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的健康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18-09-10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健康教育是提升国民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的基础工程。但是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普遍较低。任丽萍等[1]对吉林市4所高校的1 700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一般,只有10.82%,健康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0.00%、18.53%和53.94%。景文展等[2]对东西南北中5个地区(南京、成都、广州、北京、西安)10所高校的850名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健康素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15.3%,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知晓率为41.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知晓率为10.0%、基本健康技能的知晓率为55.9%。高校应当注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我们在健康教育通识课程“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教学中,依托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以下简称“慕课平台”),探索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取得一些经验。现分享于此,以期抛砖引玉。
1 慕课与SPOC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MOOC),其主要特征是大规模性、开放性以及在线学习。具有共享优质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和适宜在线自主学习等优点。但其大规模性、开放性的特点又导致高退课率和完成率低的问题[3]。SPOC即小规模的私人在线教学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它强调Small“小规模”以及Private“限制性”[4],是指只对满足准入条件的部分申请者开放,所以SPOC适合教师在本校利用慕课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2 混合式教学
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其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角色扮演不但简单有趣,而且生动有效,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可以促进主动学习,目前角色扮演己被应用到医学教育尤其是实验实训和临床见习[5-7]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翻转课堂将目前高校课堂普遍存在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向“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方向转化。课前学生通过在线自主学习,完成课程知识的获取,而课中(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等完成知识的内化。庞昶[8]、李鑫辉[9]、吴鹏[10]、李鹏辉[11]等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尝试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改革效果。
在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与学生互动时间很少,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想对几十名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非常困难。如何“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改革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健康教育课程《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教学中,将翻转课堂和角色扮演相结合,构建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取得一些经验,现分享如下。
3 角色扮演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总体设计
基本思路是依托慕课平台,结合角色扮演,将传统的“课内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进行翻转,以便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现实需要。让学生在课前单独或协作完成在线学习实现知识传递,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小组汇报完成知识的吸收与内化,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容的反馈与分析,从而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翻转。总体框架如图1,图2,图3所示。
课前,学生通过慕课平台依照学习目标和任务,观看教师发布的学习资源(包括微视频、PPT课件及案例库等资源),通过与老师、同学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并完成进行针对性的课前评测。课中,分四个阶段开展教学,即课前评测反馈与答疑、分组练习角色扮演、小组汇报、总结性评价。课后,老师收集整理学习反馈,总结反思,调整制定下次课的学习任务。如此不断改进,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 角色扮演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下文以“有效预防冠心病”为例说明角色扮演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图1 角色扮演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框架(课前)
图2 角色扮演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框架(课中)
图3 角色扮演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框架(课后)
4.1 课前环节设计——知识获取(传递)
课前,学生通过慕课平台在线学习第六章“行为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相关内容,并完成在线测试。
4.2 课中环节设计——知识内化
4.2.1 课前评测反馈与答疑(10分钟)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老师查看学生课前评测情况;课中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补充性讲解;对于个性问题,进行个别有针对性的辅导。
4.2.2 分组练习角色扮演(65分钟) (1)以“任务驱动法”提出课程组精心遴选的冠心病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案例,明确任务(5分钟)。
患者小陈,22岁,浙江XX人。发病当日在朋友家聚餐,一群年轻人大吃大喝,喝了大量白酒、啤酒及黄酒,聚会从晚上7点钟开始到次日凌晨2点。凌晨3点左右,小陈觉得胃部一阵阵疼痛,当即呕吐出大量胃内容物,同时感觉胸痛、胸闷。家人赶紧送他到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
发病前小陈身高:1.65 m,体质量:大于75 kg,职业:在内蒙古开餐馆。饮食:喜好又油又咸的食物,尤其是牛肉、羊肉、小笼包,很少吃蔬菜,从来不喝白开水,以冰镇饮料为主。运动:平时用电瓶车代步,运动少。烟龄:吸烟4~5年,每天两三包烟。饮酒:几乎天天饮酒。睡眠:习惯性熬夜(主要上网、打游戏),每天都在2点以后入睡,睡前常吃夜宵。
(2)分组讨论、角色扮演(40分钟):首先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围绕什么是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梗死的原因有哪些?试分析引起患者“心肌梗死”的原因及可能机制。患者哪些行为生活方式有悖于健康。通过案例分析我们获得哪些警示?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讨论解决问题。
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案例中涉及的角色如患者、家属、护士、主治大夫、医疗团队。每个角色分别承担并完成相应的任务。为了强化对关键知识点的认知,由扮演主治大夫领导的医疗团队负责分析病情、解答问题,扮演患者、家属及听众的学生可以不断提出质疑及补充。
(3)小组汇报(15分钟)。先抽取典型小组代表进行角色演示,接着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小结,找出小组汇报的亮点,提炼共性问题。此阶段教师要调控课堂气氛,注意提高演示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总结能力,便于其他学生看到别人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4)老师点评、总结,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梳理总结关键知识点;同时表扬各组的优秀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2.3 课后环节设计——知识拓展 布置1~2个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教师收集整理学生反馈信息,对翻转课堂实施的各环节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5 角色扮演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策略
5.1 课前环节设计——知识获取(传递)
5.1.1 慕课建设与发布 微视频是慕课的核心,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点。微视频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每个微视频的时长控制在5~10分钟。微视频、PPT课件、案例库等素材准备好以后,在慕课平台进行发布,同步发布学习策略。
5.1.2 学生按要求自主在线学习,互动交流 课前,学生通过平台自主选择时间、地点进行在线学习(观看微视频、课件和案例库等相关资源),也可通过课程论坛及微信群等进行生生或生师交流,反馈自己的问题或心得,并完成在线评测。
5.2 课中知识内化环节的设计
角色扮演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课中完成高质量的线下学习活动(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需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同时教师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的情况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控,并且提供即时的帮助和反馈。
5.2.1 课前评测反馈与答疑 “翻转课堂”把知识的获取提前到课前,老师可通过查看学生课前评测情况、课中随机抽查的方式了解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作补充性讲解;对于个性问题,进行个别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得学习效果可测可控。
5.2.2 分组练习与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翻转课堂”新教学模式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角色扮演对部分理科生可能有一定难度,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相互协作完成。(1)提出课程组精心遴选的案例,明确角色目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角色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熟悉相关内容和台词。(2)角色扮演。学生按分工分别扮演患者、家属、护士、医生和听众,进行案例表演,完成相应的任务。由扮演主治大夫领导的医疗团队负责分析,扮演患者、家属及听众的学生可以不断提出质疑及补充。
5.2.3 小组汇报 抽取2~3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角色演示,进行组内和组间评价,其他学生也可给出自己的评价。最后教师小结,找出小组汇报的亮点,提炼共性问题。
5.2.4 总结性评价 (1)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对案例进行分析及问题解答,指出不足之处,并总结梳理主要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行为生活方式与慢病的关系,摈弃不良习惯,强化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2)请2~3位学生分享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5.3 课后知识拓展环节的设计
“翻转课堂”侧重于学生课前知识获取和课中知识内化,但是不能忽视学生课后知识拓展部分的设计。
5.3.1 布置课后练习 教师在课后可布置1~2个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同时可以把优秀的角色扮演录制成视频,发布到共享平台,供学生观摩。
5.3.2 收集整理学生反馈、反思总结 通过课前评测、课中角色扮演、小组汇报及互动平台等渠道,收集整理学生反馈信息,对翻转课堂实施的各环节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改进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6 取得成效分析与体会
6.1 取得的初步成效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兴趣[12],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很有裨益。角色扮演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角色扮演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13-14]。
参与角色扮演的同学普遍反映,角色扮演后对冠心病的症状、发病机制印象非常深刻,对案例中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了切身的体会,纷纷表示以后将控制或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逐渐迈向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施角色扮演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后,学生对健康知识、健康理念的得分比对照组提高18%、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得分提高27%,说明角色扮演中学生能更加主动地学习,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原先枯燥的知识内容变成有血有肉的患者,所以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让健康理念和健康行为深入到其内心深处,教学效果更好。
6.2 一点体会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制作微视频,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前知识获取,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对问题的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而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印象深刻。两者的有机结合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让健康理念和健康行为深入到其内心深处,最终达到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角色扮演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