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2018-09-10沈君仪

中国商论 2018年23期
关键词:金融产品第三方支付银行

沈君仪

摘 要: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有结算清算手续费和沉淀资金利息收入两种,我国的商业银行收入以利差收入为主,非利息收入也是以手续费为主。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较低的价格优势,提供与银行相同或相近的服务,对银行的支付、结算、代理收付、个人理财业务等中间业务形成了明显的冲击。本文结合多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2017年财务报告和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检测报告,研究分析第三支付发展现状,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结算清算、存款理财业务的影响,并针对互联网时代下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银行 结算清算 金融产品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8(b)-044-02

1 第三方支付消费转账对银行结算清算业务的影响

2011年5月29日,央行发放了第一批共2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截至2017年底包括支付宝、财付通、快钱在内的共计下218家 民营第三方支付都拿到了牌照。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步进入规范化的发展道路。2012年互联网支付在第三方支付转账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从2014年开始移动支付转账逐渐替代互联网支付转账成为第三方支付的增长主力。到2016年、2017年,线下消费扫码支付虽金额小但规模较大且增长迅速。根据高盛(Goldman Sachs)发布的《金融的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崛起》系列报告显示,从2010—2016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增长了超过74倍。大约16%的交易与消费相关,56%的来自个人之间的转账。

因为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与第三支付的普遍使用性。近年,人们消费时使用的支付工具主要是银行卡和第三方支付软件,并且因第三方支付更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对于设备要求低,第三方支付的使用频次比银行卡更高。目前线下实体店的大部分消费也逐渐通过第三方支付端口流入。小额但是大量的支付、转账由第三支付完成,直接挤压银行卡结算、代理收付等业务。从《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提供的数据来看,尽管商业银行电子支付的交易总规模仍明显高于第三方支付,但第三方支付转账规模增速远高于银行卡转账。与传统的银行支付转账相比,看重客户体验的第三平台支付成本更低,且具有更强的社交性、通用性和操作上的便捷性。

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每年的交易额几乎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第三方支付目前是个人转账的首选,这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结算、清算类业务的业务收入大幅减少,占比下降。直到2017年受我国进出口总值上升影响,国际结算类业务有所上升带动了结算清算手续费部分上涨。

2 第三方支付财务管理对银行存款、金融产品业务的影响

存贷款业务一直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利息收入也一直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中占主要地位,但是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揽储压力倍增。通过对四大国有银行2011—2017年零售活期存款余额增长率进行数据制图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每年末零售活期存款余额的增长率总体上都呈下降趋势。

这样的揽储压力来源于第三方支付的普及,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内的提现有限额,超过限额会扣取一定的手续费,大众为了避免手续费的扣除,优先考虑使用第三支付平台内部相互转账,培养出了将钱放在支付工具消费的习惯,这使得第三方支付工具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量的沉淀资金。如此,第三方支付工具和理财产品自然而然地联系到了一起。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共同创立“余额宝”,国内第一支互联网基金正式上线。余额宝从推出到现在,其每季度申购总份数从2013年第三季度的1029亿份飙涨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25418亿份,拥有着125%的季度复合增长率。第三方支付覆盖率广普及率高,拥有大量的客户数据,便于分析出各个客户需要的理财产品甚至是保险产品,同时第三方支付的理财产品能够通过第三方支付软件能让投资者清楚地观察到产品每天的收益。第三方支付由货币基金出发向其他金融产品发展,这分流了不少银行业的个人理财业务。选取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信银行2013—2017年的银行财务报表观察到的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手续费收入的增长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如图1、图2所示。

3 商业银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应对措施

3.1 拓展业务范围,注意客户体验

第三方支付备受青睐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服务范围广,操作方便。以支付宝为例,其产品涉及日常食住、资金往来、购物娱乐、运动出行、医疗健康、财务管理,只需要下载“支付宝”这一个软件便可以享受多方面的服务。根据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原因”调研显示,87%的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是因为操作方便,52.6%的用户是因为使用移动支付的场景广泛。IT时代的移动支付迅速发展逼着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改革。未来银行应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金融服务机构,还应包括家庭、商务、医疗、教育、游戏、旅游等各种类型的综合服务,不过多方向开发业务显示不切实际,银行应当寻找第三方合作,对银行的中间收入结构进行改革,努力完善手机银行便民服务。各個银行在优化中间业务收入结构时,应努力开发空白区域,发现潜在客户以抢占中间业务市场,注意各类银行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严重。

3.2 提升产品社交性,培养用户习惯

利用社交关系进行传播,可以扩大用户规模,触及大龄、低龄用户群体。以财付通为例,财付通所属的腾讯集团旗下有两大社交平台QQ和微信,微信移动支付月活跃账户超6亿,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89亿。凭借大量的活跃客户基础,以及客户对于社交软件的依赖,微信平台上日均交易笔数过6亿。银行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同时,应合理减免支付、转账手续费,向实体经济和消费者减费让利,增加用户的使用频次。同时银行应注意维护老客户的利益,在目前的金融理财场景下,银行卡支付仍占据一定优势,而根据数据显示30岁以后的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倾向于使用银行卡支付端支付。这部分群体一方面是对银行卡接触较早,对于银行卡的依赖转移到了银行卡移动端上;另一方面是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信任远高于近几年新起的第三方支付。但是随者时间的推进,青年人的支付习惯或慢慢渗透到其父母一辈的支付习惯。因此银行在吸引新一代年轻客户群体的同时,还应当致力于维持中老年人的移动端支付习惯。推荐理财产品的时候应注意“售后反馈”,对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进行考量,避免前期银行产品只管营销,不管绩效评价的弊端,做到切切实实提升用户体验,努力获得基于价值共赢的忠诚度。

3.3 把握互联网发展,了解客户需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家银行都在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推行互联网业务。商业银行发展网银、手机银行业务应当依靠已有的企业管理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关注客户需求,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全面的客户视图,预测市场,发现价格,展开精准营销。根据客户的购买习惯和风险偏好进行产品组合营销理财产品,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创新与市场相适应的产品。开发“直销银行”“小微银行”等新型业务形式同时,商业银行应注意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客户的操作,推动网点向系统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2018年4月11日,建设银行宣布,国内第一家无人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这预示着,银行的AI时代已经不远。未来的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应着重于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银行AI化,简化了操作流程的同时,也简化了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和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 孙勇军,肖培连.互联网视角下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影响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6).

[2] 张文庆,李明选,孟赞.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第三方支付视域[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3] 王硕,李强.互联网金融客户行为研究及对商业银行转型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5(5).

[4] 卢倩.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途径研究[J].商情, 2015.

猜你喜欢

金融产品第三方支付银行
江西银行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理财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策略研究
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研究
论互联网金融创新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大学生出国金融产品市场调查及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