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和高等教育:从边境教育到跨境教育

2018-09-10房慧

高教学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质量保障

房慧

摘 要: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再到普及教育的转变,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体系,特别对高等教育的学术流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跨境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国际教育形式应运而生。文章对跨境教育水平的主要发展方面进行理论概述。主要聚焦于跨境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调控跨境高等教育新形式的国际框架。

关键词:跨境高等教育;跨国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4-0007-04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academic commun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re profoundly affected by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rom elite education and universal education. As a new form of global education, cross-border education rises in response to the proper time and condition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main aspects of cross-bord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cross-border educ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regulating new forms of cross-border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cross-border higher education;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policy and practice

全球化促进高等教育新体系的发展。受日益增长的私营化教育的激励,高等教育体系允许市场或类市场机制的存在。由此,学生不再被认为是公益事业的受益人,而被看做是消费者。学校也被市场化为国内或国际客户。高等教育新的供应形式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例如教育公平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因此,各个国家制定出促进学生和项目流动的的教育质量标准至关重要。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主要讨论:1.跨境教育的类型和影响因素;2.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跨境教育;3.跨境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4.跨境教育和质量保障机制。

一、跨境教育:类型和影响因素

跨境教育指的是人、知识、项目、供应者、政策、观念、课程、工程、研究和科学跨越国家或地域管辖权边界流动[1]。跨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教育通道。跨境教育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人的跨境流动,是指单个教育项目的跨境流动以及供应者的跨境流动。人的跨境流动主要是个体化的体验,学生通過境外学习获得学术体验。项目的跨境流动指教育项目通过面授、远程学习、网络学习等方式或者这几种方式的组合跨境流动。在此类别中,跨境教育有不同的结构形式:有特许经营项目、双学位项目、虚拟远程项目和联合办学项目。供应者的跨境流动指的是教育供应者进行实际或虚拟地跨境流动。在这种流动方式中,跨境供应者可以通过分校、独立机构和学习中心等形式实施项目。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的许多大学选择此类跨境教育方式,比如英国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分校、美国芝加哥大学新加坡分校等。

当谈到跨境教育时,要特别区分教育供应国/出口国和教育接收国/进口国。教育供应国/出口国是在他国实施跨境项目的来源国。此类供应者为了保证自身学术声誉,面临提高他们在国外学术项目质量的压力。为了保障此类国际项目的质量,必须建立质量保障机制。教育接收国/进口国是项目实施的所在国。为了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这些国家将会从新的项目中受益。教育接收国/进口国同样需要建立质量保障框架,这对识别外国供应者至关重要。

教育的进出口受供需求和供应外力的影响。对于需求方来说,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接收国所认可的教育质量的水平;海外资质的吸引力;外国供应者提供项目的多样性;不离开本土就能以成本价获得海外学习的资质;有机会接触灵活的跨境项目学习模式(业余学习,远程学习等)。对于供应方来说,主要与跨境教育开放后带来的商业机遇有关。

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跨境教育

参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贸易服务方面的不等效性,才能更好地讨论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的差异。

与发达国家比较,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困境,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知识的引领产品主要在发达国家;另外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劣势在于不具有平等接触和使用信息技术的途径。根据彻姆和荣格对亚洲远程和在线教育的研究[2],发现许多亚洲在线学习供应者出于对成本、途径、公平的考虑,只会渐进的提供某些课程,这意味着大多数开放学习和远程学习还在使用传统技术,仍处在函授教育时代。

在跨境高等教育情境下,大多发达国家被认为是教育主办国,而发展中国家被认为是学生输出国。当然,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向周边国家输出高等教育,这就形成了多维交换。虽然理论上来说,因为政府无力提供学术支持,发展中国家通过无障碍政策,以及鼓励学生选择学习地点的政策,促进了出境学习的进程,但现实中,许多国家,比如马来西亚,印度,黎巴嫩等国,确定了系列认可标准,并确认了国际学生可以取得被认可的学位的外国高等教育机构。

影响学生选择就读国外学位的因素包括成本、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机构的声誉、本国高等教育薄弱的部分、政府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增长的需求、母国严格的录取政策,以及母国聘用机会等。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学生来说,获得国外学位的经济价值是与移民机会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他们来说,去国外学习的主要考虑在于教育成本。在工业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取得学位会存在潜在的经济补偿功能。因此,在竞争激烈的雇佣市场中,拥有国外文凭则在劳动力市场中占有很大优势。

基于以上因素,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以下简称IIE)阿特拉斯工程(Project Atlas)研究数据[3],2016-2017学年世界八大留学目的国接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总数达3533999人,较2015-2016学年增长6.36%。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学生为1078822人,同比增长3.4%,这些数据清晰的反映了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影响。

过去的几年里,基于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因素,学生输出国非返回率增长。人才流失比率最高的国家为中国、中东以及拉丁美洲以黎巴嫩为例,1975年大战后以及动荡时期,移民或人才流失就会增长。另外,学生学习的技能在母国不受重视,他们回国后拿到的薪资很低,也造成了人才流失。

三、跨境教育:机遇与挑战

跨境教育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主要机遇是学生参与创新性项目的途径增多了。这些项目包括:国家联盟之间的技能交互、与享有盛誉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交流、知识的交互以及研究生、专业和人力资源的跨境流动。

跨境教育的前景看起来是一片光明,但其服务在质量、有效性、认可度方面面临着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4]跨境教育或许偏离了它的基本目标——提供优质教育,与学术标准和完整性相比,跨境教育更注重赢利,教育被看做是投资而不是公共服务。奈特认为[5],随之而来的风险是外国教育供应者为此提供更多的入学途径,一些国家随之降低高等教育公共经费;一些外国教育供应者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他们可能会突然从市场撤回);一些国外文凭不被国内雇主认可;缺乏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外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当商业利润为教育供应的主要驱动力时,最大的风险就是供应者从特定市场撤走,使学生的学习项目在半途搁浅。

跨境教育接收国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缺少良好的质量保障框架。如果缺少良好的质量保障框架,则会面临教育供应者提供劣质教育的风险。学生关注的并不是跨境教育供应者提供的教学科目本身或者教学质量,而是其在劳动力市场资质的信度与效度,因此应该优先考虑把跨境教育供应者提供的教育服务合法化。不论此类认证是否来自有声誉的质量保障机构,也不论此类认证是为了就业还是为了在接收国或者其他国家进一步升学,重要的是谁认定资质,谁认可供应者。总体看来,这些问题都对国家质量保障机构提出新的挑战。

欧洲高等教育协会(EAIE)发布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程上寻求解决的问题。[6]在微观方面(认证机构方面),主要问题是对跨境教育的本质理解不足,低估了跨境教育机构规划和管理体系的复杂性;现行质量保障机制不完备;对输入国教育体系如何运作不熟悉或缺乏了解,由此对招生标准和课程供应方面作出不准确的决定;在获取地方资源方面存在困难;过于依赖地方合作伙伴。这些因素致使跨境教育质量滑坡。在宏观层面(国家层面),国家缺乏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跨境教育供应者所提供的教育质量,使学生面临面对劣质教育供应者的风险;学生缺乏准确的信息来源,如果学生缺乏信息,很多学生会选择就读文聘工厂而不是就读于一些有声誉的跨境教育机构,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劣质文聘;缺少文化筛选;缺少辨别外国教育机构的能力。

四、跨境教育和质量保障机制

跨境教育的发展为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提供了土壤,这就有必要在国际层面制定规则框架,以此作为国家层面规则框架的补充。

(一)由国际认可的质量机构发布跨境教育全球质量保障倡议

2007年,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和教科文组织的资助和支持下,出台全球质量保障能力倡议(GIQAC)。其目标是把所有得到认可的合作机构聚集在一起,比如亚太地区质量保障组织(APQN)、非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支持项目、非洲质量保障网(AfriQAN)、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网络组织(INQAAH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分部(UNESCO,n.d.;World Bank,n.d.)。

从范畴上来看,全球质量保障能力倡议(GIQAC)是一个全球性的倡议,从区域的角度来看,它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同时也关注跨境教育的质量:由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QAA)和英国高等教育国际部颁发的75%的学位是给海外教育机构的,覆盖到200多个国家,为获得英国文凭,有570,000来自这些国家学生在其海外机构学习,因此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在2013年12月发布咨询提案,提出英国出口高等教育要维持并展示其质量[7]。

为了保障质量,在国际舞台上实现跨境高等教育标准化,有必要建立基于共享国际原则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框架。高等教育机构需要被他们所在经营地的国内外管理者所认可。

因此,需要采取行动来保障跨境教育的质量。有许多指南指导跨境教育项目的实践。广为人知的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发布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指南,该指南是为了促进对跨境教育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并鼓励国际合作。这份指南强调六个群体:政府、高等教育机构、学生、质量保障和认证机构、学术认证机构和专业组织。当谈到跨境教育的质量时,这些群体都扮演自身角色,负起自身承担的责任。重要是,此类机构愿意发布接收国认可的计划。

另外一份倡议来自国际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机构网络组织(INQAAHE),该机构成立于1991年。该网络组织致力于发展和促进智力保障的专业实践标准。它同时联合了来自全球65家质量保障机构,其行动指南就是质量保障的优良实践。这份行动指南形成于2003年,2006年通过复审。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网络组织(INQAAHE)在质量保障报告(GPQAs)中时而不时报道一些优良的实践,目的是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用文件形式证明质量保障机构的良好实践,以此分享和促进在质量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并促进内外部质量保障的好的实践。[8]质量保障报告(GPQAs)可以看作是“奋斗的目标、衡量的尺度或成就衡量的尺度”。在2009年3月到2012年5月间,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网络组织共发布了13份质量保障报告。

(二)建立国家质量框架共同体

由于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增长的重要性,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更适应跨境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促使大家更重视教育服务供应的质量和高等教育资质的认可度。在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目的在整个欧洲的学位标准和质量保障标准更具有可比性和兼容性,从而创造欧洲高等教育领域,同时促进学生以及学者交流,为其他国家认可其学制和文聘铺平道路。此类可持续发展的欧洲共同体项目,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流动。在国家层面,爱尔兰国家质量框架(NFQ)作为国家实体在2003年设立,它认可爱尔兰教育和培训质量,促进了爱尔兰的教育质量为其他国家官方认可。国家质量框架为爱尔兰以外的国家认可爱尔兰教育提供了支撑(NFQ,N.D.)。另外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协会,在培育教育国际合作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母国提供了可靠的教育信息,对外国教育质量进行认证,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协会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免费的在线工具去评价跨境高等教育项目。

(三)签署国际协议建立专业领域相互认可制度

通过国际协议引导跨境项目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比如对特定科目领域的专业质量的国际认证和质量保障。协议签署国在工程质量和专业能力方面相互认可,这就促进了协议国之间在工程质量和能力方面相互认可,从而促进了该领域人员的流动。另外有三个协议是聚焦于高等教育领域。华盛顿协议(1989)认可签约国之间授予的四年工程学位,包括母国认可的由海外校园授予的学位;悉尼协议(2001)与华盛顿协议类似,成员国相互认可三年制的工程师和技术工程师项目;都柏林协议(2012)的成员国间相互认可两年制的工程师资质。总体来说,这些协议确认成员国在学位和资质方面相互认可。另外亚太经合组织工程协议、国际专业工程协议、国际工程师协议等设立了个体能力基础(国际工程联盟)。

(四)发展国家质量保障系统

僅有国际框架、指南和法令是不够的。国家,特别是接收国,需要发展国家质量保障系统。政府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政府可以在各种政策中进行选择用来调控跨境教育市场。自由主义政策允许跨境教育的自由市场政策,因为它假设市场可以区分学术和职业项目,以及其质量的好坏。一方面,政府可以选择更多的监管办法。它可以选择依照国家政策和质量保障机制实施一种监管体系调控跨境项目供应,为保障质量,鼓励或要求高等教育机构确保监控体系落实到位(如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协会实施的MINT项目)。政府可以收集关于跨境供应者的信息,这些跨境供应者允许学生、雇主、教育和培训供应者以及利益相关者考虑供应机构的本质、课程和资质,以管理他们的认证体系。随后,可以向学生和利益相关者提供这些信息,从而更好地控制和监控跨境教育的供应和质量,学生也能对学习的项目作出更好的选择。比如,美国教育国际事务办公室提供文凭工厂以及国际信息资源的链接信息,没有人可以提供所有假冒伪劣供应者的完整名单,这点是可以接受的。当评价和认证网络资质时,政府必须保障项目经由可信赖的外部质量保障机构评估。这种审查会保障此类发布的项目(比如结果导向的、基于能力的方法)遵守协议和约束力标准。此类可遵循的的指南有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网络组织(INQAAHE)颁布的“优良实践指南”,它特别强调外部质量保障机构[9]。

(五)在国际政策和地方政策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点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仔细研究高等教育的障碍以及如何消除这些障碍。考虑到全球化趋势侵蚀了国家调控系统和框架,各国需要确信在追求保障质量的过程中,本国的调控系统和高等教育政策受到重视,需要那些想要通过跨境企业进入国内高等教育市场的国家遵守。在这点上,在尊重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人员流动项目和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都尝试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如果运行良好,全球化需要在国际政策和地方政策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点。

全球化无疑通过发展跨境教育对高等教育系统产生重大影响。跨境教育的增长为接受高等教育、培训和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跨境教育的多样性带来一定的风险,处理方式也多种多样,这取决于实施跨境教育的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是进口教育服务还是出口教育服务。

两个有关跨境教育的主要问题需要考虑。第一个是教育服务贸易的收益分布不均的问题。相对发展中国家,此类贸易本质上更倾向于发达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公共干预以及适当的规则来发展高等教育和支持学生—特别是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学生。此类干预允许国家和国际供应者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服务。第二个是需要找到认证、宣传并关闭假冒伪劣产品供应者以及支持他们的虚假认证机构,他们对网络学习、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以及他们提供服务的学生的声誉都产生巨大的危害。

参考文献:

[1]Knight,J. Internationalisation:three generations of cross border higher education[M].paper presented at India International Centre, New Delhi, India,2012.

[2]Latchem, C., & Jung, I. Distance and blended learning in Asia[M].Abingdon:Routledge.2010.

[3]全球化智库.全球留学发展的新趋势[EB/OL].http://www.sohu.com/a/212700042_828358,2017-12-25/2018-03-19.

[4]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UNESCO). Regulating and a ssuring the quality of cross-border providers of higher education[EB/OL].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op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managers. www.iiep.unesco.org/fileadmin/user_upload/Cap.../EQA_HE_5.pdf.2011/2017-04-20.

[5]Knight, J. . Higher Education Crossing Borders: A Guide to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General Agreements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 for Cross-Border Education[EB/OL].A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and UNESCO. Vancouver/Paris: COL/UNESCO.https://wenku.baidu.com/view/0259c11c852458fb770b56da.html.2006c/2018-3-20.

[6]Hans de Wit.Measuring Succes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tion[M].EAIE(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9:1-65.

[7]Quality Assurance Agency,UK.Assuring the quality of UK Higher Education overseas:Consultation launched[EB/OL].http://www.prweb.com/releases/2013/12/prweb11436622.htm.2013-12-20/2018-03-20.

[8]AfriQAN.INQAAHE workshop on good practices in quality assurance[EB/OL].2012-05-15/2018-03-20.

[9]INQAAHE.Guidelines of Good Practices[EB/OL].http://www.inqaahe.org/sites/default/files/INQAAHE_GGP2016.pdf.2016/2018-03-20.

猜你喜欢

质量保障
督教、督学与督管结合的本科教学巡视体系分析
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涉农类高职专业“一二三四五”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
跨国高等教育的全球治理
提高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机制研究
韩国国际生教育管理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与思考
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考核:意义、困境及管理之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