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ICU患者APACHEⅡ评分及促炎因子水平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2018-09-10戴国兴李莹杰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危组危重危重症

罗 斌, 戴国兴, 陈 莹, 李莹杰, 吴 萍

(1.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营养科,上海 200065; 2.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065;3.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 200065)

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EICU)收治的患者多为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多变、危重程度高、死亡率高等特点。为防止病情发展走向恶化,应尽早干预相关的危险因素。作为应用率较高的评估系统之一,APACHEⅡ评分能够对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进行客观评估。然而,仅使用单一评分系统并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EICU患者大多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是严重威胁此类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IL-6 、IL-8、TNF-α等促炎因子受到广泛重视[1]。因此,本研究拟深入剖析APACHEⅡ评分和促炎因子IL-6、IL-8、TNF-α等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希望为临床评估EICU患者疾病危重程度与预后供应更为客观、全面的支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2016—2017年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EICU住院患者共计103例,年龄21~93岁,平均(71.46±17.10)岁。其中男性50例,女性53例,入选标准: 年龄≥16岁,各项检测指标已经完善的危重症住院患者;排除标准: 非危重症病例及数据缺失病例。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所有研究对象都常规于入院24h内及时收集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性别、身高、年龄、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并分别进行血尿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等检查。

1.2.2 ELISA法检测促炎因子及APACHEⅡ评估 103例EICU患者均禁食12h以上,于次晨抽外周静脉血2mL用于检测IL-6、IL-8及TNF-α,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述各项检测步骤都遵照其说明书完成。对确诊患者24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103例患者按评分结果≥15分及<15分将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高危组和低危组基本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危组体质量远高于高危组(P<0.05),见表1。

表1 高危组与低危组基本情况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betwee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2.2 高危组和低危组炎性因子及死亡率对比

高危组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同时两组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APACHEⅡ评分及炎性因子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APACHEⅡ评分与IL-6、IL-8、TNF-α、死亡率均成正相关(P<0.05),见表3。

表2 高危组与低危组各项指标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betwee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表3 APACHEⅡ评分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ab.3 Correlation of APACHEⅡ scoress with various indicators

3 讨 论

EICU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危重程度高,早期判断患者的疾病危重程度对于医护人员做出及时、有效地诊治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现如今,临床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病情评估系统即为APACHEⅡ评分,它的客观性与权威性受到普遍认可,主要用于对所有危重症病患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预测[2],目前在EICU患者的疾病危重程度评估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能动态反映患者疾病变化及监测疾病严重程度,客观指导诊治计划的进行。本研究结果显示: 根据APACHEⅡ评分分组,高危组共45例患者,其中死亡15例,低危组共58例患者,其中死亡6例,两组的死亡率分别为33.3%和10.3%,结果提示APACHEⅡ评分与患者死亡发生率密切相关,前者数值越高,则患者的疾病越危重,预后越差。樊桂玲等[3]研究团队针对危重症病患血小板改变与病情预后的关系展开研究,得出如下结果: APACHEⅡ评分分值较高的小组患者病死率远高于数值较低的小组。Mohamed等[4]的一项针对重症监护室成年患者严重脓毒症死亡率的预测因子的研究结果显示: APACHEⅡ评分在预测重症病患死亡率方面的重要性,能够对脓毒血症患者短期死亡风险进行有效评估,本次研究结果与上述文献研究结果均一致。

单核-巨噬细胞、活化的T细胞及B细胞及上皮细胞等都是IL-6的组成部分,能够使中性粒细胞被激活,有助于肝脏生成急性时相蛋白,最终加速急性炎症反应[5]。IL-8主要出自于单核-巨噬细胞,可以使中性粒细胞被唤醒并且趋化到炎症位置,促进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加速炎症反应[6]。本研究结果显示: 根据APACHEⅡ评分分组,就IL-6及IL-8水平而言,高危组明显比低危组高,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与二者水平呈正相关性。陈晖等[7]的一项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IL-6及IL-8水平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 IL-6、IL-8可以反映ARDS肺部损伤的严重程度,认为IL-6、IL-8与ARDS患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有相关性,可作对危重症疾病危害程度与预后的预测。Swaroopa等[8]一项针对急性肺损伤患者IL-6、IL-8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IL-6和IL-8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并强调IL-6、IL-8在预测患者临床结局中的重要性,本次研究结果与上述文献研究结果均一致。

TNF-α是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同时也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关键介质,具有极为广阔的生物学活性和炎性功效,能够使IL-8受到刺激、中性粒细胞被激活[9]。本研究结果显示: 按照APACHEⅡ评分分组,高危组的TNF-α水平远远超越低危组,结果表明此评分与TNF-α存在正相关。韩宇等[10]针对抗凝治疗对脓毒症凝血和炎症指标的影响展开研究,发现炎症因子如TNF-α等的表达水平和上述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TNF-α等也可用于对评分的合理补充。Bacci等[11]针对血清IL-6及TNF-α水平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早期死亡的相关性的研究同样结果证实: TNF-α和IL-6水平较高时,CAP患者预后较差。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等与APACHEⅡ评分存在密切关联。本次研究结果与上述文献研究结果均一致。

当前,评分系统如APACHEⅡ评分等常常在临床当中被用来对危重症患者的疾病危重性进行评估,然而仅使用单一的系统对此类病患的预后进行预测并不全面,需要寻找更为完全的评估模型。国内针对APACHEⅡ评分对疾病预后的相关研究较多,而针对多种促炎因子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主要以多种促炎因子如: IL-6、IL-8、TNF-α等及APACHEⅡ评分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为主要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以上促炎因子均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性,IL-6、IL-8、TNF-α与APACHEⅡ评分对于预测危重患者疾病危重性及临床结局均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次研究结果希望为危重症患者完善评估模型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的理论依据。

本次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针对EICU病患疾病危重程度的相关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等,在后续的研究中将进一步进行完善。

猜你喜欢

危组危重危重症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联合微小RNA 评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危险程度的价值△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研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实验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