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花景建设现状及评价*

2018-09-10刘兴跃李许文文才臻

广东园林 2018年4期
关键词:花城紫荆赏花

刘兴跃 李许文 文才臻,*

(1. 广州市嘉卉园林绿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420;2.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405)

花景建设对促进旅游业及其附属产业的发展、招商引资以及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张对外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1]。国外诸多著名城市或旅游城市拥有一流的花景建设,如日本京都、奈良、大阪的樱花Cerasusspp.,南非比勒陀利亚的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荷兰阿姆斯特丹库肯霍夫花园(The Kucenhof gardens)以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为主的花展等,赏花期来临时,吸引全世界游人前往,对塑造其城市形象、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2~5]。

广州“花城”的美誉由来已久,从南越国时期的“彩缕穿花”、到唐代遍植花卉、再到清代的迎春花市,“花城”承载着广州人种花、爱花、赏花的传统和历史[6]。近年来,广州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千年花城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要求[7],着力提升城市绿化景观品质,使花城花景成为广州的新名片。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关于广州花城建设的平面媒体报道有500余篇、广播电视媒体报道有100余次,同时相关报道在微信和微博上得到广泛传播[8~9]。近期,为提升广州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综合争力、实现建设国际一流花景城市的远大目标,广州市启动了新一轮花景建设规划(2016–2020),本文作为该规划项目研究的一部分,在对广州市现有花景建设的调查基础上,总结优缺点并提出建议,为广州市花景规划建设提供本底数据支撑。

1 花景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花景”还没有学术定义。本研究在对广州市现有花景建设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花景”做出如下定义:“花景”指较为聚集且成规模化的赏花点,通常指规模为块状面积3 hm2以上或带状长度0.5 km以上;或者指具有社会影响力且观赏效果较好的赏花点。

2 广州市花景建设现状

本文数据来源于广州市各区林业和园林局在2016年4月提供的数据,以及笔者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开展的实地调查。数据及调查收集的内容涉及花景所在区域、赏花点位置、现有主题花树、花景类型、现有规模、观赏季节等。

2.1 赏花点空间分布与景观效果

根据广州市现有赏花点统计表(表1)可以看出,广州目前已基本建成赏花点60处,遍布全市11区,集中分布在从化区(10处)、天河区(8处)、白云区(7处)、越秀区(9处)。由此可见,广州现有赏花点数量较多,花景建设本底较好,空间分布格局趋于合理。从花景类型来看,块状花景50处,带状花景10处,块状花景以综合性公园或专类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为主,带状花景则以道路绿化为主,块状花景有利于游人观赏和举办花事活动。

景观效果上,部分赏花点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获得了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如全市各处用簕杜鹃Bougainvillea glabra点缀的天桥形成极具特色的城市空中花廊(图1),犹如跨在城市中的一道道彩虹,成为广州一道靓丽风景线,被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华南农业大学以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为主景树打造的赏花点(图2),花开时节,一片红霞,整个校园笼罩在浪漫花色之中,让人流连忘返。还有白云大道凤凰木Delonix regia(图3)、麓湖公园洋紫荆、萝岗香雪(梅Armeniaca mume)、南沙百万葵园(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白云山桃花Amygdalus persica、花都香草世界等特色主题赏花点,每年也都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观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被媒体大量报道,已成为广州市花景建设的特色名片。

图1 空中花廊勒杜鹃花景

图2 华南农业大学洋紫荆

表1 广州市现有赏花景点统计表

表1 广州市现有赏花景点统计表(续)

图3 白云大道凤凰木花景景观

2.2 主要赏花植物与赏花期

对目前广州60个赏花景点的主要赏花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目前所应用的观花种类或类别主要包括28种(类),包括时花类和红叶类。其中洋紫荆在花景建设中应用频率最高,达15处,其他应用频率较高(所分布赏花点≥5处)的种类有荷花(6处)、时花类(6处)、樱花(6处)、桃花(5处)。说明广州市主题树种丰富,多样性较好,花景景观较为丰富。

对观赏季节统计来看,广州市丰富多样的主题树种应用使得全年均有花景观赏。其中,春季赏花景点有30个,主题树种主要为洋紫荆、木棉、桃花、樱花等;夏季赏花景点有11个,主要为荷花、千年桐、蓝花楹等;秋季赏花景点有3个,主要为美丽异木棉等;冬季赏花景点有7个,主要为梅花、红叶类、红花羊蹄甲等;四季赏花景点有13个,主题花主要为四季时花等。综上,赏花点景观主要为春季和四季花景。

2.3 赏花点投资主体与体验方式

在投资主体方面,目前广州市现有赏花点建设的投资主体以政府为主,仅有4个赏花点的投资主体为社会资本,分别为天后宫、百万葵园、天适樱花悠乐园、花都香草世界(表2)。这4个赏花点除通过收取门票费用回收运行成本、赚取营业利润外,还通过建设具有吸引力的花景样板来带动其衍生产业的发展,促进其苗木的销售。如天适樱花悠乐园通过打造特色的樱花花景样板吸引游客、招商引资等,不仅使不同樱花品种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还带动了其苗木销售。

在赏花点体验方式上,则多以纯观赏性为主,较少存在可参与体验的活动项目,仅百万葵园、华南农业大学洋紫荆、天适樱花悠乐园、香草世界等存在少量体验方式,如摄影、骑行活动、科普教育等,缺乏更深层次的互动活动。

3 广州花景建设现存问题

3.1 缺乏世界级的著名花园和花景

广州作为世界级大都市,尽管在花景建设上取得了较好成果,走在全国前列,但与国际著名花城比较,缺乏世界级的著名花园和花景。如加拿大的布查特花园(The Butchart gardens),英国的切尔西花展(The Chelsea fl ower show),日本的樱花,荷兰库肯霍夫花园(The Kucenhof gardens)以郁金香为主的球根花卉展等,它们享誉世界,且部分花景培育了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10]。

3.2 缺乏相关活动策划与影响力的花事活动

据调查分析,广州各赏花点策划相匹配的活动少,游客游览、体验活动单一,难以形成让游客容易感知和感受极深的品牌特征,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花事活动、深层次的文化挖掘和持续性的品牌战略策划。因此,如何将花景打造成持久、吸引力强的特色花景景观,并具有文化内涵的花城城市品牌,是今后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3.3 园林艺术应用不够注重,主题树种亮点不够突出

花景是以融合园林艺术、展示主题树种群体美为主,形成宏大壮丽的景观。而现有赏花点存在主题花树应用数量较少,面积较小,花景分布零散,难见大径级的参天大树和规模花海,缺乏高品质景观和震撼人心的花景等问题。虽洋紫荆应用数量较多,频率较高,但大部分赏花点面积分散,未能形成较大规模化的景观,焦点不够突出,形成了处处可见洋紫荆,但处处不见聚焦,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花景特色。

在配置上,部分花景不够注重园林艺术的应用,欠考虑周边景观元素或搭配,其种植方式多以树阵方式和见缝插绿,缺乏园林空间艺术感。

表2 社会投资主体赏花点概况表

3.4 投资主体较为单一

目前花景主要以市政投资为主体,投资建设主体较为单一,民间资本参与不多。制定相应的制度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并使其利益得到相应保障,以丰富与优化花景建设资金投入途径。

4 花景建设提升建议

4.1 建设具世界级的著名花园

广州可以依托其雄厚的财力来建设世界级花园—广州花园,广州花园可以选择对白云山云台花园进行扩建,将其打造为一处高端、精致、优美、科技含量高、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鲜明广州特色的主题花园。按照地形地貌,合理配置各式景观植物,辅以3D花艺、园艺手法布置主题景点,使游客感受多样。一年四季用色彩绚丽的时花拼出独特的花浪大地艺术景观,搭配常绿草地美不胜收;应用藤类花卉攀爬于各式拱形花架,形成一道道色彩缤纷的花瀑布,让游客流连忘返。园区内建立岭南花卉创新研究中心、花卉科普馆等,定期举办国际花展吸引世界各地游客。

4.2 聚焦主题,注重艺术配置

花景的最大吸引力在其规模化震撼的艺术感染力上。广州市花景建设有一定的本底,在原有基础上,对花景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可对主题树种进行面积上的扩充与数量上的增加,让主题树种进行聚焦,重点打造几处成规模化震撼的主题景观。在种植上要注重景观的整体性、规模性与艺术性。

如越秀公园(含中山纪念堂)、陵园西路、江南大道等地,木棉为主题花景景观非常突出,通过增加木棉种植数量,逐步在传统的城市中轴线(白云山—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海珠广场)打造一条规模化、震撼聚集的木棉景观带。

洋紫荆目前也是广州突出的主题树种,可以从华南农业大学—燕岭公园—东站广场—体育中心—花城广场—海心沙—海珠湖—大学城,形成一条城市新中轴线的规模化、震撼聚焦的洋紫荆花带。花开时节,在华南农业大学、花城广场、大学城等区域,灿若云霞的花树映衬着或古典或现代的巨大建筑,活力校园和现代新城更添诗意和浪漫风采,连绵不断的洋紫荆使广州沉浸在花海中,描绘了“满树红花繁似锦,花城无处不飞花”的画面。

4.3 挖掘植物文化,举办特色活动

国外著名花景充分挖掘花卉文化,形成自己特色品牌。荷兰郁金香花卉旅游将“花卉文化”注入花卉产业,使其成为花卉产业发展的助推力,形成了“花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日本樱花旅游则在其源远流长的樱花文化基础上,催生了日本樱花产业的发展,并助推樱花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文化—花卉—旅游”产业发展模式[11]。广州市可以依托现有花景基础,并结合未来花景建设,充分挖掘主题树种文化,重点打造主题树种节日,如木棉节、洋紫荆节、勒杜鹃节、美丽异木棉节等,围绕节日主题策划丰富的活动,多途径丰富民众体验,为市民、游客提供可游、可赏、可玩、可学的多体验、强吸引力赏花景点。

4.4 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丰富建设资本途径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本着“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让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进来,丰富花景建设资本的途径。

5 结语

“花城”广州有1 700多年的种花历史,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赞美诗句。今天,广州花景建设蓬勃发展,美若花园的城市环境赋予了“花城”更丰富的内涵。新时期的广州花景建设,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借鉴吸收世界优秀花景建设的经验,通过建设世界级花园,聚焦主题花景,注重艺术配置,挖掘植物文化,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等方式来打造缤纷花城景观,让花景更好地演绎“花城”的形象。

注:文中图片均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王芳工程师拍摄提供。

猜你喜欢

花城紫荆赏花
春意闹花城
Beautiful Scenic Spots in the “Busy Flower City”“繁华花城”的美丽景点
晋源区召开稻花城项目推进会
春天到,赏花去
花城看花
《新千里江山图》
赏花
赏花海
走,赏花去!
紫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