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照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①

2018-09-10胡倩林宇周慧

中国商论 2018年23期
关键词:特性对策

胡倩 林宇 周慧

摘 要:休闲体育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探讨休闲体育产业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日照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发展日照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日照市休闲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助推日照市休闲体育产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休闲体育产业 特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8(b)-149-03

素有“水上运动之都”和“东方太阳城”美誉的海滨城市日照,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鲁南经济带重要组成城市,是区域经济潜在的“发展极”,以其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和“阳光度假海岸”的魅力形象,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条件。但是,与周边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相比,日照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研究探讨日照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休闲体育产业的特性

休闲体育产业既有与休闲产业交叉的部分,又具有与休闲产业中其他产业相区别的自身的特殊属性。

1.1 资源依赖性

休闲体育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并不是单纯的地理化集中,而是具有强烈的资源依赖性,如优美的风景、依山傍水的环境、名胜古迹等。休闲体育资源是休闲体育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因素,是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它的丰富程度决定着休闲体育产业投资的方向、比重及休闲体育产业开发的次序。

1.2 休闲体育产品的无形性

休闲体育产品的非实物性,决定了产品的无形性,消费者事先对产品的价值和功效是一无所知的[1],唯有消费休闲体育产品之后,通过亲临其境和自身经历,主观地评价休闲体育产品的质量,这种体验和评价常常会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影响周边的人群,因此,休闲体育产品的品牌信誉就显得尤为重要。

1.3 生产过程的时空同一性

休闲体育產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没有先后之分,即消费者消费休闲体育产品的过程,是生产者生产和分配的过程,也是生产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换的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同一性。

1.4 生态性

生态化的休闲体育产业是一类融自生、共生和竞争经济为一体的循环经济[2],是绿色产业,不可再生资源损耗相对较少,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较多,获得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生态系统和谐而稳定[3]。一是通过与自然环境建立和谐的共生关系,提供满足消费者休闲需求的优质服务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二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提升生态意识,进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2 日照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2017年,日照市人均GDP为68848元,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乡居民的休闲体育活动消费明显提高,“旅游富市”战略成效显著,实现旅游消费额为360.43亿元,占当年GDP的18.0%[4]。各级各类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如国际啦啦操精英赛、国际太极拳比赛、山东省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以及多项群众体育赛事等,成功地助推了休闲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但日照市休闲体育产业在发展的进程中,仍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面临一些发展困境。

2.1 日照市休闲体育旅游项目特色不鲜明,有淡旺季之分

日照拥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万平口风景区、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等多处4A级旅游景区(点),除部分景区实行收费政策外,大部分海滨为开放式经营。随着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日照滨海经营范围日趋增大,吃住渔家村,体验渔家乐,游海泳、乘旅游船艇等项目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这些项目和其他滨海地区并无太大差异,显著缺少自身独特的特色,也没有和当地的地域文化有效结合,比如著名的“太阳文化”“大汶口文化”“龙门文化”,使得日照市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缺乏文化底蕴和文化支撑,对游客的吸引动力不足。

另外,日照市的休闲体育旅游业存在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在旅游旺季,即每年的5~9月份及十一黄金周期间,堵车现象及典型景区车辆过于集中,游客分流难度较大,车辆拥堵现象时有发生,人车混杂,旅游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景区景点内的公共卫生间、冲洗室、停车场等配套的基础服务和一些民俗旅游村内的供水、排水、用电、垃圾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压力大,完善各项基础设施迫在眉睫。大型游客集散中心缺乏,不利于外地游客的二次出行,游客想去其他旅游景区景点不方便、交通条件受到一定的压力。整体城市的综合旅游功能不够完善,相关联产业不健全,休闲酒吧街、特色餐饮美食城、大型购物广场、休闲娱乐场所、大型中低档旅游度假酒店等相对短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城市夜生活不够丰富。

2.2 日照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休闲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日照市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稳中有升,但相比之下,第三产业增长仍显缓慢、比重较低。2017年日照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88.94亿元,第三产业比例为44.4%[4],而同期青岛市第三产业比例为55.4%[5],约低了11个百分点,比山东省第三产业比例48.0%还低了3.6个百分点[6]。与发展相对完善的体育旅游业相比,体育场馆服务业、健身休闲业和体育竞赛表演业等休闲体育产业核心业态所占的比重较低[7],发展潜力巨大,在整个休闲体育产业中仍有较高的提升空间。

2.3 日照市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匮乏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乡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休闲体育场地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8]。日照市居民的锻炼场所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是对场地设施要求较低的场所,如广场舞、健身舞、太极拳等,通常在公园、绿地、居民区的空地就可进行,运动强度相对不大,运动量也较小,以老年群体居多。

二是政府公益性的体育场地设施,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或较低收费。以上两种场所的锻炼群体通常都是成员之间互相学习,没有专门的体育健身指导员,以自发组织为主。

三是营利性体育健身场所和培训机构,如综合性的健身俱乐部,配备有指导教练,相对能够提供系统的、针对性的健身指导,但由于受到场所和时间限制,工作日门可罗雀,周末又拥挤不堪,造成场馆设施的闲置和拥堵矛盾的存在。据了解,在部分健身俱乐部,由于闲置和拥堵矛盾的存在,为节约成本,众多指导教练并不完全是专职教练,有一些健身场馆会找体育老师或体育专业的学生充当临时教练。一方面导致一些休闲健身参与者在休闲体育场馆得不到充分的健身指导;另一方面也导致健身指导不系统、不连贯,人们的健身休闲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成为了制约日照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

2.4 日照市休闲体育服务项目同构化现象严重

日照市休闲体育产业存在高度的结构同构化现象[9],虽然短期内能快速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休闲娱乐产业的重复建设,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加剧各县(区)间的竞争,使各县(区)失去了各自发展的独特性。

3 日照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完善休闲体育产业政策法规

政府相关政策法规是行动的准则,《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日照市主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布点规划(2013—2020)》《日照市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日照市“旅游富市”战略行动计划(2017—2020年)》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为日照市有关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源配置、 增强了适应能力。但有关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政策的指导性、前瞻性相对不足,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市 场调节出现障碍时,不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3.2 建立全方位立体的休闲体育发展体系

加強对休闲体育资源的整合,改变单一、平面的资源开发模式,整合城乡、山水、人文等多种资源,开发海陆空三维空间,开展蓝色休闲、旅游休闲、养生休闲、健身休闲、文化休闲、美食休闲等特色休闲主题活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纽带,以资源为基础的现代休闲体育资源整合机制[10],优化产业链条,实现联手共荣,使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得到改善和延续,获得经济收益,使休闲体育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3.3 建设交通绿色通道,优化交通网络线路

日照市辖区以公路交通为重点,呈放射状辐射全境,日照机场高速建成通车,潍日高速也将于近期建成通车[4],日菏、胶新铁路线纵贯日照市境,青日连铁路将于2018年建成通车,鲁南高铁日照段将于2019年建成,逐渐形成完备的休闲体育旅游交通体系。城区公交车已开通30余条线路,常年开设日照海滨—五莲山客运公交线路,旅游旺季专门开通沿海观光巴士旅游专线。目前,各县(区)景点间的绿色交通通道尚不完善,不能“串珠成链”,不利于游客的二次出行,导致游客停留时间过短,限制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充分发展。因此,要加快推进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开通旅游景区之间循环旅游交通车,并加开与五莲、莒县的旅游直通车,积极构建交通网络无障碍休闲体育旅游合作区,建设旅游交通绿色通道,优化旅游交通线路,实现各区域间的交通对接。

3.4 积极承办水上竞赛表演业,促进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

日照市依托水上竞赛资源优势,积极承办大型的国内外水上赛事,大力发展休闲体育产业。首先,加快发展多类型、多品种、多档次的海上休闲体育项目,形成集表演性、参与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系列水上休闲体育运动项目。 如:举办趣味性沙滩排球赛、沙滩足球赛、沙地车赛、水上行走、帆板(船)、龙舟赛等专业性、趣味性、竞技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大型室外趣味性竞技项目,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拉动效应,促进体育消费的提档和升级。其次,利用日照热电厂的水资源优势,建设大型室内恒温水上运动设施,开展水上冲浪、游泳、水上行走、海水浴场、温泉养生、滨海乡村节庆民俗游等一些表演性项目,缩短淡季时间,促进休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3.5 加强滨海休闲体育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休闲体育服务质量

滨海休闲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与休闲体育服务质量的竞争集中表现为人才的竞争[11],滨海休闲体育产业与其他类型的产业有较大的差异,滨海休闲体育人才有其特殊性。做好滨海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是发展滨海休闲体育产业的重要环节,进一步规范培训机构,设立大型水上体育项目培训机构,针对不同水上运动项目开展专业培训工作,形成繁荣有序的休闲体育培训市场,有利于提高休闲体育服务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4 结语

日照市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功能是非常必要的。要求各级行政部门在实现管办分离、政企分离的同时,强化政策引导,逐步开发休闲体育产业相关领域,按照市场规律运行,而政府则主要转向服务和监督职能,依法监管休闲体育产业市场。

参考文献

[1] 孙莹.小康社会的体育休闲娱乐产业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 2004.

[2] 田昕加.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职业型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3] 王如松.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J].产业与环境, 2003(增刊).

[4] 日照市统计局.2017年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rztj.gov.cn/ctnshow.php/ aid/1570.

[5] 青岛市统计局.2017年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性持续增强,质量效益持续提升[EB/OL].http://www.stats-qd.gov.cn/n28356045/ n32561056/n32561070/180502125735601531.html.

[6] 山东省统计局.2017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sd.gov.cn/art/2018/2/28/ art_6196_812195.html.

[7] 刘芳.西安市休闲体育产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

[8] 单凤霞,郭修金,陈德旭.“五大发展理念”语境下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机遇、困境与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41(6).

[9] 陈建国,袁继芳.安徽省城市休闲体育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2010,12(6).

[10] 李彬,于永娟,岳成美.蓝色经济背景下的路南经济带发展对策[J].山东经济,2011(1).

[11] 王晓云,阮云龙.基于能力本位视角的休闲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0).

①基金项目:2014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014400);2014年山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4CTYJ08);2016年山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6CTYJ17)。

猜你喜欢

特性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低压天然气泄漏射流扩散特性研究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摩擦力三个特性的应用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