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意境”

2018-09-10任路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丝路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宗白华朱光潜艺术作品

任路(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意境,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也提出了“美在意象”的理论,朱光潜的“美在意象”说有一个形成的过程。 早期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说:“美感经验可以说是形象的直觉。 ”可是他对“形象”的定义前后有所不一致,有时候认为形象是直觉的对象,是属于客观事物的,有时候却又认为形象是人的直觉创造出的意象。这是因为朱光潜一方面继承了克罗齐主观唯心主义的直觉说,认为直觉——表现——创造——欣赏——艺术——美;另一方面,他又想要强调感性物质世界的客

观实在性。 这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朱光潜才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在这里他利用了中国古典美学的资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中之竹”与“胸中之竹”的区别来解决这个问题。 意象(胸中之竹)既不能脱离客观事物(眼中之竹)而存在,又不等同于客观事物。 对此朱光潜运用康的审美无利害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根据康德的形式主义美学观,我们在观照一个审美对象时,仅仅对它的纯粹形式而不是对象的存在发生兴趣。弗兰克说:“根据康德的观点, 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恰恰是审美判断的特性。 当事物向我们展示美的时候,我们所获得的那种快感对于美的对象在材料、感性和功利方面有一种纯粹无利害的关系。 ”用现象学的话说就是我们对对象的存在问题加以悬置,不做考虑。这时候,我们所观照的只是事物的纯粹形式而不是事物本身。 所以朱光潜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意象既不在客观事物,也不是纯粹主观的想象,而在于主体与客体交汇时刹那的闪光。

朱光潜对于意象说的产生做出了可贵的贡献,而处于同一时期的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则对于意境概念有着精彩的论述。 宗白华继承了我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认为艺术不仅是供人们娱乐消遣的,它还起着一个重要的通道作用。 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要我们透过艺术作品感受到宇宙的内部和谐与节奏。 宗白华说:“艺术意境的诞生,归根结底,在于人的性灵中。”宗白华认为艺术家的最高使命就是创造意境,以窥探宇宙人生知秘, 这和朱光潜的意象概念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两人的哲学立足点不同,朱光潜继承了康德、克罗齐的主观唯心主义,高扬主体性,他所谓的美在主客观的同一其实是在主体之中的统一,这和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类理性的觉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宗白华先生则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认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反对20 世纪以来人类理性的过分膨胀。 宗白华认为主体应该从欲望的逼迫和煎熬中脱离出来, 自失于对象之中,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那么意象和意境的不同在哪里呢?意象所说的是一种我们在欣赏艺术时主观想象和客观的艺术作品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审美对象;而意境除了这个规定性以外,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即意境还强调我们要通过这个意象超越现实世界,直面宇宙本身,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在西方美学中,宗教常常被认为是艺术的母体。 宗教经验孕育了审美经验,宗教情感发展成了审美情感,宗教形式也为艺术形式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即使后来艺术独立以后,也仍然和宗教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我们知道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了 “有意味的形式”(signif i cant form )的著名理论。 很多人认为这和普通的形式主义美学的看法并没有区别,实则不然。 根据形式主义者的看法,审美对象之所以引起我们愉悦的快感,原因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形式。 我们这里举一首诗歌来做例子,诗歌之所以和散文不同而能引起我们美的感受,就在于它的韵律和特殊的格式,至于诗歌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 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不同于一般的形式主义者的地方就在于意味的概念。 贝尔认为,这种意味能够激起人的特殊感情,这种感情和一朵美的花所激起的感情是不同的,它更加的深刻、更加的崇高。 贝尔常用“狂喜”来形容这种感情。贝尔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激起这种特殊的、强烈的感情,就在于通过艺术作品我们得到了对“终极实在”的感受,而这种对“终极实在”的感受正是宗教经验。由此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西方美学思想同样主张主体通过艺术作品而通向那难以言说的象外之境,洞悉宇宙的奥秘,领悟人生百态,这与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结语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论和西方美学中的宗教意味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认为通过艺人可以直接面对宇宙或者说神本身。 这就破除了中国学界普遍认为的“意境论乃中国独有的审美概念”这一错误论断,二者的不同在于主体面对宇宙或者说神的态度的不同。 其根本原因是二者的宇宙观不同,从而引发了世界观、艺术观、美学观等一系列观念的不同。 我们不应该把对待艺术的态度和通过艺术面对宇宙的态度混为一谈。

[1]王国维.《人间词话》.台湾中华书局1989.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宗白华朱光潜艺术作品
挚友可贵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我们
宗白华美学思想渊源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