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09-10陈文,郭军
陈 文,郭 军
(南昌市良种场,江西 南昌 330009)
为了提高我国南方水稻的产量,减轻我国的粮食压力,需要在水稻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上加强研究力度,降低化学药物的使用,多采取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这样可以降低污染,促进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1 水稻种植技术
1.1 科学选种
种子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关键。在南方水稻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南方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在进行品种选择时,水稻的抗寒性、抗病性、抗旱性以及抗盐碱性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1]。
品种选择完成后,要选择温暖的天气晒种,可以增加种子表面的透气性,增强种子的吸水性,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1.2 播种以及合理密植
播种时,要为以后水稻的生长空间作合理规划。在播种时对播种量进行控制,避免因为播种的原因造成水稻植株分布不均,从而降低水稻植株的光合作用,使水稻减产,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3 插秧
在进行水稻的插秧时,需要保证水稻秧苗的浅、直、匀、齐,同时做好插秧苗的浇水工作。每个穴中的秧苗数量要均匀,为保证秧苗的整体布局,一般每个穴中放3~5株秧苗,避免出现秧苗参差不齐的现象。
1.4 灌溉
水稻秧苗喜温怕涝,在育秧期一般不需要进行灌溉。在水稻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量最大。所以,科学合理地灌溉是节约水资源、促进水稻生长的重要手段。在水稻的成熟期,也需要灌溉一定的水分,促进水稻的抽穗。
1.5 施肥
水稻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在各个阶段是不相同的,在对水稻进行施肥时,有机肥与无机肥应该配合使用。将深层施肥与浅层施肥相结合,促进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全面吸收。同时,选择合适的天气也利于肥料被水稻充分吸收。
2 水稻种植中的病虫害
2.1 水稻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在秧苗期的一种常见疾病。环境温度过低是水稻产生这种疾病的诱因,低温为细菌在水稻上大量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我国南方,经常会遇到寒流,对于抗病性较差的秧苗来说,极可能会发生立枯病。如果在幼苗阶段发现叶心枯黄,这可能是立枯病要发生的征兆。
2.2 水稻稻瘟病
南方水稻种植中对水稻为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是稻瘟病。因为这种病害在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可能发生,所以在进行病害防治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如果水稻叶子呈灰黑色,且有病斑,这是发生水稻稻瘟病的症状,需要及时防治[2]。
2.3 水稻稻飞虱和水稻螟虫
水稻稻飞虱是一种与立枯病同时出现的虫害,其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危害性大。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都属于稻飞虱。稻飞虱对水稻的生长有巨大的危害,它会使水稻干枯、根部变黑、叶子变黄。若不及时进行防治,很容易造成水稻的减产。
水稻螟虫是一种在幼虫期以水稻幼苗为食的害虫,该虫蚕食过的幼苗会出现枯心苗现象,或叶片出现黄褐色虫斑。如果三化螟虫蚕食了成熟期的水稻,那么水稻就会出现枯穗现象,造成减产。
3 病虫害的防治
在具体开展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时,要有生态意识,如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应尽量选择物理防治方法进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虽然采取化学措施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见效快的特点,但是残留的化学物质会破坏水稻的生长环境,影响水稻的正常发育[3]。
在我国坚持以无公害原则进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下,生物防治正在快速地发展。其以虫治虫,利用益虫消灭害虫;以菌治虫,通过研究害虫的习性,使致病菌消灭害虫,达到治虫的目的;以菌治病,利用细菌之间的相克性对水稻的疾病进行防治;以害虫天敌进行治虫,主要指益鸟、两栖动物治虫,在有助于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同时,还会有额外的经济收益[4]。
4 结束语
在南方水稻种植过程中,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容忽视。将水稻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机结合,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在病虫害防治技术中加强对生物防治的重视,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促进南方水稻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