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行创新搞合作 稻米飘香成楷模
—— 访广东省龙门县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慧文

2018-09-10黄美莲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9期
关键词:龙门稻米优质

■ 文 / 黄美莲

广东省龙门县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慧文(左三)在田间拍摄合作社的宣传片

执教9年,她在讲台上挥洒年华;跨行创业,她牵头成立合作社;无悔青春,她用激情、智慧和汗水,走出一条有机稻米经营销售的创新道路。

心怀感恩,跨行办社

李慧文是广东省龙门县土生土长的80后,2001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回到家乡龙门县平陵中学,教电脑、生物、地理、综合实践等多门课程,她知识面广,精心教学,获得了同仁的一致好评,深受学生欢迎,被推选担任学校团委书记。教师,这一阳光而又稳定的职业是很多人的追求,李慧文热爱这个职业,却更有自己的独立想法。在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同时,她不断从书本和网络上学习水稻栽培相关技术,从稻米加工技术到电子商务销售等,不断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吃着天然芳香龙门大米长大的她,对稻谷有着天然的感恩之情,她想让更多人尝到这股香甜。加上丈夫从事的是大米加工生意,2010年,多年想创业的念头使她做出重大的决定,辞去9年讲台执教工作,走自己发展水稻种植的跨行创业路。

2011年11月,李慧文牵头成立龙门县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出资成员116户,其中农民成员114户,占成员总数的98.3%,成员出资总额129万元,采取“基地+农户+加工厂+合作社”的现代激励管理模式,进行科学运作,种植龙门县知名优质有机稻米。

依托优势,科学种稻

依托龙门县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合作社选择优质中产抗病、米粒外形靓、饭香口感好的“美香粘”水稻新品种,科学严格管理种植过程,适时调整水稻栽培技术,有力促进了合作社种植规模的扩大。

李慧文性格开朗,肯学习追求新知识,善于接受新事物,勤于思考。她运用所学水稻专业知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相关信息收集,开展大量市场调查分析,深感“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中国60%以上的人口都以稻米为主食,传统种植水稻、生产稻米难以满足现代人对优质有机稻米的要求,而且优质有机环保稻米将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为此,她首先对合作社周边种植环境进行调查,并请广东省环境监测部门进行科学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等污染区,周边生态环境良好,土壤符合GB15618—1996中的二级标准,空气符合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GB9137的规定,灌溉水质符合GB5084—2005的规定,种植水稻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为中等以上肥力水平。获得种植环境监测结果后,李慧文对种植有机稻米信心更足,同时也深感压力。水稻生育周期长,播期、抛期、抽穗期、成熟期及机耕能力等受多种自然气象因素影响,必须通过科学的数据、现代化管理手段,协调水稻生育与土壤、气候、养分、病虫害等的动态平衡。

规范管理,统一标准

李慧文深知水稻栽培依靠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为了帮助种植户走出传统水稻栽培束缚,接受科学栽培管理新理念。2012年,在龙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龙门县水稻农民田间学校。学校聘请县农业推广中心的高级农艺师和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为水稻栽培技术顾问,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田间指导,及时解答生产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难题。早、晚栽培技术有指导,管理措施有落实,种植户的优质有机稻米生产得到了有效保证。

李慧文明白,市场需求决定种植规模与执行栽培技术标准,这是获得优质有机稻米的关键。她每年调查市场稻米上年度销售量,作调整后再向合作社水稻种植户发出收购订单,由合作社向种植户提出种植面积与产量,并签订购销协议。

合作社按照“九个统一”的经营模式运作:统一选用“美香粘”优质稳产水稻新品种,免费发放给种植户种植;统一以低于市场价向种植户提供生产资料;统一播种日期;统一进行田间管理和栽培技术指导;统一防病治病;统一申报无公害生产基地;统一收割;统一以高于市场其他优质稻的价格收购;统一加工包装销售。为保证优质有机稻米的质量,每个生产环节都设立有具体技术指标。例如,水稻收割成熟期要求90%的稻穗达完全成熟才能收割。

大胆创新,拥抱电商

龙门县是广东省主要粮食产区,生态良好,土壤肥沃,充足的光照使得产出的稻米口感诱人。“龙门稻米”在惠州、广州、东莞等地久负盛名,然而,和市场上成熟的大米品牌相比,要使“龙门稻米”占领更大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李慧文经常思考的问题。

2015年,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开展电子商务,在拉手网成功试水,月销售稻米1700多袋。2015年“双11”,惠州本地论坛搞促销活动,惠兴水稻合作社的产品“龙泉贡米”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双11”期间,合作社还推出“一米爱”产品,每包重量520克,目标人群为热衷互联网消费的80后、90后。除了在重量上作文章,“一米爱”的包装也十分独特,色调为棕色,上面印有龙门特色农民画,由85后龙门本地农民画师创作,名为《幸福耕耘》。这次试水让李慧文更加坚定了发展电子商务的信心。

采用农民画元素,可以同时宣传龙门本土文化,李慧文又将“一米爱”做成旅游产品,目前已经在龙门各个旅游点销售。截至2017年10月,“一米爱”电商销售占了合作社所有大米销售总额的10%。

带动增收,坚守品质

经过多年精心付出,李慧文带动了龙门县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提质、农资科技推广普及、种植户增收、农业产业增效,合作社成员从最初的23户发展到2017年的150户,每年收购成员水稻8000吨,带动成员平均每年每亩增收900元。不少业界的朋友给了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很多鼓励,评价李慧文是辐射带动一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楷模。2013年,合作社被评为“惠州市示范合作社”,同年,合作社产品“龙门七丝软黏”入选“我最喜爱的惠州十大农产品品牌”;2014年12月,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16年,李慧文被评为惠州市优秀女企业家和优秀创业青年。

李慧文深刻感悟到,好山好水出好米。龙门本土大米的品质一直有好口碑,合作社的农户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种植绿色、无公害水稻。龙门县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保证基地种植有效管理,严格控制农残,生产出合格产品,对农药、化肥从购进到使用全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控制。为了保证粮源安全可靠,合作社还委托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农产品检测中心对成品进行了检验,从源头抓起,从田间到餐桌,真正确保供应优质稻米,保证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华南农业大学潘军教授给合作社题了一句话:“一粒大米藏乾坤,爱国爱家爱生活”。李慧文扎根农村,是因为珍爱脚下这片土地。她把农业当成事业来做,饮水思源,不忘初衷,在“最土的事业”里创造了“最美的人生”。

创业之路,辛勤耕耘,付出汗水,浇灌出龙门稻米四海飘香。李慧文始终相信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猜你喜欢

龙门稻米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龙门石篆联
龙门里的白居易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龙门这边(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