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我的母亲王新宇

2018-09-10王红谊

世纪风采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海母亲

王红谊

我的母亲王新宇,是一位全民族抗战初期便参加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她的一生,是一个爱国知识青年在民族苦难危亡中奋起拼搏的一生;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在历史跌宕曲折中努力前行的一生;也是一个普通妻子和母亲在社会变革与生活动荡中倾注大爱的一生。她用自己普通而不平凡的一生,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充满正气的答卷。今年2 月,是我的母亲王新宇100 周年诞辰, 特写此文,以兹纪念。

衰绖入伍巾帼须眉

1918 年2 月19 日,母亲出生在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县)相州镇前徐洞村。

母亲是从一个民主爱国学生走上革命道路的。早在她读小学时,就滋生了谋求民主、平等,反抗侵略、压迫的革命思想。1933 年夏,母亲小学毕业之时,就忧国忧民地写下了“岛国倭奴竟逞凶,隆隆炮火向华攻。愚人不知亡国恨, 天天犹颂高王经”的诗句。同年,母亲考入诸城省立第十三中学,并将原名桂芬改为“平男”。这个名字取“男女平等”之意,充满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母亲与中学同学、进步学生刘子平匆促完婚, 准备投身抗战,共赴国难。可是婚后不久,刘子平就因组织抗日武装而惨遭杀害。母亲悲痛欲绝,却更加坚定了抗日的决心。1938 年11 月,母亲在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下毅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

战争年代的故事,母亲从未对我们提起过。我和母亲一起生活时,年纪尚小,成人后又较早离开了家,一直没有机会向母亲打听这些情况。只是后来从母亲遗留下的个人履历手稿中才了解到了一些历史片段。

1939 年6 月, 母亲由中共党员李健修、王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徐洞村创建党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诸城城北中心区委妇女委员。

母亲在徐洞村党支部发展的第一批党员中,就有她的长兄王拯民。而王拯民的长子、我的大表哥王湧,是母亲在徐洞村党支部发展的年龄最小的共产党员。当时,八路军部队需要一名年轻而又政治可靠,最好是共产党员的交通员。王拯民就动员当时只有14 岁的儿子王湧前往。经徐洞村党支部研究,破例发展王湧入党, 送他参加了八路军,母亲是他的入党介绍人之一。

1939 年11 月,母亲调至鲁东南五地委妇委会工作,从此离开了家乡。

1947 年, 母亲在临沭县委工作,因领导土改、动员参军和支前等工作而荣立一等功,并在滨海区群英会上受到表彰,美誉远扬。时任县委书记的我的父亲李华林回忆,那时的母亲正怀着身孕。她在紧急情况下挺身而出,带领担架队奔赴前线,历时约三个月,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吃尽了苦头。

1949 年3 月至4 月, 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北京)召开。母亲作为妇女工作者代表, 光荣出席了会议,并在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从母亲珍藏的这次会议的纪念册中,可以看出母亲当时无比激动的心情。她在接受毛主席接见的照片旁这样写道:“在这光荣的日子———4 月12 日下午,毛主席与全国妇女代表们相会于北平香山脚下,并与每位代表进行亲切地握手!这是我们华东代表团与毛主席握手致敬时的留影。在我们内心交织成了无尚的光荣感。啊!这终生难忘的场面,更增强了我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投身建设深入基层

新中国成立后,母亲满怀高昂的工作热情投身新中国建设,曾出任第一任临沂地委妇委会书记和山东省民主妇联临沂专区分会主任,并兼任地委土改工作团长、兰陵县委副书记。调至新海连市政府工作后,她怀着对党的事业的一腔忠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切从頭做起”,迈上了党性和人格建树的更高峰。

母亲到新海连市以后,被市委派往云台区朝阳乡蹲点搞互助合作运动,试办初级社到高级社,并担任工作组组长。

在朝阳乡,母亲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她经常只身跑乡,入村入户,和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使那里的合作化运动搞得扎实而有成效。

据母亲的老战友,时任新海连市委书记的梁如仁回忆:朝阳乡地处云台山区, 那里崖高谷深,几条羊肠小道连着分散的村落。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不堪,山上还经常出现毒蛇,十分危险。那时的王新宇白天黑夜地从这村跑到那村开会、组织学习。她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 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路上奔波,不管多么累多么苦,从无一句怨言。她住在群众家里,吃的是高粱米、玉米糊,睡的是稻草铺,在生活上从不计较。她经常关心群众疾苦,朝阳的乡亲百姓都亲切地称呼她“王大姐”,有困难喜欢找她解决,心里有话愿意向她叙说。在她离开朝阳时,当地百姓都依依不舍,不愿她走。

1952 年, 全国正处在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中共中央办公厅通知各省写几篇合作化的调查报告,江苏省委选择了已经划归江苏徐州的新海连市作为报告典型。新海连市委立即组织了调查组,到云台区朝阳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调查,由时任中共新海连市委朝阳互助合作运动工作组组长的母亲兼任调查组组长。

在这次调查中,由母亲负责执笔起草的中共新海连市委的调查报告《大社的优越性》,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选中编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泽东主席亲自为该书撰写了长达2100 字的序言和分篇按语,并在《大社的优越性》一文的按语中这样写道:“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值得一阅。现在办的社会主义合作社,为了易于办成,为了使干部群众迅速取得经验,二三十户的小社为多。但是,小社的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机器。这种小社仍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停留太久, 应当逐步合并……”

1954 年4 月2 日, 徐州地委、专署合署后成立了生产办公室,母亲被调任生产办公室秘书科科长,并兼任铜山县大庙区委书记。大庙是地委书记和农办的工作试点,母亲经常往来于试点和机关、地委领导和农村基层干群之间,十分忙碌和辛苦。

1957 年2 月, 在组织的支持下,母亲报名参加了南京农学院函授部农学特别班学习一年。期满后,母亲又接着报名参加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干部班学习,学制三年,并以全科优良的成绩圆满完成学业,获得毕业证书。

上大学,这对于已是不惑之年的母亲来说,无疑是一个新挑战。但正如她在当时的诗中写的那样:“三大敌人都不怕,如今岂惧数理化。革命干劲加钻研,天大困难也攻下。”母亲在学习中开动脑筋,拼劲加巧劲,还借助诗歌形式创造了一套帮助记忆、加深理解的学习方法。她的“笔记诗” 如《从花到果歌》《小麦复习杂记》等,在老师和同学中广泛传播,成为创造性学习、“活学活用”的范例。她的学习心得和经验,还被以《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督促着我们要更加倍地努力学习》为题,刊登在当时的院报上。

母亲大学毕业后,回到徐州地区工作,历任徐州专署农林局局长、党组书记,徐州专署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据一些老同志回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母亲主要从事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她经常亲临生产第一线, 深入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主动为地区党委当好参谋,为广大农民服务。她思路开阔、文笔好、口才好,并亲历亲为、以身作则,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尊重。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文化大革命”期间,母亲以抱病之躯,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实事求是的正确立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母亲出任所在地区落实政策办公室顾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无私无畏的革命胆略,为保护党的干部队伍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母亲花甲之年继续为党的工会工作竭尽余热,历任江苏省总工会徐州地区办事处主任、党组书记,徐州市总工会顾问等职。

1983 年离职休养后, 母亲的生活依然充实。她继续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发展、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和活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访问战友同事。母亲也经常反思自己的人生,并用书法和诗的形式留下不少人生感悟。

母亲在离休之初作的一首《感事》诗中写道:“梅傲冰雪品始珍,友历浩劫谊更深。头戴梨花庆解甲,面画奇纹报光阴。几经磨砺锋尚韧, 反复实践理方真。宁肯再学五十载,举杯共贺全球春。”

母親一生为人光明磊落、爱憎分明。她在同事们眼里既是一个讲原则、守纪律、严要求、铁面无私的“女强人”,又是一个平易近人、热情体贴的“老大姐”。而在我的眼里,她则既是严师又是良母。

在我孩童时代的印象里,虽然母亲工作繁忙,但是只要她在家,就总是和我在一起,给我讲革命故事,教我唱革命歌曲。母亲在大庙兼职期间,还带我下乡去, 与农村的孩子们一起玩耍,与他们交朋友。母亲常对我说:“世界上,农民最辛苦、最伟大,农村最锻炼人! ”这些都成为我以后从事三农工作重要的思想感情基础。

我走上工作岗位后,母亲则常提醒我注意改进工作作风,叮嘱我“一定要艰苦朴素,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一定要始终保持高度的组织观念和群众观念”,并为我题写“严己”二字,作为座右铭。这些,都是母亲用自己切身经历总结出的深刻经验,使我一生受益无穷。

1986 年2 月, 母亲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母亲的一生,正如徐州市总工会在悼念她的悼词中指出的那样:“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她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好干部,她的高尚品德和革命业绩,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江山开眼界, 风雪炼精神”。这是母亲生前在一张挂历纸背面题写的诗句。我想,这也正是她一生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鲜明写照。

猜你喜欢

新海母亲
母亲的债
生产实习课教案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归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给母亲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