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米”还需巧妇炊
2018-09-10许织云程立海
许织云 程立海
有了写作的“米”,需要“巧妇”运用独特的“烹饪”技艺,将“原生态”的“米”进行分类整合、悉心研磨、细致加工,再根据文题需要,加以贴切、恰当的选用,以便让“食客”——读者大快朵颐,啧啧称赞。那么,如何才能达成这样的效果与目标呢?这就要知晓和运用作文素材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在广泛、充分占有写作素材的基础上,依照所写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精心选择那些最典型、最新颖、最真实、最感人、最动情的素材作为论据材料,突出文章的中心,尽可能做到: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道听途说不说。选择素材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1.素材应切题
素材应切题,是选材之根本,即所选素材一定要与你的文章所表现的主题、中心高度一致,要能够突出文章的意旨,不可偏题、离题,也不能与文章的中心若即若离。否则,即使素材再好,也要坚决摈弃。
2.素材应真实
素材应真实,就是说文章所选择的材料,应讲求真实性。当然,对“真实”的理解不应该狭隘。写作中的“真实”,要求符合文学创作的理论与原则,即允许在真实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但这与凭空杜撰和无中生有有着本质的区别。
3.素材要典型
素材要典型,主要是指选取的材料要有典型性,要具有代表性和表现力。
4.素材当新颖
素材当新颖,这就要求选择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不落俗套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素材入文。
5.素材最熟悉
素材最熟悉,就是所选素材要与自己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一致、相吻合。
举
林达曾言:“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都只露出了冰山一角。”的确如此,“共享单车”的背后,是我们每个人愿意分享、乐于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愫。
再比如,近年来中国输出高铁技术,与美国的春田车厂实现产业技术研讨和共同提高。无私的中华民族正以合作、共享的姿态大踏步走在发展的道路上。
中国高铁技术研发伊始便走在世界的前沿,现如今开始对附近的东亚国家进行技术上和硬件上的输出、指导。这一幕似曾相识。百年前一个叫詹天佑的小伙子赴美学习,后来他成为了中国铁路之父。如今中国交通便利,运输发达,与百年前中美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密不可分。
球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伟大的对手通过相互学习使自己更伟大,也使对手更伟大。”我想,中国这样一条腾飞的东方巨龙,在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做到更高、更快、更强之余,也密切地关注着每一位朋友的进步和发展。
当今世界的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闭门造车并不能赢得成功。相反,成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打开封锁的、密闭的心门,需要每一个民族诚心诚意地交流合作。
这是属于“共享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在这共享的时代里,我们都应明白,竞争不是你死我活,你我携手才能构筑美好前程。
(选自2017年高考湖南优秀作文《给外国青年的一封信》)
点评
选段选取“共享单车”和“高铁”这两个关键词作为切入点,传递出“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时代理念。其内容充实,中心突出,引证、例证均很妥帖。
议
问: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是说,尽管是“巧妇”,但如果没有用于煮饭的“米”,也不可能煮出色香味俱佳的“饭”来。我们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得到“米”呢?
答:大家都知道,读与写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不管是语文、历史、地理、政治,还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它们都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我们要做个有心人,要有意识地为今后选材、写作做好随时随地的储备工作。
所以,我们现在的所有阅读,都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是有着明确目标的阅读。
当然,只做简单的储备还不够,还应当进行合理的梳理、归纳和整合,比如按照“古代、现代”“中国、外国”“诚信、法治、敬业、爱国”等主题,加以分类,以备不时之需。
问:有了写作的“米”,需要用哪些“烹饪”技艺,将“米”加工成“美味佳肴”呢?
答:在广泛、充分占有写作素材的基础上,应当依照作文所要表现的主题,精心选择那些最典型、最新颖、最真实、最感人的人与事作为论据,突出文章的中心。
在选择素材时,要注意切题。也就是说,选择和运用素材,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点的是与你所持的中心论点相契合,相统一,做到论点与论据有机统一,浑然一体,否则,再好的素材也要弃之不用。
问:都说作文应该真实。我认为对“真实”的理解不应该狭隘,而是要有正确的界定。那么我们该怎么界定呢?
答:写作中的真实,不是照搬现实生活,而是允许在真实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在擁有的素材中,要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选取典型、真实、确凿的理论和事实论据作为素材,以此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雄辩力,让读者读后能够心悦诚服,赞同你所持的观点,这样就易引发思想的共振、情感的共融、心灵的共鸣。
问:发他人之未发,想他人之未想,说说容易,做起来却太难了。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避免和别人的作文撞车?
答:这就要求选择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不入俗套的,给人眼前一亮的素材。我们在写作时应该尽可能去选取一些新近发生的、典型的、新颖的、代表性的人和事入文,让你的作文能够给读者耳目一新、清风拂面之感,这样,就可引人入胜,独占鳌头。
我们要写他人不重视的素材,写自己独有的经历。如果是别人写过的素材,我们就要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从其他角度写出素材的新意来,做到以巧取胜。
问:我们怎么才能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发现那些引人深思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材料呢?
答:有句话说得好:“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关联性,我们平时写的随笔、日记等,里面就有许多可供再次利用的高质量的素材。因此,我们要珍藏、牢记,以便在考场上可以“对号入座”,无缝对接,或稍加改动,灵活变通,就会为你的考场作文增光添彩,锦上添花,得到理想的分数。
我们正处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每天都有许多事发生,如果能够把每天自己所经历的、发生在身边的,或耳闻的,或媒体报道的一些有“看点”的事件、人物记录下来,在需要的时候翻开看看,再有针对性地选用,你在写作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从容不迫,也就会比其他人做得更好,作文写得更有质量。
结
以上主要是从作文选材,即储备素材与运用素材两个方面做了概要式的解读。通过这次的抛砖引玉,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体验、实践和感悟,总结出各有特色、各有亮点、各有所长的作文选材的实用宝典和操作技法、运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