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创新驱动
2018-09-10申涛
申涛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之下,电力企业的经济利润来源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市场竞争体系、竞争规则、供求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均在发生变化,电网企业全面推行以“六统一、五集中”为主线的财务集约化管理变革,有力推动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实力显著提升,支撑了企业科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 电力企业 财务集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0(a)-116-02
当前,经济新常态深刻改变了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国有国企、电力体制等改革加快推进,将对企业治理机制、盈利模式、经营规模等产生深刻影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将改变企业技术研发、业务布局、商业模式等。
1 财务集约化创新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1.1 经营安排需要更加注重价值引领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售电量增速趋缓,输配电价受到严格监管,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电网企业经营面临投入持续增加、成本刚性增长、政府降价诉求上升、售电增长乏力等严峻形势,必须进一步突出效率效益导向,更加注重投入产出,提高经营目标和投资安排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1.2 资源调控需要更加灵活高效
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增量配电、售电等业务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用户直接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模式更加灵活,财务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业务、对一线的服务水平,支持保障企业持续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1.3 资金集中运作需要不断深化提速
一方面“,十三五”期间企业特高压骨干网架和坚强智能电网全面提速,电网大规模投资建设进入新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金融市场改革有序进行,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取消,政府对金融市场资金价格的管制逐步放开,企业获得低成本资金难度加大。财务必须进一步深化资金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发挥资金利用效率,保障企业资金供应安全。
1.4 业务融合需要持续深入集成推进
受“三集五大”体制变革尚在磨合等制约,各专业信息标准尚未无缝衔接,管理壁垒在一定程度上仍未消除;财务与业务信息系统仅实现表层集成,尚未全面实现基于数据标准高度统一的深度融合,难以支撑大数据深度挖掘、高度共享和智能应用。
1.5 风险防控关口进一步前移
从内外部检查发现的问题来看,电网企业经营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财务对经营风险的在线管控手段不够,难以及时发现和纠偏,必须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事前防范,从最基础、最基层、最前端抓起,强化信息实时反映、过程实时控制、结果实时监督。
2 推进财务集约化创新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2.1 构建经营目标核定机制
构建并全面应用电网企业经营目标预测模型,增强企业核定经营目标的科学性和主导性, 促进经营目标有序协同,推动完善输配电价运行机制,切实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结合经济社会和电网发展实际,进一步统筹实际收入与准许收入、实际成本与监管成本、规划投资与监管投资等关系,综合平衡电网投资、有效资产、核价参数、电量增长、效益目标等联动因素,建立电网企业经营目标预测模型,应用电网企业经营目标预测模型。在中长期规划、预算编制、电价管理等工作中全面应用。合理测算电网投资规模、结构和时序,分析测算年度和中长期收入、成本、利润、资产、负债、权益、现金流等主要指标,为科学制定经营目标和发展规划提供量化支撑。强化目标导向和价值引领,将总体目标细化分解至各类业务活动,实现经营责任和压力逐层传递,引导和促进业务协同发展。通过建立内部模拟市场等手段加强对分企业的业绩考核,根据内外部形势对经营目标进行动态优化调整。
2.2 完善输配电价运行机制
稳妥推进改革落地工作,做好电力交易市场服务平台价格机制、增量配电业务价格和售电企业业务价格机制研究分析,研究探索适应电改模式下的输配电价体系建设,切实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扎实开展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和交叉补贴测算分析,配合做好输配电价执行后评估管理,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体系。研究分析增量配电业务、售电企业业务价格机制,按照总部统一部署,配合企业做好增量配电业务的可研、落地实施,做好财务分析评价等相关工作。深入研究输配电价模式下的经营管理策略,探索研究输配电价模式下收入、成本、资产等管理策略,开展输配电价核价项目执行监控, 持续推动营财深度融合。建立输配电价省市县三级传导机制,进一步提升输配电价执行管控水平。
2.3 构建资金资本运作机制
围绕资金安全、保障供应、集中管理三条主线, 把握效率、效益两大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安排,深化现金预算管控。完善支付结算体系,强化存量资金高效运作,制定并落实分级分类账户管控标准。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功能,加大微信、支付宝、电e宝等新型缴费渠道推广力度,深度全面清理低效无效账户,严格规范增量账户开立程序,推行“一市一行一户”账户管控模式。按照市县企业资金一体化管理要求,逐步撤销县企业原有电费账户,促进账户管理更加集约高效。搭建内外互联的集团账户体系,实时归集各级单位电费资金。优化完善资金归集路径,打通内外部集团账户互联通道,打造企业“超级网银”,实现各类资金自动汇集到内部“资金池”。细化流量资金精益管理,全面实施内部封闭结算,逐步减少取消外部银行账户网上银行功能,减少支票、现金等传统支付手段。深化细化月度现金流预算管理,挖掘历史数据信息,总结分析收支规律。加强与经法、物资、营销等系统集成融合,按月编制明细到日的现金流量预算,逐步实现现金流量预算按月编制按日排程。多元化拓宽资金保障机制,建立良好的银企沟通协作机制,优化长短期融资结构,适度扩大循环借款规模,降低资金备付额度;优化借款时序安排,保障资金供应。应用资金全方位实时监控平台,推进资金管理再集中。
2.4 构建风险实时监督机制
开展重大风险量化评估,加强关键指标风险异动预警,建立全面风险评估与提示制度。选择基础数据较完备、系统性风险集中的领域建立专业风险量化评估模型,提高风险预警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开展全过程监督,强化内控联评和协同整改,建立跨部门、多主体的内控联评机制,落实管控措施,进一步强化专业监督与内控评价高效协同,突出实时监督的专业性与深入度。持续推进业务在线稽核系统集成,实时在线监测分析各專业业务处理与标准执行,并且强化问题整改力度。加强内控联评结果交流共享,深化实时监督报告、风险提示单等应用,及时向业务部门提示管理薄弱点、风险点,提出管理改进建议,推动整改的完成,实现从发现问题、管理改进和效能提升的闭环管理机制。
2.5 强化业财信息贯通保障
基于ERP集中部署,以组织架构、工程项目、资产设备、资金账户、会计科目五类核心主数据体系落地建设为重点,统一业务与财务信息标准,推行数据质量治理常态工作机制,推动业务与财务系统从表层集成走向深度融合。建设应用组织架构树;落实内部组织、客户、供应商等主数据管理规范,基于MDM平台建立企业级组织架构主数据体系,实现财务组织与业务组织联动;推行增量数据协同共管机制,实现业财信息按同一套组织架构体系层层归集、穿透反映。建设应用工程项目树;以各专业项目管理为主线,明确企业级项目编码与命名规则、立项标准,融合发展、运检、营销等部门的成果,建立基于GIS的立体多维项目信息展示图层,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价值流、业务流的可视化。建设应用资产设备树;执行电网资产组标准,规范资产组主数据管理以及营销、运检、调度、财务等投入产出信息计量、归集方式,统一资产组数据模型。完善资产设备联动机制,开展存量资产设备清理和数据治理。充分应用资产设备树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分析。建设应用资金账户树;执行银行账户、融资和票据主数据标准,实现资金管理基础信息准确完整保障资金运作和业务拓展。
参考文献
[1] 郑晶.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环境下的会计档案管理[J].经贸实践,2018(10).
[2] 王常雁.“财务集约化”对地市级供电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影响研究[J].财会学习,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