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南宋中期爱国士风对辛弃疾词创作的影响
2018-09-10张宝玲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银川750027
⊙张宝玲[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银川 750027]
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危亡之时,这种主题总会大放光彩。南宋中期,起止时代是从“隆兴和议”开始到宋宁宗下诏伐金,历经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三朝,总共五十余年。期间政治上虽然是暂时的安宁局面,但国家的半壁江山已经沦为金人的统治,而且仍然面临金兵会继续南侵的威胁。在这种动荡不安的社会氛围浸染下,富有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希望收复中原,恢复国家统一,同时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国家分裂,此时的士风也从北宋末期的衰颓隐逸一转为文人们以身报国、慷慨激昂的风貌,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文学的创作,使爱国精神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作为爱国士人的代表,辛弃疾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他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对国家统一的期望和对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则始终贯穿于他的作品中。
一、南宋中期士风和辛弃疾爱国思想的形成
每当国家分裂、社会动乱之时,仁人志士便纷纷站起来奔走呼号,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南宋中期,过去广大的宋朝国土已不复存在,重新建立的南宋小朝廷只能偏安于江南一隅过着苟延残喘的生活,然而这也仅仅是暂时的安宁,金兵仍在北方虎视眈眈。在民族危机如此空前严重的时期,恢复中原、抗战复国的要求和希望弥漫在社会各个阶层中,特别是在文人的思想和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辛弃疾、陆游以及辛派词人等人的激昂呼号,正是他们的作品,把爱国主题发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公元1127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并且俘虏了徽宗、钦宗北上,北宋因此灭亡。康王赵构侥幸存活并且即位,是为高宗,在长江以南地区建立了南宋小王朝,宋金对峙局面开始。1140年,金兵又一次大举南侵,在顺昌之战中,宋军以少胜多打败了金兵,复国形势大为好转。然而宋高宗听信妥协派的主张,也担心被金兵掳去的徽宗、钦宗回来会威胁到自己的帝位,反而派使者向金求和,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绍兴和议”,向金称臣。面对金兵继续入侵的威胁,南宋统治者不但没有吸取北宋灭亡的教训,而且还一味委曲求全、贪图享乐,放任人民困苦的生活于不顾。在“绍兴和议”后,宋孝宗轻信妥协派的政策,与金兵签订第二个不平等条约“隆兴和议”,与金国皇帝以“叔侄”相称。
虽然南宋统治者一味地对金退让妥协,但他们的政策不代表整个社会广大人民的意愿。面对金兵的大举南侵,宋朝广大人民没有退让,甚至建立起自发的武装集团,反抗金兵的侵袭。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军民自发建立的义军,有河北的红巾军、河南的八字军,还有无数不知名的忠义部队。这些部队给南下的金兵沉重的打击,成为抵抗金军的主要力量。然而南宋朝廷并不支持人民的抗金斗争,反而加以破坏,把义军看作是盗贼,把抗战领袖看作野心家,担心他们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朝廷上投降派掌握实权,他们一面主张对金妥协求和,一面还陷害主战派的忠义良将,于是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又展开了反对妥协投降的斗争。辛弃疾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复杂动乱的社会环境、尖锐的民族矛盾、英勇抗金的人民、苟安妥协的昏君将他塑造成一位伟大的爱国抗金战士和时代词人。
异族统治下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的熏陶是辛弃疾爱国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经沦为金人的统治区,他的祖父辛赞,因为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便留在金国做官。辛弃疾的父亲早逝,他自幼跟随祖父辛赞生活,自小就生活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亲眼目睹汉人受到金人的迫害。辛弃疾受祖父辛赞的影响极深,可以说是辛赞对他进行了爱国启蒙教育。据《济南辛氏宗图》记载,生于北宋真宗景德间(1004—1007)的辛维叶,为隋司隶大夫辛公义之子辛亮的十八世孙,自甘肃狄道始迁济南,官大理评事(北宋前期的“本官阶”,相当于后来的八品承事郎,京官官阶),是为济南辛氏始祖。五传而至辛弃疾。二世辛师占,官儒林郎,当已在北宋神宗元丰改官制之后。三世辛寂,为滨州司理参军,生子辛赞,是为辛弃疾祖父。辛弃疾在《美芹十论》里讲述他受到祖父的心灵影响:“大父臣赞,以族众,拙于脱身,被污虏官:留京师,历宿、毫,涉沂、海,非其志也。每退时,辄引臣辈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畔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可以看到,在金国为官并不是辛赞的意愿,只是为了自己的家族才不得已为之。而且他不是只在一个地方做官,而是在各地做官,还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辛弃疾自小跟随祖父宦游各地,目睹汉人被金人迫害的凄惨状况。这一切使他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且正因为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成长的,他较少受到比较循规蹈矩的传统思想教育,所以思想较为活跃开放;同时他还一并接触了少数民族的豪爽、强悍的风气,因而在他身上往往体现出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军再次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不堪金人一直以来的压迫,奋起反抗。此时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集了两千多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当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任务归来途中,听闻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起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将张安国擒拿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置。辛弃疾年纪轻轻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敢和本领,发挥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名重一时。他之后的军旅生涯也影响了其爱国主题作品的创作。
二、辛弃疾词中的爱国主题和表现
南宋中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山河残破,朝廷苟安无能,百姓流离失所,士人身经这种民族危难的情况,不由得慷慨悲愤地反映社会现实、表达百姓的心声,他们渴望恢复统一、保卫国家,将爱国主题发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行伍出身的辛弃疾,比之其他文人在情感上更为进取和豪迈,他以英雄自诩,渴望完成英雄的历史使命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他的词中就充满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以身报国的牺牲精神。
爱国精神对其词的创作影响首先表现为对北方故土的怀念。对小时候所长大的中原山河和处于金人统治区备受异族蹂躏的人们,辛弃疾始终魂牵梦萦、念念不忘:“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对沦陷区人民的悲惨遭遇,他表现出了深切的同情:“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对于压迫中原人民的金族侵略者,他则加以愤怒痛斥:“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满江红·汉水东流》)他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力主抗金,时刻不忘宣传自己的抗金主张,激励抗金战士。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统治者不思进取、一味地采取妥协投降政策,使过去壮丽的山河美景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残山剩水”“烟柳断肠处”破败的景象,因此在词作中词人为北方的失地郁郁寡欢却无可奈何,突出了对民族苦难的忧患意识。
其次表现在对南宋朝廷妥协派的强烈不满与谴责上。南宋朝廷面对金人的步步相逼,完全失去了民族的骨气,只求偏安于一隅,他们不顾国家的利益、人民的生活,只希望依靠对金人的妥协来延长其本就微弱的统治权。朝廷内投降派对统治者危言耸听,排挤、打击主战派大臣,甚至残忍迫害抗金的将领。辛弃疾亲身经历过这一切,他作为主战派一直备受投降派的嫉恨、陷害,因此对南宋卖国集团的行为深恶痛绝,对其进行了强烈的指责和讽刺,“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这是对投降派政策恶果的深刻揭露。他对这些人非常不满,感叹南渡之后国家再无治国之人才,“渡江天马南来,儿人真是经纶乎?”(《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在作品中对投降派投以无情的蔑视。同时对妥协投降势力他也给予了强烈的警告:“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摸鱼儿》)
再次表现在辛弃疾对抗金斗争的赞扬和恢复祖国统一的雄心壮志上,词境中突出了爱国英雄高度的使命感。如《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
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是在宴席上写给赵介庵的一首祝寿词,不过这不是一首单纯的祝寿词,在词的字里行间表现了词人力求报国,争取抗战胜利的大好希望。“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表达了词人对抗金胜利的殷切希望和对金族侵略者的强烈愤恨。这首词真切地表现了词人当时的积极心态,表面上是赞扬赵介庵的才华出众,能够将无边的春色带给人民,“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而实际上是抒发自己作为爱国志士对抗金胜利、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强烈期望。
爱国士风对辛弃疾词创作影响的另一方面是,他的许多词作中都表现了对于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山川的赞美与热爱,他写下了许多赞美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山川的山水词。如《沁园春·叠嶂西驰》: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日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当读者阅读辛弃疾山水词的时候,就可以体会到他对祖国山川自然的强烈热爱之情。在他的笔下,自然景物有灵性、有个性,仿佛也像他本人一样充满了阳刚之气,《沁园春·叠嶂西驰》就具有这种特点。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词人落职闲居之时,描写了江西上饶的灵山风景。上片写灵山的总体环境之美,把千峰万壑比作是千万匹矫健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把山写得仿佛活起来了,动起来了。然后转而又写山中的景色,瀑布“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飞泻而下,溅起了无数的水珠,写出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境界。接下来还描写了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自己在山中修建的茅庐。下片则继续描写灵山壮丽的景色,词人最后惊叹置身于这样的山林就像在读太史公的好文章一样,感到妙不可言。把山川美景与人的精神感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对祖国山河的不遗余力的描写和赞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真挚的爱国情怀。
三、结语
南宋中期,残酷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国仇家恨在无数人民的心中动荡,更在文人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面对颠沛流离、民不聊生的社会状态,爱国文人们必须要为此发声,为此大声呼喊,“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大批充满感情的爱国作品应时而生。辛弃疾词就是爱国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既有对失去故土的深深的思念,又有对沦陷区民族压迫的强烈悲愤;既有对昏庸朝廷官员的蔑视和讽刺,又有对抗金将领的大力赞扬和收复故土的希望。辛弃疾用词这一形式写下了六百多首慷慨壮烈而又斗志昂扬的爱国词作,这些词不仅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揭露了朝廷苟延残喘的实质,而且代表了广大士人的心声,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元〕辛弃疾.美芹十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
[4]沈起炜.宋金战争史略[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
[5]〔元〕辛弃疾.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李朝霞.浅谈辛弃疾爱国词作的源泉[J].现代语文,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