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模型的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
2018-09-10李正莉苗雅杰
李正莉 苗雅杰
摘要: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承办和“两山”理论的推广,我国冰雪旅游、滑雪旅游迅速升温,逐渐成为人们观光休闲和时尚运动的首选。在对外的旅游宣传中,冰雪旅游一直是吉林省的拳头产品。虽然吉林省开展冰雪旅游具有先天资源优势,但是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本研究将应用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的四个核心条件,对吉林省冰雪旅游的竞争力进行分析,找到薄弱环节,进而提出加快发展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冰雪旅游;钻石模型;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2-0014-03
1 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与钻石模型
冰雪旅游是指以冰雪气候资源以及冰雪景观组合为主要吸引物,以体验冰雪文化为目的的旅游闲暇活动形式的总称。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是指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产业相对于另一国家或地区的同一产业竞争力。它受到内部资源、产业基础和外部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在分析吉林省冰雪旅游的竞争力时,需要考虑到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的供给能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和外部的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因素。
198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与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的要素基本相符。该模型认为,某一产业在应范围内的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产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态这四大核心条件的表现。除此之外,该竞争力还受到政府和机会两个外部辅助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政策条件和外部机会两个因素不可控太强。目前,在“冬奥会”和“两山理论”的契机下,吉林省开展冰雪旅游的政策红利和市场机会都非常好。因此本文主要运用该模型的四个条件对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2 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
2.1 生产要素竞争力分析
2.1.1 冰雪旅游资源
吉林省国内公认的冰雪资源大省。一是吉林省雪期长、雪量大、雪质松软,冰雪质量高。吉林省地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地处北半球黄金冰雪产业带,雪资源的利用期可达100-120天。各地降雪充沛,其中白山市、通化市等地的降雪量约为100-150毫米;吉林市、长春市约为50-100毫米,冰雪资源丰富。与临近的省市相比,吉林省冬季室外温度比黑龙江略高,比辽宁略高,具有开展室外冰雪旅游项目的适宜温度条件。二是吉林省的滑雪场地大都依山伴湖而建,场地高、斜、缓、平错落有致,大部分滑雪场都有不同难度的雪道,以满足不同年龄和不同滑雪技术水平的游客的需求。三是吉林省基本形成了冰雪旅游系列产品,内容除涵盖冰雪观光和冰雪运动外,还包括冰雪度假、冰雪节庆和冰雪民俗等。
吉林省的冰雪资源优势明显,但是并不具有绝对的排他性;冰雪旅游产品内容虽然初见格局,但是目前仍以冰雪观光和冰雪运动产品为主,冰雪产品发展不均衡。此外,大众的冰雪活动以“滑雪”和“雪上娱乐”为主打,市区和所辖区县都千篇一律进行粗狂式“圈地”,同质化明显,很少推陈出新。
2.1.2 资金投入分析
发展冰雪旅游需要相关的产业配套,这离不开政府的招商引资和财政投入。据《2016年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报告》统计,2016年全省旅游项目总投资2776.95亿元,在建旅游项目248个,其中温泉养生类和冰雪类项目分别占19个和11个,约占总在建项目的10%,主要是有关滑雪场地、温泉度假和雪乡雪村等项目的筹建。2017年,吉林省出台了《吉林省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针对省级项目和主要市县冰雪旅游项目,将会通过贴息、奖励和补助的方式择优支持。由此可见,吉林省十分重视发展冰雪旅游,相关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大。
2.1.3 人力资源分析
自19世纪50年代吉林省开展滑雪运动以来,冰雪旅游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2016年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报告》,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27所旅游院校,旅游培训师资队伍1375人,旅游院校在校学生6700人。旅游专业院校可以为冰雪旅游输送大量的服务和管理人才,但是冰雪旅游的发展还离不开专业的滑雪指导员和教练、专业的穿戴滑雪设备的研发设计人才和专业的冰雪规划和场地的建设人才。这些专业人才的缺乏,正是吉林省开展冰雪旅游的人力资源短板。
2.2 需求条件分析
客源市场规模和客源市场结构直接影响着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发展潜力。
2.2.1 客源市场规模分析
2016年,全省接待國内游客16416.8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41%,占游客总数的99.02%;接待入境游客161.95万人次,同比增长9.35%。国内游客中,省内客源占37.08%,外省客源占62.92%。其中,辽宁、黑龙江、北京和广东等地的游客约占外省游客总数的30%。2016年吉林省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地区)依次为韩国,俄罗斯,香港,澳门,台湾,德国和日本等。其中韩国游客共85.31万人次,所占份额52.67%;俄罗斯游客28.80万人次,所占份额17.78%。由此可见,吉林省冰雪旅游的国内客源主要源自临近省份和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入境旅游市场也以邻近国家为主。这说明吉林省冰雪旅游受经济距离影响较大,东三省区域内部客源互换比例较高;吉林省国内和国际客源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2.2.2 冰雪旅游收入分析
2016年至2017年,我国冰雪旅游市场达1.7亿人次规模,冰雪旅游收入约2700亿元人民币。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冰雪运动的普及,以及提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这无疑为冰雪旅游打了一剂强心针。以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为例,吉林省冰雪旅游的游客数达到6199.0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人民币1160亿元。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全省接待冰雪旅游游客更是同比增长了17.18%;旅游收入稳步提升,同比增长达22.57%。冰雪旅游规模和冰雪旅游收入均创新高,产业发展潜力大。
根据《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7)》,2016-2017年我国冰雪旅游人均停留2.6天,人均花费1577.2元,比2016年国内旅游人均花费高出78%。而吉林省2018年春节期间,人均停留时间仅为1.91天,人均花费仅945.52元。由此可见,不管是冰雪旅游的停留时间、还是人均花费,吉林省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省内居民的参与度较低,居民常年生活在冰雪环境中,对冰雪旅游活动缺乏新鲜感,加上一般的滑雪器材费用和冰雪娱乐项目的价格较高,这使得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是由于许多游客都将吉林作为旅游中转站,停留时间较短,消费水平不高。
2.3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分析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和娱乐等诸多领域,需要相关行业的支持与配合,同时也离不开冰雪制造业、冰雪教育和科研等领域的支持。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省拥有旅行社1036家,A级旅游景区243个,星级饭店115家,旅游交通基本形成了地铁、公路、铁路、航空的三维立体交通运输格局,为吉林省冰雪旅游保驾护航。冰雪旅游是旅行社冬季的核心业务,旅行社与各大滑雪场地和景区通力合作,共同助力吉林冬季冰雪旅游升温。吉林省基本形成了长吉都市冰雪旅游和长白山山地冰雪旅游为主两大冰雪旅游圈,长吉都市冰雪旅游圈以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滑雪场、北大壶滑雪场和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为代表;长白山山地冰雪旅游圈则以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为代表。从星级饭店的数量来看,吉林省虽有115家星级饭店,但与黑龙江的187家、辽宁的336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且省内五星级酒店仅有3家,总体接待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从航空运输来看,长春龙嘉国际机场、长白山机场、延吉机场和白城机场全线开通运营,航线数量和吞吐量稳步提高,有助于冰雪旅游游客输送。但是与冰雪旅游配套的旅游购物和旅游餐饮还缺乏品牌企业,冰雪旅游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2.4 产业战略,管理体制和行业竞争分析
1)产业战略分析
吉林省致力于把握北京冬奥会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全省冰雪资源优势,以“冬奥在北京、体验在吉林”为主题,重点打造滑雪、冰雪观光、冰雪温泉、冰雪民俗等系列产品,推进冰雪旅游开发,重点打造“深度玩冰、厚度玩雪、暖度温泉、热度民俗”产品符号,刺激“白雪经济”的活力,力争将吉林省建设成国际知名的冰雪旅游目的地。
2)管理体制分析
相关部门存在交叉管理冰雪旅游的情形。滑雪度假区建设涉及山体、水体和林地开发利用等。因此需要进行冰雪旅游专项规划。比如,吉林省相关部门出台了“吉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后,由于预留空间不足,致使部分冰雪旅游项目的建设受到很大的影响。
3)行业竞争分析
经过多年的冰雪旅游开发,吉林雾凇、查干湖冬捕和长白山滑雪等产品已经蜚声海内外。随着《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7)》在吉发布以及多项冰雪旅游政策的出台,吉林省的冰雪旅游势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国内和国际的行业竞争者也不容小视。国内除了传统的竞争对手的黑龙江和辽宁外,内蒙古地区的阿尔山滑雪场和新疆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一定程度上瓜分了中西部冰雪旅游市场。天津、河南、浙江、上海等地的人工滑雪场也竞相登场,成为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冰雪旅游的竞争对手。在国际上,日本和韩国等以其先进的设施和高端的管理和服务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亚太地区高端冰雪旅游市场。
3 提升吉林省冰雪旅游竞争力的建议
3.1区域联合,扩大冰雪旅游国际知名度
面对国内甚至是国际的冰雪旅游市场竞争者,东北地区首先要积极地进行区域联动,加强产业集群,开展联合促销,扩大东北地区冰雪旅游的市场份额和国际知名度。首先,东北地区的地缘、人缘、文化渊源相近,加上冰雪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较高,因此完全可以合作进行联合促销,共谋发展。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营销推广成本,还可以提升东北区域冰雪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其次,东北区域内部虽存在外部客源竞争关系,但是区域内部本身就互为彼此的重要客源市场。区域之间进行合作,一方面可以促进相互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客源互换,还能促进冰雪旅游核心技术的共同研发和人才的培养。第三,吉林省地处东北中心位置,是连接黑、辽和蒙的中转站,一旦区域知名度提高,吉林省可以凭借其深厚的地缘优势,赢得较大的发展机遇。最后,东北4+1旅游联合体和长吉图发展战略平台为吉林省冰雪旅游搭好了平台,吉林省要做好客源市场需求分析,加强自身软环境建设,积极向外整合推广、宣传造势,在合作中谋发展。
3.2 差别定位,深度挖掘自身独特冰雪旅游文化内涵
冰雪旅游的载体是冰雪,实质是文化体验。吉林省冰雪旅游要想做大做强,还需要找准市场定位,深度挖掘“冷黄金”和“暖文化”,塑造自身独特的冰雪文化内涵。首先,得找准品牌形象定位。长春的对外宣传的形象是“冰雪名城,消夏之都”,哈尔滨致力于打造“冰城夏都”的形象。两者有很大的重合之处,但能看出哈尔滨更侧重于“冰”,吉林省不妨从“雪”上下多功夫,对外以“雪”为主线,比如沿用“冬季,来吉林玩雪”的形象口号,建立一批赏雪、度假、民宿体验和滑雪竞技的大中型旅游综合体。其次,吉林省一个边境省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使得这里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比如原始的萨满文化元素、关东二人转元素、朝鲜族元素和满族元素等。让旅游者在体验冰雪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本地的纷呈的文化。以文化为承载,以差异和主题赢市场、创品牌是吉林省冰雪旅游做大做强的必要选择。最后,吉林省还可以联合“长影”世纪城打造冰雪旅游IP文化,通过配套的IP形象设计、影视作品演绎、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等,配套冰雪文化节的开展,让冰雪旅游IP深入人心。
3.3 壮大各关联支持性产业,延伸冰雪旅游产业链
吉林省可以“冰雪”为突破口,使冰雪产业成为冬季服务攻坚的主战场,成为拉动消费的“马车”。冰雪旅游离不开旅游业关联产业的支持和政府的顶层设计。关联产业的整体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旅游者的消费意愿。长吉都市圈和长白山地区的基础服务基本能满足接待的需求,但周边的通化、集安、白城等地的基础设施设备和配套服务还不完善,存在短板。此外,政府应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校加强本地冰雪旅游核心设施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掌握冰雪旅游的核心技术。最后,吉林省旅游购物一直旅游消费的短板,严重影响着冰雪旅游收入。政府应大力支持企业开发吉林特色旅游商品,设立“研-产-销”于一体的旅游商品产业园,并通过与冰雪旅游景区和商圈合作,设立实体店、网络店和参加境内外重点旅游展会等渠道延伸冰雪旅游产业链条。
3.4 注重培育本地市场,点燃大众冰雪旅游热情
当地居民是吉林省开展冰雪旅游最重要的参与者、宣传者和支持者,只有在本地普及滑雪知识和技能、营造好了冰雪氛围,吉林省的冰雪旅游才会更有人情味。一方面,要普及冰雪旅游,“要将市民拉到雪道上来,培养市民群众的滑雪运动”。目前,吉林省的滑雪普及度并不高,大都是一些“发烧友”,各大滑雪场可以多组织一些市民滑雪技能的免费培训活动、定期在网上发起团购、定点发滑雪场大巴等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另外在有条件的各大公园、水库、河湖地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建设一些老少皆宜的冰雪游乐项目,让冰雪娱乐成为人们冬季的“必需品”。另一方面,要让本地居民从开展冰雪旅游中受益。比如设计一些农村冰雪旅游的旅游线路,在丰富冰雪旅游产品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珍瑞.基于钻石模型的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J].开发研究,2011(2):38-42.
[2] 葛敬炳,陆林.延边冰雪旅游资源现状及其开发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189-192.
[3] 孙丽薇.吉林省冰雪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5.
[4] 张文才.吉林省冰雪旅游品牌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1):477.
[5] 张荣娟.新形势下东北地区冰雪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2017(10):29-31.
[6] 文化與旅游部.2017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R].2018-9-25.
[7] 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2018年春节假日旅游情况的报告[DB/OL].http://www.jlta.gov.cn/xxkd1/16467.jhtml
[8] 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2017-2018年雪季吉林省冰雪旅游调查报告[DB/OL].http://www.jlta.gov.cn/mtkjl/16856.jhtml.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