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芾“平淡天真”审美思想探究

2018-09-10杨赛楠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

丝路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米芾天真老子

杨赛楠(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一、米芾“平淡天真”审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与其子米友仁共同创立了“米氏云山”。现传有《书史》、《画史》。

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中就明确的把宋明理学或道学称为新儒学,认为其奠基人是唐代的韩愈、李翱,但基本是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以及二程创立的,以孔、孟学说为宗,批判隋唐时期以空无为其本体,否定仁义礼智的佛、道学说,同时批判吸收佛道思想。冯友兰先生认为“新儒学”儒家、佛家、道家(通过禅宗)、道教诸家学说的综合。自二程开始,道学便逐步分为“心学”和“理学”两派,“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之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一物之理,即一物之自然趋势。天地万物之理,即天地万物之自然趋势。所谓天理者,既指一种自然的趋势。理学家们注重探讨“天理”“天道”实际上是希望通过自然来获得理的关照。米芾“平淡天真”的审美思想则正好体现了这种时代精神。

二、“平淡天真”审美思想的提出

米芾《画史》对于董源和巨然的评价:“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同时,对于师法董源的巨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巨然师董源,今世多有本。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多。”

古代绘画被作为统治阶级“成教化,助人伦”的宣传工具。米芾承认这个“正统”作用,他曾说“古人图画无非劝诫”“鉴阅佛像故事画,有以劝诫为上”。但同时米芾认为绘画可作“适兴之具”者,自必要轮到他所谓“心匠自高”、“有无穷之趣”的山水画。《画史》记述了苏轼画竹的议论“子瞻作墨竹,从地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子瞻做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胸中盘郁也。’”从“图画无非劝诫”到“胸中盘郁”存在距离与矛盾,前者是米芾封建意识的反应,后者是他真正的绘画思想基础。这个基础决定于他的出身阶级,其“平淡天真”“不装巧趣”则具体的表达了他的美学观点。

米芾提出“平淡天真”等观点,一是出自于他的喜好,二是北宋南方文人之共同标准。欧阳修《鉴画》中云:“萧条淡泊”和“闲和宁静,趣远之心”,之后成为了文人作画和鉴画的最高标准。这是宋朝文人的发明,也是宋朝文人画论的共同特征。米芾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思想上受苏轼的影响,苏轼的思想与老庄“大直若屈”“大音希声”一脉相承。而米芾“不装巧趣,皆得天真”继承发展了老子无为的影响。

三、“平淡天真”的审美思想内涵

淡,指稀薄,与“ 浓 ” 相对;味道不浓或特指不咸;《说文解字》释为:“淡,薄味也。”《礼记·中庸》:“淡而不厌。”《管子·水地》:“淡也者,五味之中也。”老子第一次赋予了“淡”哲学意义,而后庄子对其思想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对后世的艺术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淡”在《老子》中一共出现两次,“恬淡为上”表现了老子对用兵的否定态度,提出“恬淡为上”应为“有道者”、“君子”的处世之道。强调了无为。“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这里的“淡”是老子用来警诫那些执政的官员们不要沉湎于声色美食之中,应该归附于自然质朴的大道,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淡”的思想。“淡”在《庄子》一书中的基本内涵是“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汝游心於淡,合气於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焉”,庄子认为“淡”符合人无所修饰的自然本性。“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认为自然的本性就是素朴。“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淡”是“朴”美,给人以洁净之感。

“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於俗。”“天真”指的是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或事物的天然性质或本来面目。春秋时代之前,天都是有意志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否定了天至高无上的意志权威,“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老子把天与万物放在了同等的位置。“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强调了天的自然属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强调世间万物都应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摒弃人为自然而然的状态。而在《庄子》中,“自然”和“天”几乎等同,庄子说:“无为为之之谓天”,又曰:“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这里庄子的意思并非排除人为。“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则说明了人“为”要顺应自然。“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指的是一种朴素自然,不受雕琢的艺术风格。这也正是米芾“天真”的美学标准。“天人合一”则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领域,“真”“善”与“美”的关系,是一种三角关系。道家更看重“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指事物真实而自然的状态。《庄子》中真有三层含义:一是天地万物之“真”;二是人的主观内心之“真”;三是人的秉性情致及其审美活动之“真”,即“真在内者,神动于外”。“真”“神”的提出对顾恺之传神论影响很深。

四、米芾“平淡天真”审美思想的意义与影响

“二米的山水画成就固然值得注意,但毕竟它是一端之学。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影响超过了它的实际成就。”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体现了“平淡天真”的美学境界。经过米芾的推崇,董巨的山水画才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其理论促使中国的艺术更加文人化。与苏轼等人共同奠定了“文人画”的理论基础。其后,赵孟頫所提倡的绘画风格,和米芾亦是一脉相承。明朝董其昌以米芾为中心建立起来“南宗”系统,推重“平淡天真”。不仅如此,米芾的思想还对后世的审美品评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冯有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4]孙祖白.《米芾 米友仁》[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

[5]汤漳平等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4

[6]安继民等注译.《庄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

[7](汉)许慎.《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米芾天真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天真热
用“心”写字
天真童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天真给你最美的梦
米芾学“字”的故事
石圣米芾的三个纪念地(上)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