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的古代文学教学刍议
2018-09-10黄海
黄海
摘要:在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应用性的背景下,古代文学课程应该保持相对独立性,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简单说,古代文学教学不能满足于知识教育,更要注重人文教育,要从文化视野的视角来看古代文学教学。通过古代文学教学帮助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审美能力,自觉学习古代文学中的优秀文化,诸如爱国精神、淑世情怀、高洁人品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文化视野下的古代文学教学,还需要调整教学重点,以作品为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挖掘和分析古代文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当代意义,注重锤炼学生搜集、分析资料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文化视野;古代文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5-0082-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5.016
高等教育从诞生时候简单的教育功能,逐渐变为教育、科研并重。自十九世纪以来,美国的“威斯康星理念”强调高等教育要服务社会,因为它适应了教育民主化的需求,赢得了大部分人的肯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和社会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上世纪世纪80年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普遍为培养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能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和文艺评论,能胜任文化、宣传等方面工作需求的人才,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成为教学重点。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不断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再局限于汉语言和中国文学基本知识的教学,或多或少都增加了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但是,高等教育中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与社会紧密挂钩吗?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古代文学的教学如果只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未免有买椟还珠之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依靠古代文学作品来记录和传承的,古代文学课的责任不能止步于知识传授,而要从文化的视角下去观照,其教学目的更重要在于挖掘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在物欲横流、功利主义至上的社会思潮中有自己的坚守。
一、古代文学课程的意义
本世纪初,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课题组承担了教育部项目“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课题组经过座谈和问卷调查后,总结古代文学课程的意义:“学好这门课,对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培养高师中文系大学生文学素养和文明素质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1]这个结论不单对师范类大学生适用,对所有的高校古代文学课程都适用。古代文学课程虽然不能幫助学生直接养成谋生的技能,但却能养成学生较为全面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在社会上自然就有更多的选择,人生之路也就能越走越宽。
文化发展与科技发展不同,某些过去的文化现象虽然过去了,但是并没有退出人类文明的进程,它照样作为一种参照,与其他文化一起构建人类文明,继续发挥着作用。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固然要讲授古代文学作品、文学现象及作家经历等知识,但更应该注重挖掘和弘扬这些知识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以此达到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熏陶感染优秀文化的教学目的。古代文学教学面对的不是固定不化的知识,需要我们结合社会发展对经典作品进行新的发掘,从中提取属于人类的亘古不变的精神文化遗产。从文化视角看古代文学教学,其最有价值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大学生在人生成长的黄金阶段拓宽视野,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自豪,在学习和反思中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总之,古代文学教学不应该随波逐流,勉强去追求应用性,也不应该局限于知识传授的层面,而应该从文化层面提升和拓展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引领和促进学生看重古代文学学习。
从文化层面看,古代文学教学应该结合作品深挖其文化内涵,揭示古代文学作品及学习古代文学的当下意义,帮助学生增强人文素养和培养理想人格。古代文学的题材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多彩,其中蕴含了不少跨越时空的普泛化精神,对大学生成长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有责任引领学生进行经典文本的细读和作家成长经历的分析,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精神愉悦的高峰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熟知、领悟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视角和思维,由此帮助学生从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和优秀的作家经历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自觉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
(一)爱国精神。中国古代的作家,大多都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的,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对家国的热爱,对民生的关怀。曹植就发出过“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与杨德祖书》)的感慨,诗圣杜甫更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精神至今让人敬佩,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的热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铮铮铁骨,顾炎武在民族存亡之际呼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诸如此类的作品,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反复诵读,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加以剖析,学生就能感受到古代士大夫文人发自肺腑的真诚爱国心和责任感。这种借由诗词传递的爱国情,真实动人,势必比纯粹的思想教育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也更能触动年轻的学生的内心。
古代文学教学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和爱国情,这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有深远的影响。先人前贤的榜样,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学习的楷模,从这个意义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一个大学生的责任所在。
(二)淑世情怀。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直接描写广大百姓的疾苦,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表达了“民胞物与”的悲悯情怀,展示出强烈的淑世精神。《诗经》中“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控诉,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哀叹,李绅《悯农》“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嗟叹,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慨以及在《茅庐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祈祷,于谦《咏煤炭》云“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这些作品无一不透露出他们对百姓的关心和对不公平的社会的大胆抨击,透露出他们的人生取向在为苍生谋利。古代的读书人读书不只是为了功名,更是要在读书中寻求人生的价值,要实现“济天下”的伟大理想。因此,无论他们是身处高位还是沉沦下僚,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都有对天下苍生的同情和理解,这样的淑世情怀在现代社会一样非常重要。
中国传统读书人从来就不是只为一己之利而奋斗,他们的价值体现在对家国的热爱和责任中。这种思想通过大量的作品保存下来,古代文学教学要引领学生学习这些古代文学作品,让他们在情感的震撼中思考自己人生的价值,培养关注现实、关心百姓的情怀,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帮助他们树立起高尚的人生观。济天下悯苍生的优秀传统,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珍贵的,古代文学课程透过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将这样的观念植入学生的心田,会促使他们自觉地为祖国的建设,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和工作。
(三)高洁的人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的这一人生理念在很多古代文人身上都有体现。面对高位,他们能保持高洁的人品,不被富贵权力所诱惑;面对困境,他们能坦然相对,安然若素,待时而动,不会流于潦倒。屈原追逐自己的理想,喊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的心声。陶渊明不愿意顺从官场的黑暗,愤而辞官归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尽管他归田后的生活并不好过,但是他依然有着恬然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司马迁虽然遭受大辱,但本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观,仍在千辛万苦中坚持完成了《史记》;诸葛亮告诫儿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李白高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于谦借咏石灰道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郑板桥则借咏竹表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正如韩愈所说:“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答李翊书》)好的文学作品背后往往是高洁的人品,能够代代传诵的优秀作品往往是文与人合一。古代文学教学中注重分析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引领学生把握古代文人的气节和人品,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对他们的人格养成有极大的好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人格层面的要求。而这些高尚的人格所必具备的要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来,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打动年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心有所向,比机械地记住所谓的道德准则要有效和持久。古代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很多高尚的人物形象,传递了很多优秀的道德品质,通过古代文学教学,引领学生以历史上有着高尚人格的人为楷模,以完善自己的人格为自觉的要求,民族的素质提高就不是空话,民族的复兴也就指日可待。
(四)热爱自然。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大自然是中国古代诗人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对自然风物的吟诵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成为了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的一个传统。早在《诗经》中,古人就咏叹自然之美和生命力:“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小雅·出车》),大自然千变万化,养育了人类,人类对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有极为情感,正所谓“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山水自然美的诗篇太多太多,例如视野开阔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气象万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王勃《滕王阁序》),磅礴雄伟的“飞流自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等等,又如清新可爱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自然淳朴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明净秀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祖国的大好江山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人油然而生向往之情,亦为有此广大而美丽的国土而自豪。
古人亲近自然、敬畏自然,他们的作品写出的不仅是客观的美景,而且是丰富的心灵与自然的人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昂扬,“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了悟,“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明净(黄庭坚《登快阁》)……,总之“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李清照《怨王孙》)。古代文学作品中,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们靠自然生存,对自然抱着审美和友好的态度,陶渊明《饮酒》中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等闲适,在这份与自然的默契中感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天人合一的境界让人神往。
古代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的热爱和与自然的亲近,正是古人保持宁静心境,调适内心冲突的重要途径。他们不仅尽情讴歌祖国优美的河山,欣赏身边千变万化的自然,还从中寻求心态的平衡和精神的放松,这对现代压力颇大的学生来说也是很好的榜样。整天沉溺在电脑手机中的年轻人,能走出户外,欣赏自然的美,懂得自然和人都是大千世界的一分子,对养成健全的人生观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如何能借着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优美篇章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看到生命之美,懂得欣赏自然的变化,引导他们在自然中忘掉自我烦恼,放松压力,养成一份随缘自適的好心态,这对培养理想人格大有益处。
古代文学的产生年代毕竟已经远去,要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势必要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与时俱进。只有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效果,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三、古代文学教学的重点及方法
虽然古代文学本身有极大的魅力,但要现代的学生产生兴趣,还是需要在讲授内容、课堂设计、教学方法等具体实践方面开动脑筋,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能主动在课后思考和拓展相关问题。
(一)古代文学教学应该以作品学习为重点。不少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加作品选,对文学史的讲述课时往往超过作品细读的课时,这样的安排对古代文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不科学。文学史是建立在作品基础上的,没有基本的作品解读能力,对作品的语言、情感、思想等没有深入领悟,谈不上对文学史的把握,更谈不上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中也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只有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经典作品的细读上,才可能让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才能达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文学史是作家和作品集体合力形成的,如果没有对作品的熟悉和细读,没有对作家的深入研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学史,或者说不是完整的文学史。因此,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重点不在“史”的阐述,而在作品的解读上。只有对作品熟悉,理解深刻,才可能由点及面,全面客观地把握文学史。
(二)古代文学教学需要紧密结合科研成果和现代思想。古代文学课程所用教材对学界有争议的问题很少提及,要求学生把握的是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的知识。我们认为恰恰是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最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能够引领学生学会辨别资料和逻辑推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另外,古代文学研究也并非脱离于时代,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手段等也应该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古代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尤其是古代作品的现代化阐释方面的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感兴趣和接受。古代文学作品依赖一代又一代学者的传承阐释,总是有很多新的内涵被挖掘出来,诸如前文所述的那些优秀文化内涵,是不分时空的,能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启迪,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养成有知识、有眼界、有人文情怀的知识人。
(三)古代文学教学要注意时代性。在大数据时代,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成为必然,与古代文学相关的数据库、网站等都应该借助古代文学课程加以介绍,让学生迅速和广泛地了解古代文学的相关知识,扩大视野,活跃思维。由于现代技术的普及,课堂教学已经不只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一种单一的模式,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我们要吸收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尝试翻转课堂、网络教学等新方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增加教学的吸引力和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简单说,应该利用现代技术的便利,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上,通过网络的社交工具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学习古代文学知识,同时也利用现代技术及时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及效果。由于课外与学生交流日趋便利,传统的古代文学课程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辅导他们自己探索答案,学会搜集分析资料,学会根据资料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主动在古代文学学习中发现传统文化优秀的一面,并受其熏陶。另一方面文化视野下的古代文学教学还应该指导学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陷和不合理之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多元的视角来学习古代文学作品,这有助于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有利于他们理想人格的养成。
总之,古代文学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的层面,更应该近乎“道”。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需要我们传承弘扬,古代文学是重要的载体。古代文学课的教学重心應该落在对文学作品及文学家经历的文化内涵的揭示上,督促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深思反省自我,一方面增加文化自信,一方面养成理想的人格。虽然古代文学不能产生即时效应,但对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人文素养培养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这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复兴,因此古代文学的教学应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公共选修课中应得到强化。
从文化视野去看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真正读懂传统文化的优秀所在,养成良好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同时,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趣味,让他们能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思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学会调适自己的心态等,真正成长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正如不久前去世的王步高教授所说:“当代国语教育的历史责任最终要实现三个‘继承和三个‘提高:继承中华文脉、继承汉语的语脉、继承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德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白话和文言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根源于国语的逻辑判断思维及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从而为造就能继往开来的一代新人奠定较坚实的国文基础。”[2]
参考文献:
[1]赵敏俐.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2]王步高.试论当代国文教育的历史责任[J].中国大学教育,2016(6).
(责任编辑:涂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