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列排痰训练对气管切开的重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8-09-10张秀淋邓艳红

现代医院 2018年7期
关键词:反流气管食管

张秀淋 邓艳红

脑卒中是常见病。具有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的特点[1]。据相关数据显示[2]:中国每年脑卒中患者病死率高达10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呈增长趋势,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3]。由于患者身体虚弱、咳嗽反应弱,痰液容易淤积在肺部,无法及时排除,会导致肺部的感染,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切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但是会破坏人体的生理功能,且器官分泌物增多、变稠、不易排出,容易加重感染[4]。相关研究报告指出系列排痰训练能够促进重症气管切开患者的康复[5]。因而笔者进一步研究系列排痰训练对气管切开的重症患者康复的影响,特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行气管切开患者为对象,进行临床对照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行气管切开的重症患者为对象,告知患者家属研究目的和内容后,家属同意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6]及《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7]中有关诊断标准;②年龄:40~80岁;③均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排除标准:①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COPD等慢性肺疾病患者;②合并心、肺等器官严重衰竭及血液系统性疾病者;③合并有慢性疾病如贫血、佝偻病、结核病者;④胃食管反流症患者;⑤皮肤过敏或治疗局部皮肤溃破患者;⑥本研究征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0.69±5.35)岁,病程0.5~11(3.51±0.47)年;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43±5.57)岁,病程1~12(3.39±0.50)年。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从气管切开术后第二天开始,给予吸氧、定期呼吸道湿化、吸痰等常规护理:①责任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患者的综合情况,与主管医生进行沟通,结合诊疗方案,确定护理的重点和难点,并按照计划进行统筹实施;②改良气道湿化、体位护理:每6 h在雾化罐中注入灭菌注射用水5 ml,每2h观察一次痰液的粘稠程度,根据粘稠程度决定氧流量情况,气管切开后1~2 d取平卧位,提高护士抬高床头的依从性,对无临床禁忌症的患者,床头逐步抬高30~90°,每日4次,防止呕吐及误吸,下肢腘窝处予软枕防止身体下滑;③口腔护理:加强口腔护理,根据患者口腔pH值的不同选择口腔护理液,当pH值呈碱性时使用2%~3%的硼酸液擦洗口腔,当pH呈酸性时使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擦洗,当pH呈中性时使用1%~2%的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擦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列排痰训练:①体位引流:偏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痰液大部分会集中在双肺的中内段和基底段,左侧肺上叶中内段可以采取右侧卧位躯干旋转45~60°体位引流,左下肺基底段可采用垫高臀部高于胸廓,躯干向右旋转25~30°体位引流,右侧肺部引流方法较左侧肺部方向相反。采用特定的体位引流方法使病变部位痰液向主支气管引流,餐前进行为宜,每次引流一个部位,时间5~10 min,如有多个部位,则总时间不超过30 min,以免疲劳;②胸部叩击与震颤:治疗者手指并拢,掌心成杯状,运用腕关节摆动在引流部位胸壁上轮流(由下至上,由外至内)轻叩30~45 s,叩击拍打后用手按压在病变部位,嘱患者做深呼吸,在做深呼气时给予胸壁振动技术,连续3~5次;再做叩击,如此重复2~3次,再嘱患者咳嗽以排痰;③咳嗽训练:患者平卧位,治疗者手掌交叠,掌跟置于剑突下方,患者先深吸气,然后在指令下咳嗽,咳嗽的同时治疗者向内、向上推挤腹部。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8]。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临床疗效比较[9]:显效: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减少,体温38~38.5℃,白细胞总数正常;有效:呼吸道分泌物减少,体温38~38.5℃,白细胞总数有所下降;无效:呼吸道分泌物无减少,体温大于38.5℃,白细胞总数增多。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日吸痰次数、感染控制时间及胃食管反流情况。③两组血气指标比较:于通气前、通气12小时后,采两组患儿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PO2、PC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组间对比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对比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日吸痰次数和感染控制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日吸痰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日吸痰次数低于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组别n日吸痰次数治疗前治疗后感染控制时间实验组405.52±3.162.16±1.2815.21±5.48対照组405.47±3.123.59±2.3923.39±6.51t0.0713.3366.080P>0.05<0.05<0.05

2.3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O2、PCO2、SaO2水平相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PO2、S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nPO2(mmHg)PCO2(mmHg)SaO2(%)通气前通气12 h后通气前通气12 h后通气前通气12 h后实验组4055.38±6.5366.24±5.321)55.98±4.6645.69±4.821)87.29±7.9594.58±9.461)対照组4055.42±6.6960.97±6.411)56.12±4.7952.35±5.181)87.63±8.9691.23±9.081)t0.0365.3610.1767.9310.2392.153P>0.05<0.05>0.05<0.05>0.05<0.05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1)P<0.05

2.4 两组胃食管反流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两组胃食管反流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两组胃食管反流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胃食管反流情况比较 n(%)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常合并吞咽困难障碍,造成患者进食甚至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气管切开术是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常用抢救措施之一,其保障了肺部与外部空气的无障碍交换的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的感染。为了有效的防止和控制器官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系列排痰训练已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有利于其康复[11-12]。

已有学者研究表明系列排痰训练对重症气管切开患者的疗效显著[13]。因而笔者研究系列排痰训练对气管切开的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日吸痰次数和感染控制时间、血气指标及胃食管反流情况。系列排痰训练可以减轻肺部的阻塞情况,且临床疗效较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笔者的研究结果与此相符:治疗后实验组的日吸痰次数、胃食管反流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O2、S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说明系列排痰训练治疗重症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且有助于临床恢复。为了有效的防止和控制器官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肺部物理治疗至关重要,其可以增强胸廓的活性和肺活量。系列排痰训练治疗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而采用不同的引流体位,病变部位处在高处,从而使痰液向主支气管引流,然后采用震颤与胸部叩击轻叩,让患者做深呼吸同时做胸壁振动技术,再做叩击。

为了有效的清理气道内松动的痰液,排痰训练后根据患者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促使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可帮助患者及时进入大气道内痰液由气管套管口咳出。若咳嗽后,如果气管套管内仍粘有残存的痰液,应及时给予吸痰护理,将痰液清理干净防止重新回流至气道或形成痰痂堵塞气管套管。有效的呼吸道清理不仅能促进痰液排出,避免其家中肺部感染机会,还能减轻肺部阻塞情况,减少日吸痰次数、胃食管反流发生情况,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14-16]。

综上所述,系列排痰训练治疗气管切开的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血气指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反流气管食管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