习模式,但如今流动儿童在课堂往往难以参与到合作学习模式中。部分流动儿童由于胆小、自卑、怯懦等心理,不敢主动与他人建立合作。即使教师将流动儿童平均分配到小组中展开合作学习,流动儿童在小组中往往也只是担任协同者、聆听者、服从者的角色,缺乏主动思考意识、领导能力与指挥分工能力。
4.缺乏同龄间的融入感
作为儿童社会化和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学校教育环节,公立学校对流动儿童门槛太高,就算进入公立学校,也会因为无法融入产生问题。民办学校并不能使流动儿童融入城市,周围的同学所接触到的世界都是一样的,仍然被局限在小圈子里[1]。当流动儿童随父母工作变动而辗转迁移时,其自身便会对所处环境充满陌生感,缺少归属感与融入感,在与同龄人交往中也难以敞开心扉、付出信任,对自身的存在缺乏认同,导致流动儿童与同学之间无法建立起亲密的友谊关系。长此以往,流动儿童逐渐丧失学习热情与求学动力,导致其边缘化、问题化。
二、流动儿童课堂行为的优化建议
情感教育对于改善流动儿童的课堂问题行为有着极大的助益。教师应当加强与流动儿童之间的情感沟通,注重倾听其在生活中的问题,带动同学共同施以帮助,使其产生集体归属感。在流动儿童的课堂学习中,人际关系对于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当给予流动儿童充分的关注,改善他们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并提升他们的自我评价水平,降低问题行为的发生[2]。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流动儿童自信心的培养,发掘流动儿童的优点,举办诸如运动会、手工课等流动儿童擅长的文体活动,从而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闪光点,彰显能力与自信。
总而言之,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提升流动儿童的课堂参与效果、主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促使流动儿童更好地张扬个性、彰显风采,让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操 坤.浅析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四点半课堂”现状[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7.
[2]王中会,石雪玉.流动儿童问题行为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6):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