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研究

2018-09-10林毅王哲陈晓曼

高教学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传统大学生课程

林毅 王哲 陈晓曼

摘 要: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以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外来文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我国进行了文化入侵,造成传统文化认知缺失的情况发生。而当代“90后”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社会栋梁和中坚力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和认可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当前所面临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缺失问题着手研究,由寻求解决办法并提出应对策略为出发点,以期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有效改善目前的认知缺失状况,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发扬,不至在当代“90后”大学生以及更多社会群体中出现认知缺失和断层。

关键词:“90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缺失;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7-0063-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foreign cultures have invaded China with a swift and unpredictable trend. It will result in the lack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cognition. As backbones of society'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contemporary "post-90s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recognition and recogn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ognition, this thesis seek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rent cognitive deficiency so as to impart and inheri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avoid cognition deficiency and shortage among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nd more social groups.

Keywords: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traditional culture; cognitive deficiency; globalization

一、“90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现状分析

在众多专家学者针对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中不难看出,几乎每份调查结果都让人为之担忧,其主要问题在于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过于浅显,他们自身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也不是很高。加之全球化进程加速导致的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被外来文化所取代,因此,在当代“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渐淡化,重视程度也越来越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分析

当代“90后”大学生大都成长在国家改革开放后期,所以整体看来无论是比上一辈丰富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无数随性而择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都在“90后”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对于传统文化的意义都认识较为清楚,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也比想象中高。在问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是否有影响时,25%的同学表示影响很大,35%的同学认为影响较大,33%的同學认为影响较小,只有7%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对他们无任何影响。

对于是否有必要在大学里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以加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时,84%的同学表示十分有必要并且认为这是一种十分有利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途径,只有2%的同学然后没有必要在大学里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因为只要不是必修课就不会认真学习听讲,开设了也是鸡肋,对于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无意义。另有14%的同学认为在大学里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可有可无。

对于是否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学习更多传统文化时,79%的同学表示愿意并且希望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而不是局限于某类传统文化,只有21%的同学表示不愿意。无论如何,从以上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还是十分乐观的,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都有着自己较为明确又独到的见解。

(二)微观分析

考虑到不能仅从宏观上对“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行分析,伴随着现代化发展的不断加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被摒弃在外的现状趋势越来越不利,所以除了宏观还需要从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以便更全面的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以期寻找出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

“90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比较低,在问及是否定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传统文化时,只有6%的同学回答是每月一次,4%的同学回答说是每年一次,多达87%的同学回答是不定期,另外3%的同学的回答则是从不了解。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分析,很明显可以看出来,绝大多数学生都很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颇具意义的。但“90后”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还是比较欠缺的,甚至对于传统文化的延续问题也有些许质疑,种种迹象都显示出“90后”大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可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十分不容乐观的。

二、“90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缺失的原因

(一)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不重视

1. 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缺乏

高校的教育是大学生了解认识传统文化的一种最重要的渠道之一,然而在提到已经教授学习过的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时,答案的正确率却不足70%,高校教育的实用度令人咂舌。处于我国当前的现状下,绝大部分的高校教育并不重视或者可以说是直接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大多数高校一味追求优质的生源,在一系列教学课程设置中轻视人文教育却着重专业教育,像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功利性过强还会影响到高校学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十分不利于学生们文化素养的提升,甚至会让学生们在大学四年的教育中变得急功近利。

2. 高校传统教育课程设置不足

大学生通过学校的文化教育这一重要不可或缺的渠道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最为正式且系统规范的方式,这对于大学生更好的接受、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之前的调查结果分析所显示,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同学认为自己是通过学校的课程教育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加之现在除了文学系外,各高校大多非文学院院系几乎不或很少开设文学相关课程和传统文化课程,即便有开设相关课程,也仅仅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大部分选择的学生都是为了修齐学分而去上课,真正出于兴趣使然的学生恐怕不足两成,这一情况也正好反映出我国高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其不足,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课程设置中九牛一毛。

(二)现代社会发展导致的时代差异

有史以来,在璀璨的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进器,其深远影响甚至涉及世界文明的历史发展。但本质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属于农耕社会文明的,这与西方现代文化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不同。农耕文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此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强调群体意识和大同社会的思想,強调人与人要和睦相处,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在农耕文明里,人通过学习和聆听先贤的教诲来克己复礼,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而律法只是作为道德的补充存在。

(三)外来文化入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打击

虽然这些方面的外来文化入侵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打击很大,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方现代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也起到了推动改进的作用。随着文化的大肆传播,西方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都流传入我国,致使我国社会涌现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也深深的毒害了作为大学生的青少年一代,致使很多年前人唯西方至上,吃西餐、穿外国名牌、看外国大片听外国音乐,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屑一顾。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而应该积极主动的寻求改善方法,在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打击还未造成致命伤害之前,后发制人。

三、提高“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对策及建议

(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改进

1. 切合实际的传播方式

一直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论是普通人民群众还是高校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仅仅只是停留在一些相对流传较广的文化上。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只是处于纸上谈兵的局面,并没有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去把这件事落实到学习生活中。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在思考当代大学生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社会群体如何有效学习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时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学习了解知识的方式不再单一,只有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取而代之用更有主观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抛弃“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疏离式学习,换为“平易近人”的体验式学习,才能让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达到又广有深的层面。

2. 大众媒体的多样化

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的壮大发展,大众媒体的媒介方式也随之变得丰富多样,逐步侵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大众传媒对人们的舆论影响也日益突显,主要体现为,通过信息的流动影响人们的政治意识、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形成。高校教育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应该把握时代步伐紧跟潮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机端,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模式结合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让学生进行课程的讲授,像这样线上线下相结合且配合默契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效果将会是传统的课堂讲授远不能企及的。与此同时,老师和学习在设计媒体上更深入的交流也更有利于巩固教学效果和改善以往疏离的师生关系,这种方式十分有针对性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与交流,不仅让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接受度有所提改善,还会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也大大提升。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二)高校教育模式的革新

1. 政党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因此,“90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既是转型期中国大学校园文化精神构建和人文品质塑造的现实要求,又是关系“传统文化”这一概念如何更好获得当前学理价值和丰厚时代内涵的客观需求,理应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审视。

2. 高校教学体系的完善

传统高校若是想要摆摊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瓶颈,光是对传统教育教学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需要在师资力量上下功夫,组建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教学标准的传统文化教育团队。传统高校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地主要是,某些高校其师资团队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成员或许并不缺乏人才,可是这些人才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贡献不足以支撑整个学校的需要,其所在的教育教学体系也十分不完善。因此,如果想要在高校教育中让当代大学生得到应有的传统文化教育普及,建立一个完善且专业的教学体系就相当有必要了。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有的高校虽然也有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工作者,但这些人员大多擅长学术研究,而疏于普及型教育,即使从事教学也是从事专业性、学术性教学,一般不太熟谙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有规律,不具备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结构。

3. 高校教学形式的创新

大学生如何获取传统文化相关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学校,因此学校的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绝大多数高校都有开设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但是学生们选课的状况和上课时的学习情况都有点不尽人意,这一现状使高校培养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产生了阻碍。高校理应在传统教学形式效果不尽人意的状况下积极创新教学形式,结合时代背景,以学生乐于接受且认可度高的教学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相关选修课的教学。例如,通过借助网络平台与学生实时互动,让学生从枯燥的“灌输式”教学中主动参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

4. 高校人文课程的增设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已经是各高校所必须重视的教学任务,高校在开设一些基本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时,理应适当增设一些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课程,这是当下时代的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之一,自我感觉通识教育课程对我们广大学生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正如我们学校的完满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理念,作为走在时代前端的代表之一,其人文类课程的设置占比相对已经很高,当然学生的接受和认可度也比较不错。在学生的基础课中增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类课程,从而为大學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

(三)家庭、社会、学校全方位协作

一种文化得以传承离不开人民大众这一社会整体氛围,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从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自觉学习传统文化。而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又是任何其它教育都无法比拟的,它会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相对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在此期间也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以便通过学校的了解提升对孩子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使大学生积极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个人文化内涵的修养、思想高度和道德规范等都有深远影响,只不过当代大学生在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有些许不太认同,他们或许会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守旧封建和陈腐落后,并不是现今时代所应该了解认识的东西。造成这一观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我想可能就是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快速发展,所以,要创造一个文化氛围良好的社会,这一举措非常利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认识了解。

参考文献:

[1]王静茄,李敏,聂云凤.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新余学院为例[J].才智,2016(11):43-57.

[2]张晶晶.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看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J].现代企业教育,2013(12):96-109.

[3]赵玉琳,赵洪武.新时期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研究[J].学理论,2015(4):67-83.

[4]绕品良.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分析[J].教育探索,2014(6):16-18.

[5]周塘沂,李馨,魏营.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调查与思考[J].学生工作广角,2014(12):48-63.

[6]齐晓静.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2:59-61.

[7]金霞.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4):121-146.

[8]汤耀平.“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广东10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6):78-86.

[9]张永贞.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价值体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2):75-88.

猜你喜欢

传统大学生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少年力斗传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自行车的发明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