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班”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策略探究

2018-09-10徐济荣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数学

徐济荣

摘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接班”的情况,特别是“接手”一个所谓的“差班”,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再次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接班;数学;教学策略

又是一年收获季。“小升初”毕业考试正在紧张地进行,学生奋笔疾书,不经意间抬头,会看到黑板上写着这样几行字:“孩子们,今天是收获的日子,经过一年的努力,老师相信你们会大获丰收的。加油,你们最棒!”这是我在考试前一天悄悄留下的祝福,祝愿学生在小升初这次“战役”中胜出。

时间回到一年前,当我拿到六这班学生在五年级期末考试成绩拿时,我傻眼了:全班50人,18人不及格,平均分和别的班相差15分。面对这样的成绩,要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让这些学生迎头赶上,真的太难了!我真的想过放弃。

从教育教学的连续性来说,频繁地更换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更换老师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小学六年级,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一个转折期,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这一年中能在学业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将会成为中学学习中的一个美好开局。那么,如何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使学生充满劲头,完成“小升初”的完美转身呢?本文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六年级学生对小学的学习生活已经非常熟悉,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心里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数学成绩不好,是因为我不擅长数学,你看,我的语文成绩不是很好吗?那些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一次次的挫败中,认为自己对数学已经无能为力,处于放弃的边缘。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是学不好数学,只是对自己缺少信心。所以,我“接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让学生坚信“我能行!”同时,发挥集体的力量,让他们互帮互助、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开学第一节数学课,我说:“同学们,现在你们六年级了,在小学你们就是大哥哥大姐姐了。不管你之前的成绩是好是坏,我们重新出发。只要你们和老师一起努力,我保证,你们一定会体验到考高分的乐趣!数学真的很有趣,数学真的很容易。”“数学很容易?老师,你是不是在骗我们?”“不信吗?那我们打赌好了。”接下来,我把全班分成八个小组,不管座位如何变动,小组成员不变。每组有个“小金库”,组长负责记录,小组成员每天负责往自己的“银行”里“存钱”:上课主动回答问题,一次十元;作业连续三次全对,三十元;考试满分,五十元。也有“罚款”:作业一次没写,罚五十;作业一次不订正,罚十元。每个星期统计一下全组的“资金”情况,排名第一的小组有奖励,排名倒数第一的小组要接受惩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课上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是为了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学习劲头很足,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后进生”,“后进生”也努力跟上步伐。期中考试,不及格的同学少了很多,有的同学还考了100分。那个和我打赌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现在真的好喜欢写数学作业,当我把一个难题做出来的时候,我好开心!”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小学六年级学生对事对物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有时候某些观点不一定正确。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具体到学习上,就是要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六年级的小学生,面对来自学习和家庭的种种压力,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分析其中的原因,运用恰当的策略,及时疏导,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一些成績优秀的学生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从而阻碍其发展,这时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一个平常日子里平常的一节数学课,同学们纷纷拿出了作业本,围坐在一起,准备就作业本上的错题进行讨论和改正。因为我常说的一句话是:亡羊更要补牢,题做错了没关系,关键是要弄明白错在哪里,争取下次不出错。同学们互相讨论和交流,取长补短,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就在这时候,小年同学忽然站起来说:“我能考100分,为什么还要订正作业?”语气很是傲慢无礼。同学们齐刷刷地看着他,又转过头来看着我,等着我的反应。小年是个很有个性的孩子,上课回答问题非常积极,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但同学们都不太喜欢他,有的说他瞧不起人,有的说他脾气不好。他在学习上也不是我当初以为的那么优秀,属于“眼高手低”的类型。他在家是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由于弟弟妹妹很小,父母没有精力去管他,他和父母的交流很少,有时就用大声讲话、发脾气等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

我把小年同学从教室里喊了出来。首先稳定他的情绪,没有给他贴上“顶撞老师”的标签,只是让他冷静一下。接着我问他:“你到学校是来干什么的?”他说是来学习知识的。我又问:“考了一两次100分,就是学到知识了吗?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训练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你连平时的作业都出现很多的错误,怎么能保证每次考试都满分呢?再说,你要知道天外有天,千万不能骄傲自满。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从错误处总结经验,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听了我的话,他若有所思,低着头慢慢走回了座位。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孩子,像小年这种情况的也不少见,看似“顶撞”的背后总有种种原因,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谈话就一劳永逸,而是需要家校配合,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赏识他们,让他们在老师期待的目光中逐渐变得自信、勇敢、不怕困难。教育是“用一颗心灵影响另一颗心灵”,只有心灵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教育。为此,要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做学生的好朋友,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

小鑫是个漂亮可爱的女孩,语文成绩很好,但数学成绩却有些差强人意,家长对此非常着急,她自己对数学也越来越没有信心,原本活泼的她也变得自卑、内向。注意到这种情况后,我首先和小鑫进行了交流,从关心她的心理状态入手,鼓励她说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她敞开心扉,把不好的情绪发泄出来。通过交流,她看起来轻松多了。我告诉她,数学真的很容易,真的很有趣,你喜欢它,它就会喜欢你。在辅导的时候,我会经常给她讲数学故事,她听得津津有味,慢慢喜欢上了数学。当她遇到挫折时,我会不断地鼓励她:“你要相信自己!”当她取得了一点点进步,我从不吝啬我的表扬。一段时间后,她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笑容又重新回到了脸上,家长也放心了。有一天,小鑫对我说:“老师,我喜欢您,我喜欢学数学!”听到这句话,我从心底感觉到满满的暖意。

转眼间,孩子们完成了小学的学业,就像我期望和坚信的那样,他们的数学成绩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他们收获了信心,品味了成功的喜悦。我想告诉孩子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顺境或逆境,一定要相信自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数学
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我们爱数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