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城市近地空气中7Be分布规律初步研究
2018-09-10何贤文廖燕庆卢德雄彭崇陈宝才周花珑林明媚王磊杨艳
何贤文 廖燕庆 卢德雄 彭崇 陈宝才 周花珑 林明媚 王磊 杨艳
【摘 要】7Be作为研究大气科学与地球化学的放射性元素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大气物质传输、微粒混合作用等的示踪。文章研究分析了2013年1~12月期间南宁地区近地面大气气溶胶中7Be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南宁地区7Be浓度的范围为0.56~8.78 mBq/m3,全年平均值为2.61 mBq/m3,最高值出现在10月,最低值出现在7月,春季和秋季为7Be浓度值较高的季节,夏季浓度值较低,7Be受到降水量的影响比较明显。
【关键词】气溶胶;7Be;南宁市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3-0098-02
0 引言
7Be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之一,通常由大气中的碳、氮、氧原子与宇宙射线中的质子、中子发生散裂反应而产生,主要产生于平流层和对流层,其产生率受宇宙射线变化、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7Be在平流层的寄宿时间约1 a,在对流层中的停留时间为35 d左右[1]。大气中7Be主要分布在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下层高度区间,随着海拔高度下降,7Be产生率近似呈指数下降。在对流层下层,由于大气动力输送较为剧烈,7Be与气溶胶吸附后,随着大气运动过程而迁移,以干、湿沉降过程,快速沉降到地表环境。在春季,由于中纬度对流层变窄,使得对流层-平流层交换加强,平流层中7Be“泄漏”到对流层,出现“春季泄漏”现象[2]。近地面空气中7Be含量急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降雨(雪)的清扫作用[3]。大气中7Be浓度受产生率、降水量、平流层-对流层大气交换、对流层中的垂直方向运移、从中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水平搬运等因素的影响。因为7Be对天气因素比较敏感,所以它常常被广泛用于大气物质传输、表土季节性迁移、污染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微粒混合作用的示踪研究[2,4-7]。本文通过观测南宁市2013年1~12月7Be在大气颗粒物中的含量,对利用7Be技术研究南宁市区域大气传输运动、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等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南宁市位于广西南部,东经107°45'~108°51',北纬 22°13'~23°32'。该市是以邕江广大河谷为中心的长形河谷盆地形态,平均海拔为76.5 m,南宁盆地向东开口,其他三面均为山地围绕,南有七坡高丘陵,西有凤凰山,北为高峰岭低山。南宁市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长冬短,夏季潮湿,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年均气温为21.7 ℃,年均降雨量为1 298 mm。
1.2 样品的采集和测量
PMS-800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HB1聚丙烯纤维滤膜;电动压片机;美国CANBERRA公司HPGe-γ谱仪系统,探测器型号为BE3830,晶体的尺寸为φ80 mm×30 mm,对于60Co点源1 322 keV能量半高宽不大于1.80 keV,相对效率为50.9%。采样地点为南宁市某环境自动站,使用PMS-800大流量气溶胶采样器进行气溶胶样品的采集,采样器工作流量设置为600 m3/h,确保采样的标况体积不少于10 000 m3。采样结束后,记录采样空气标准体积及采样结束时刻。将样品压制成φ70 mm×10 mm的圆柱体,封装后,利用高纯锗γ谱仪系统进行放射性测量。测定7Be的能量为 477.16 keV,测定时间大于86 400 s,确保7Be的测量误差控制在5%以下。
本文运用实验室无源效率刻度软件(Laboratory Sourceless Calibration Software,LabSOCS)建立模型,得到不同气溶胶样品的效率曲线。运用Genie-2000谱分析软件和得到的不同大气气溶胶样品的效率曲线,分析γ能谱数据,并对采样期间、制样期间、测量期间7Be的衰变进行修正,得到气溶胶样品中7Be的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每月采集的7Be大气气溶胶样品,经实验室测量后计算7Be在大气颗粒物中的含量,图1为2013年1~12月南宁地区近地面大气中7Be的月平均浓度值。南宁市大气中7Be的含量范围为0.56~8.78 mBq/m3,平均值为2.61 mBq/m3,与全球70多个观测站平均水平为2.45 mBq/m3相当[8]。远低于青海瓦里关山[7],低于贵州观风山[7]、深圳[9]、广州[2]、西安[10]、杭州[11]和青岛[12]近地面大气7Be的含量。从近地空气中7Be的季节分布来看,大氣7Be含量最高的月份在10月份(8.78 mBq/m3),其次在3、4月份(依次为6.12 mBq/m3、6.17 mBq/m3),其他月份大气7Be含量较低。
降雨是影响大气中7Be含量的重要因素。通常大气中7Be含量的高值对应较强的平流层-对流层的大气交换,低值对应于降雨。从2013年1~12月的7Be月平均浓度值分布来看,南宁地区近地面大气中7Be的浓度受降水量的影响比较明显。
南宁市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干湿季节分明,雨量充沛,雨季为5~9月份。由图1可知,在雨季,降雨对南宁大气中7Be含量的影响比较显著,降雨量增大时对7Be的浓度起到稀释作用,大气中7Be含量与降雨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南宁市春季(3~5月)期间,3、4月份7Be的浓度较大,与7Be的“春季泄漏”现象保持一致,其中4月份7Be的浓度没有受降雨量增多的影响而明显减小,可能与降雨对大气气溶胶虽然有湿清扫作用,但“春季泄漏”的影响仍占主导地位有关;5月份7Be的浓度骤降,可能与降雨对空气中气溶胶的湿清扫作用占主导,大大减弱了7Be的“春季泄漏”的影响;5~9月份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73.2%,大气沉降以湿沉降形式为主,降雨对大气中气溶胶有明显的清扫作用,大气中7Be含量一直在低值水平;10月份,降雨量减少,干-冷下沉气流中的富7Be气团占主导作用,大气中7Be浓度相应升高;进入11月份,受超强台风“海燕”的影响和来自海洋的暖-湿上升气团的影响,大气中7Be含量迅速降低。
3 结论
通过对大气气溶胶中7Be的含量进行持续监测,并对其含量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以下结果。
(1)2013年1~12月,南宁地区近地面大气气溶胶中7Be的含量范围为0.56~8.78 mBq/m3,平均值为2.61 mBq/m3,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
(2)南宁地区近地面空气7Be浓度变化较真实地反映了低纬度-低海拔-沿海地區的大气背景水平,7Be浓度的变化趋势与区域尺度的季节性气候变化基本一致,受降水量的影响比较明显。
(3)气象条件与近地面空气7Be浓度的敏感性关系及7Be的大气沉降通量还需要在更小的时间尺度上,做进一步的同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Bleichrodt J F.Mean Tropospheric Residence Timeof Cosmic-ray-produced Beryllium-7 at North Tem-perate Latitude[J].Geophys Res,1978,83(C6):3058-3062.
[2]杨永亮,史敬磊,张干,等.广州不同季风期近地面大气气溶胶中7Be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同步观测[J].地球化学,2011,40(1):72-82.
[3]Lozano R L,Hernández-Ceballo M A,San Miguel E G,et al.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7Be and 210Pb concentrations in surface air from the southwestern Iberian Peninsula[J].Atmos Environ,2012,63:168-178.
[4]朱厚玲,汤洁,郑向东.天然放射性核素铍-7和铅-210在大气示踪研究中的应用[J].气象科技,2003,31(3):131-135.
[5]郑向东,万国江,汤洁,等.瓦里关山近地面气溶胶中 7Be和210Pb的观测及其对臭氧浓度变化的示踪[J].科学通报,2005,50(1):72-76.
[6]林伟立,朱彤,唐孝炎.珠穆朗玛峰地区大气示踪剂7Be的观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4):51-55.
[7]万国江,郑向东,Lee H N,等.瓦里关山与观风山近地面空气7Be浓度季节性变化对比[J].地球化学,2006,35(3):221-226.
[8]Koch D M,Jacob D J,Graustein W C.Vertical tra-nsport of tropospheric aerosol as indicated by 7Be and 210Pb in a chemical tracer model[J].J Geop-hys Res,1996,101(D13):18651-18666.
[9]刘国卿,罗奇,潘远海,等.深圳市大气7Be含量分布及其示踪意义[J].地球化学,2014,43(1):32-38.
[10]常印忠,王旭辉,王世联,等.西安地区大气环境气溶胶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监测[J].核技术,2008(10):796-800.
[11]Jiang X R.7Be content and its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ground air around Hangzhou area[J].NuclSci Techniques,1999,10(4):230-234.
[12]Yang Y L,Gai N,Geng CZ,et al.East Asia mo-nsoon's influence on seasonal changes of beryllium-7 and typical POPs in near-surface atmospheric aerosols in mid-latitude city Qingdao,China[J].Atmos Environ,2013,79:802-810.
[责任编辑:钟声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