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戏的地方美
2018-09-10王健龙江剧院富裕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3000
王健(龙江剧院富裕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3000)
戏曲讲究“手、眼、身、心、法、步”的规范化,动作的运动线的圆曲,动作本身的圆润柔顺,从中品味流动的线条美、声韵美和其中的诗情画意。
一、脚踩大地的艺术
笔者曾听到一位二人转老艺人这样定义二人转:“当地人说当地事儿,当地事儿用当地词儿,当地词曲有当地味儿,当地事儿唱给当地人儿。”这四句话生动地概括了二人转的特征。
所谓“当地人说当地事儿”是说过去的二人转演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农民出身,农忙时耕作,农闲时搭台唱戏。他们从小一下生看见的是东北的土墙黑瓦,喝的是东北的苞米面糊糊,唱出来的,自然是东北农村的生活内容。如《小拜年》,从大年初一开始唱起,一直唱到二月二,生动地叙述了拜年、穿新衣、回娘家、杀鸡等等东北农村特有的风俗,风格热烈,叫人仿佛置身于那淳朴的东北乡村。
“当地事儿用当地词儿”是说二人转中的唱词唱的都是“天然去雕饰”的、甚至是“土得掉渣儿”的东北庄稼话。过去的东北人以游牧、渔猎、耕作为生,客观条件决定了他们较少在书房中吟诗作赋。他们眼睛看到的、双手触碰到的都是直观实际的形象,所以东北人的语言都是自然实在而注重形象的。比如形容一个女人唇膏涂得浓,就说“跟刚吃完死孩子似的”;形容文盲,说“斗大的字儿也不识一筐”。
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常常带上些戏谑和夸张的成分,使用在二人转中更是诙谐有趣,为二人转增色不少。不管是《包公赔情》中的包拯还是《皇亲梦》中的江州知府,一概使用东北方言土语。
“当地词曲有当地味儿”是说二人转曲调多数是从东北民歌中演变过来,词牌曲调都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东北地域特色的烙印。二人转是来自农村的声音,是发自肺腑的韵律。
“当地事儿唱给当地人儿”是说不光唱戏的是农民,台下听戏的也是农民居多。二人转是农民自己创造的艺术,庄稼汉式的幽默,寓庄于谐,插科打诨,雅俗同欢。听众可以从二人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起共鸣。东北农民把二人转当宝贝,“看二人转扭一扭,强起喝烧酒;瞧二人转转一转,强起吃白面;听二人转唱一唱,强起睡热炕。”
这当地事儿、当地词儿、当地词曲、当地味儿其实都是东北黑土地文化的一部分。二人转作为东北文化的一个缩影,流传在东北的沃土上,是东北文化资源不可缺少的艺术宝藏。它与东北人民心心相印、血脉相连。
二、二人转唱出东北人的真性情
二人转有句艺谚叫“不隔语,不隔音,最重要的是不隔心”。二人转的产生已有二百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多次被禁,但最终不但没有被扼杀,反而有了很大发展。二人转为什么能经久不衰?因为它从诞生之日起一刻未曾脱离过群众,因为它唱的是咱老百姓的心声,因为它唱出了东北人的真性情。
东北的先民靠游牧或渔猎生存,这些劳作与农耕最大的差别在于农耕可以独自完成,而游牧渔猎则需要集体的力量才可以完成,因此东北人常常比关里人更重情谊,更率真。东北自古是苦寒之地,要想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一定得具有刚毅达观的性格,大风大雪造就了东北人的性格,东北汉子都是硬汉子,是真男儿。在日伪统治时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东北的庄稼人无论到哪都可以透透亮亮地唱上那么几嗓子,就是再苦再难也能扛过去。因此东北二人转从不扭扭捏捏,颇有点“天塌下来当被盖,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的气概,这是东北人鲜活的顽强的生命力的展示。
东北地广人稀,人们在辛苦劳作之余却要忍受文化生活的匮乏与精神上的空寂,因此东北人害怕寂寞,喜欢热闹。二人转让东北人苦中作乐,二人转唱得越浪,扭得越欢,东北人就越乐呵。
三、用东北人的眼睛看待地方戏的美
也许有人觉得二人转是俗气的、丑陋的,这说明他还不了解东北的文化。美是客观存在的,它必须和人们的社会实践相合拍,否则不能称其为美。比如旧时的欧洲,贵族女子束腰,以腰细为美。而在偏远的乡村,人们不但不会觉得腰细是美,反而会嗤之以鼻。正如鲁迅所说:“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有着意义的东西。”美可以概括成五个字:“实用即是美。”二人转的存在和发展是和东北农村的经济文化状况相适应的。由于东北农村相对的落后,文化生活单调,二人转就成了农民文化生活的必需品。在农村,很多家里把一面镜子或是一把鸡毛掸子之类的东西摆在显眼的位置,作为装饰。为什么在城市里很普通的器物到了乡间就成了美丽的代言品呢?就是因为它的简单、易得且实用。
同样道理,在东北的田间地头,随意一块空地,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酣畅淋漓地唱上一出,二人转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