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冰的“小沙子”
——《眼中沙》电影在中国遇冷成因分析

2018-09-10高伟丽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

丝路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德罗泰戈尔印度

高伟丽(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387)

2003 年,根据泰戈尔长篇小说《眼中沙》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影片以1900年代初英国分治孟加拉这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比诺迪妮、阿莎、莫亨德罗和比哈里四人的爱恨纠葛。可惜的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头并未给影片带来相应的关注度,电影在中国很快就遭受了冷遇。

一、泰戈尔笔下的《眼中沙》及其传播

泰戈尔一生一共创作了13部中长篇小说,包括一部未完成稿,其中长篇小说9部,中篇小说4部。《眼中沙》也是他创作的众多中长篇小说之一,曾在泰戈尔主编的《孟加拉观察》上连载,于1903年正式出版。小说以“嫉妒”为推动力,讲了一个从背叛到原谅的故事。故事中女主人公之一的比诺迪妮是一名寡妇,她不甘于受清规戒律的束缚,受情欲和嫉妒心驱使,介入了阿莎和莫亨德罗夫妻之间。莫亨德罗为此不仅和情同手足的兄弟——比哈里产生了嫌隙,在小说后半段甚至抛弃了家庭和比诺迪妮私奔。但最后受泰戈尔一贯以来爱的哲学引导,以莫亨德罗母亲——拉兹拉克什米的病危为契机,四人又重聚在了一起,并且在拉兹拉克什米的引导下众人放下心结,又和好如初。

有评论认为“这部小说是泰戈尔在长篇小说创作中从理想的艺术转化为生活的艺术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泰戈尔的第一部优秀长篇小说。”[1]不过对这部优秀的小说引入却不早,小说于1903年出版,1961年为纪念泰戈尔百年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泰戈尔作品全集》,其中第六卷是长篇小说《小沙子》(即眼中沙),译者为陈珍广,这是《眼中沙》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读者的视野。此后又陆陆续续出版了六版《眼中沙》,2000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黄志坤和赵元春合译的《眼中沙》。这也是该小说第一次被译成《眼中沙》,以后的翻译都沿用此译名,也是第一次从孟加拉语译成中文。林林总总一共有三个译本,最早的是陈珍广的译本,较为通行的是黄志坤、赵元春合作的以及唐仁虎、彬仁合译的两版。小说从出版到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已经相隔了近60年,而且译本数量远逊于《邮政局长》、《喀布尔人》这些短篇小说,更不用说《飞鸟集》、《吉檀迦利》这些家喻户晓的诗篇了。

二、研究者文中的《眼中沙》

不仅译本少,研究者对其的研究迄今为止也没有一篇成体系的学术文章,都是略有涉及。最早对《眼中沙》进行研究的是董友忱。他于1984年7月发表在《外国文学研究》的一篇《泰戈尔中长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对《小沙子》《沉船》《戈拉》《少夫人市场》等作品进行了艺术上的分析,认为《眼中沙》作为泰戈尔的中长篇小说之一,在情节、结构、心理描写和比喻上都很有特色。黄志坤和赵元春在2000版的《眼中沙》的前言《泰戈尔和他的<眼中沙>》中也沿袭了上述观点,并且从思想形态上评价这篇小说为——泰戈尔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03年唐仁虎等著的《泰戈尔文学作品研究》第一次对《眼中沙》进行专节研究。文章更多的是小说内容的梳理,具体分析不多。不过从这篇文章开始,有研究者开始着重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在曾琼《试论泰戈尔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内涵》一文启发下的两篇论文:10年蒋明霞发表于《文学界》的《浅析泰戈尔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2012年王菲菲硕士论文《泰戈尔长篇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杂糅性》。

经过梳理,不难看出国内学者对小说的研究过于零散,除了唐仁虎的《泰戈尔文学作品研究》以外,并没有专章论述的文章。而且存在研究方法与方向单一的问题,多集中于女性形象和意识形态的研究。学界对小说的热情并不高,普通读者更是对其了解少之又少。加上作品本身并不是以情节取胜,更多的是以诗意的语言和哲学高度的思想性作为其闪光点,与一般读者的审美趣味并不相合,因而更是难以在普通读者面前打开市场。小说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宣传。

三、导演手上的《眼中沙》

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作为一名有抱负的导演,自然不甘于亦步亦趋跟随作家的脚步,哪怕是面对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这座高山。日普帕诺·高仕[2]对小说的改编就可见一斑。

在泰戈尔笔下的这部小说,从情节架构到人物设置都无一不在宣扬这是一部实践其爱的哲学和和谐美学的作品。故事最后浪子回头,破镜重圆,兄弟和好如初,甚至连比诺迪妮都得到了比哈里的爱。在最后,爱成了赢家,它调和了一切矛盾。人物也是如此,每个人虽有各自缺点,但是没有绝对的坏人。哪怕“罪魁祸首”——比诺迪妮,她虽然破坏了莫亨德罗一家的幸福生活,但是她身上同样有着令人敬佩的优点。精明能干,自尊自爱,哪怕是在她唯一的出路就是依赖莫亨德罗的时候都时刻警告自己:“不能得到莫亨德罗的帮助,否则她就会更加堕落,走向毁灭。[3]”

到了日普帕诺·高仕手上,电影的核心从小说的和谐转为了“解放”。首先,小说一直在强调比诺迪妮不一样的寡妇身份。和中国传统一样,印度文化中也有“男尊女卑”的一面,这种观念不仅催生了童婚制,还有寡妇必须自焚殉夫的萨蒂制。更不要说“丈夫死了,他的遗孀必须坚守贞洁,不能改嫁。[4]”比诺迪妮虽然是寡妇却一直在同压抑人性的宗教伦理做斗争。影片一开始就有比诺迪妮像向修女学习英语的片段,在后来她和阿莎的对话中也讨论过女人是否应该学习英语的问题。这个情节在小说中只是一带而过:比诺迪妮的父亲并不特别富有。不过他为自己独生女儿聘请了一位女传教士当家庭教师,教女儿读书认字和做各种手工劳作。[5]印度“男尊女卑”的思想使得女子教育并不受重视,甚至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观念的荼毒通过阿莎天真的口吻道出:“是一个白人女士教你英语的?你不怕别人说闲话吗?……没人告诉过你吗?没人警告过你?……(姑母)她就会阻止你学英语,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6]殊不知,正是由于比诺迪妮会英语,才能有莫亨德罗还有比哈里平等交流的权利。而比诺迪妮不甘受教条束缚,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更是要求解放人性、展现真实自我的表现。

其次,影片还将故事被嫁接到了1900年代初印度独立运动高潮时期。导演不再满足于个体化的叙事,而将人物的命运与国家命运联动起来。影片最后,这种意图通过比诺迪妮给阿莎的信显露了出来:

我们……对达吉帕瑞街以外的世界漠不关心,唯一追求的只有对家庭生活的欲望……可惜造化弄人,这个世界终究坍圮了。如果寇松勋爵的法律成功实施,你我从此就会分隔两地,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国家里。果真孟加拉被分割,我们所有人都会面对耻辱和失望……[7]

寡妇(女性)追求平等自由,要求解放人性,与国家追求民族独立被联系在了一起,两者的解放构成了全片的主题。相比与小说热衷于实现作家的哲学思想,电影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与政治问题,观众也足以从中窥见导演强烈的人文关怀与历史责任感。

四、观众眼中的《眼中沙》

可惜的是,对导演的良苦用心,中国观众并不买账。这不得不简单提及印度电影在中国的发展。2000年以后,印度电影开始逐渐崛起,出现了“新概念印度电影”。这种新概念印度电影指宝莱坞为了开拓国际市场,打破传统电影局限,融入国际化新元素的一系列电影。 但是真正使国人了解到印度电影魅力的,时间还得再推迟几年,直到阿米尔·汗主演的几部电影出现,尤其是《三傻大闹宝莱坞》的上映,印度电影才正真被一般大众所关注。而日普帕诺·高仕执导的《眼中沙》于2003年上映,这个时间节点,印度电影虽然在中国逐渐有复苏趋势,但还并未能引起剧烈反响。

就作品着力点来说,《眼中沙》的着力点没有击中观众的神经。像《地球上的小星星》和《三傻大闹宝莱坞》都是关注教育问题,而16年的《摔跤吧,爸爸!》更是搭上了女权主义的顺风车,引起了全民热议。日普帕诺·高仕的《眼中沙》关注的更为印度本土化,带有浓厚的印度文化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与一般观众的审美趣味并不相符。而且由于相关背景知识的缺乏,相比于印度的民族解放这个有分量的话题,大部分观众反而容易被片中的多角恋情所吸引,导致不少影评都着重于对比诺迪妮和莫亨德罗情感的批判,而忽略了导演的本意。

除了时代和文化的因素,电影本身也有不足。影片为了尊重原著,大体故事没有变化。但是导演又想要有所创新,不过这部分创新却成了影片的瑕疵。电影将寡妇的解放与民族国家命运关联的时候略显生硬。尤其电影快结束时比诺迪妮给阿莎的一封信,信中满溢着对家国的关怀,可是整部影片涉及比诺迪妮的镜头并未表现出其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人物思想的转变没有足够的铺垫,结尾显得仓促无力,在观影者那里,作家和导演互相角力,破坏了电影的和谐。

五、结语

一部影片能否热映,由诸多因素决定。而“小沙子”电影在中国遇冷与原著本身在国内流传不广、知名度不够有很大关系,没能给影片积累足够的人气。另外,导演对原著的改动也与一些读者的期待视野不符,导致这一部分阅读过原著的观众对影片并不买账。至于另一批观众,则由于时代原因,对电影的家国情怀也难提起兴趣,再加上本身在情节上的缺陷,更是阻碍了《眼中沙》电影的进一步传播,电影的遇冷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抛开不和谐的声音,影片镜头极为细腻,人物性格、思想都因此得到了完美的呈现。配乐方面,背景音乐或是反映人物内心状态,或是与情节相得益彰,每一首歌曲的插入都恰到好处。从这方面来说,《眼中沙》仍不失为一部好电影,值得研究者继续探讨和观众再次品味。

注释:

[1]唐仁虎等著:《泰戈尔文学作品研究》[M],昆仑出版社,2003年,第307页。

[2]电影《眼中沙》的导演。

[3][印]泰戈尔著,黄志坤、赵元春译:《眼中沙》[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23页。

[4] 郁龙余等著:《印度文化论》[M],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5][印]泰戈尔著,黄志坤、赵元春译:《眼中沙》[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页。

[6]电影台词。

[7]同上。

[1][印]泰戈尔著,黄志坤、赵元春译:《眼中沙》[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2]唐仁虎等著:《泰戈尔文学作品研究》[M],昆仑出版社,2003年。

[3]郁龙余等著:《印度文化论》[M],重庆出版社,2008年。

[4]宁婉:《亚洲:崛起印度电影新势力——关于二十一世纪初新概念印度电影兴起的分析》[D].申请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猜你喜欢

德罗泰戈尔印度
金色花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如此理解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
泰戈尔《飞鸟集》解读诸法
泰戈尔作品在日本的译介情况初探
母亲的“喂德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