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2018-09-10杨佳诺
杨佳诺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在湘西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指导思想,同时做出了重要指示,指示包括“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并且中央办公室在2014年1月详细制定出精准扶贫的相关计划,这一顶层设计的确立,对推动精准扶贫思想的最终形成有巨大推动作用。并且,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精准扶贫都会成为我国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指导思想。从2013年精准扶贫实施至今,每年我国农村都会减少一千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全国脱贫人数超过五千万人。我们有理由认为,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贯彻到底,对我国脱贫政策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期,精准扶贫对于我国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这几年我国的贫困人口在国家的脱贫政策下日渐减少,可是我国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所以贫困人口的数量还相当多,同时有些贫困人口只是刚刚脱离贫困,在以后的脱贫攻坚战中,我们还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国的每一位基层干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精准扶贫;对策;路径
一、引言
自从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资源分布不均,人口亦分布不均,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差异。精准扶贫这一政策,对于提高我国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可是在探索扶贫的道路上,扶贫工作者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也阻碍了精准扶贫的实施,使精准扶贫没有发挥最大的效果。这对于我国百年目标的实现有很大的阻碍。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同时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计划,我们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扶贫工作,而有了目标,我们才有了奋斗的方向。
精准扶贫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主要方法是加大脱贫资金的投入,给予贫困人口技术支持,让他们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对当地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使当地生产力可以有效发展;同时提高贫困户的知识水平,让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掌握一到两项谋生手段,提高自身收入。“基准扶贫”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思想的深入与否是我国能否有效脱贫的关键。
二、精准扶贫的难点
1.识别贫困人口
精准扶贫实施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哪些人是贫困人口。政府的扶贫工作人员要准确把握贫困人口的家庭状况,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但是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帮助贫困人口很难有统一的方法,这就要求扶贫工作人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并且在日后做好跟进工作。在确立贫困人口时,要先减少贫困人口的排斥问题。贫困人口的划立通常没有具体的数量标准,而是按照各地区的人口数量按一定的比例确定贫困人口。这就导致各个地区、各个乡镇的贫困人口的数量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也导致扶贫工作的难度上升。然后就是对贫困地区的确立,因为地区发展的差异,导致贫困人口的分布也是不一样的。相对发达的地区也存在少部分的困难群众,而这些群众往往因为地区经济水平高就被忽视。而在经济贫困的地区,也会有部分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而扶贫政策往往就是划分一个连片的区域,这就会将这些富裕的家庭也纳入扶贫范围,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而真正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没能得到支持,使扶贫资金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2.贫困人口的具体扶贫政策
精准扶贫政策明确要求建档立卡,也规定了建档立卡的具体要求。但是某些偏远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特别多,而且分布范围广,这就给当地政府的扶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同时有些政府部门对扶贫政策的规定了解不够详细,工作中有许多的疏忽,盲目追求扶贫工作的效率,会跳过一些规定的项目。有些部门为了使贫困人口的收入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贫困线之上,就直接通过发放补助金的方式强行提高当地贫困人口的收入,没有给予他们实质的技术帮助,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而不能做到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彻底地消灭贫困人口。甚至有些地方为了提高政绩还挪用扶贫资金,修建一些面子工程,这些对于扶贫工作的实施没有任何帮助。
3.扶贫工作认识差异大
大部分的贫困村落中,青壮年都出去打工,而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儿童,对于这类人的扶贫工作开展更加艰难,效果也更加不理想。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和各党委部门都难以达成共识,对扶贫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也使扶贫工作的效率降低。中央对于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但是地方不同的政府,政府中的不同部门对政策的认识不够透彻,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每个地区政府的扶贫政策也不尽相同。
三、精准扶贫的具体实现路径
1.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类
为了解决贫困人口分布过于分散,具体识别困难的这一状况,我们应该建立一套识别贫困人口的追踪机制,让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做好扶贫工作后的跟进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后续生活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同时,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一个新的契机,这种扶贫方式可以促使各个政府部門整合,政府信息的流通更加迅速。同时政府也可以专门建立一个精准扶贫的机构,确保扶贫机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贫困人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动态,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方式为精准扶贫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2.创新扶贫模式
在扶贫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扶贫工作人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扶贫方式,为彻底解决贫困问题而努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生产技能才是根本方法。首先,我们要合理利用扶贫资金,将扶贫资金注入那些可以帮助大部分人口的项目,将资金优先分配到可以迫切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的问题上去。其次,我们将培训贫困人口的实际技能,将培训内容与当地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相结合,使得贫困人口可以利用当地的产业,在解决自己生活问题的同时,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最后是实施救助支持,上述扶贫工作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产生收入,但对于家庭突然变化的贫困户,他们无法保持有效的日常生活,扶贫工作人员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实现一户一档、一人一卡,充分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加强贫困户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实时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实现贫困户的动态管理。然后实行精准扶贫负责人制度,每个负责人负责行政村或者连片贫困地区,每个负责人实际负责辖区内的精确扶贫工作,负责落实精确扶贫不彻底的地区,利用责任制,保证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切实履行精准扶贫的任务。
四、结语
新时期的共产党人要有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决心,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切切实实保证我国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保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黄佳鹏.基层各扶贫主体的互动机制、困境及对策——基于豫北Z村的精准扶贫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9-19.
[2]檀江林,舒怡萍.典型贫困村致贫因素透视及精准扶贫路径选择——基于安徽利辛陈营村贫困户的实证调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