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冷配改良技术的应用
2018-09-10阿不来提·米力克扎提
阿不来提·米力克扎提
摘要:为了加快本地区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新疆库车县积极引进优良冻精品种,采用冷冻人工授精技术,对本地黄牛进行有效改良,生产出来的黄牛具有良好的杂交优势,进一步提高了农牧民群众经济水平。
关键词:黄牛;冷配改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823.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04.092
1 母牛发情鉴定
1.1 母牛发情检查
正常发情的母牛,在阴道外侧会流出能够拉丝的粘液,粘液清澈透明,无絮状物,表面张力大。并且发情后母牛精神状态表现的不安,在圈舍内来回走动,并接受公牛爬跨。发情后期,母牛阴道黏膜变成潮红色,并且分泌物进一步增加,当出现这种情况后,则判断为正常发情。
1.2 隐性发情处理
有些母牛在发情之后,不表现出外部症状,常常错过最佳配种时期。这部分母牛发情之后,常常出现出血情况。当牛群中出现该类母牛时,应该结合母牛发情期间,隔14 d左右进行一次直肠检查,根据卵巢发育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确保母牛健康后才进行输精。针对既无外部症状,又无出血现象的隐性发情牛,必须通过直肠检查方法,对卵泡发育情况进行检查,根据黄体的变化情况,适时输精。在母牛配种过程中,如果母牛不存在生殖系统疾病,一般在产后20 d内,就需要时常检查母牛子宫内黄体变化情况,一般每间隔3 d检查一次[1]。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子宫黄体逐渐变小,则应该加强检查次数,每天进行一次直肠检查,当发现卵泡变大,有波动性,要及时输精。
1.3 异常发情母牛处理
异常发情母牛主要表现为假发情、呈持续发情或者长时间不发情。出现假发情、呈持续发情情况,多数因为母牛患有生殖系统疾病。因此在生产之前,必须在母牛生殖系统健康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诊之后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进行治疗,确保母牛恢复健康,能够正常发情后再进行人工输精。有些母牛长时间不发情,通常情况下是因为营养不良,或者分娩后泌乳旺盛造成。针对这部分母牛,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确保日粮营养平衡,营养充分,使母牛分娩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生产能力。
1.4 母牛催情处理
对于黄体长时间存在不能正常发情的母牛,应该结合母牛发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对母牛进行催情处理。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药物诱导或者及时消除黄体的方法加速母牛发情。首先,使用药物诱导发情。一般在母牛产后2个半月内使用雌性激素丙酸雌二醇10 mg,一次肌肉注射,一般在注射18 h内就能够正常发情。针对母牛长时间黄体不退的现象可以使用PGF2α及其他内固醇类合成药物进行治疗,消除黄体。采用上述方法治疗3~5 d内,绝大多数母牛红黄体会陆续消失,能够正常排卵。
2 冻精处理
2.1 冻精解冻
冻精解冻过程中要确保温水温度适宜,一般情况下,应该将冻精试管放置在38~40℃的溫水中[2]。在解冻之前,应该将液氮罐打开,将细管冻精提到液罐口,保证冻精不超过液氮罐口。然后使用经过预冷的干净镊子,迅速取出细管冻精放入到温水中,在温水中解冻10s后取出。冻精解冻后,应该保证尽快使用,避免出现反复融冻现象。
2.2 精液质量检查
一般情况下,每个批次冻精随机抽取3个样本进行精液检查,3个样本中冻精质量达到3.0以上这说明整批冻精质量较好。将解冻好的冻精放置在清洁的载玻片上,在38~40℃温度环境下放置于200倍低倍显微镜观察,在可视区域内有直线运动精子占总数量30%以上时,说明精子质量合格。这样才能确保输入母牛子宫内的有效精子数量达到1500万个以上,确保母牛正常受孕[3]。
2.3 适时输精
母牛出现发情后,外部症状主要会维持在18~24 h以内,而母牛排卵主要在母牛发情结束后的6~12 h内,精子在母牛生殖道内存活时间在11~20 h,而且还需要通过4~6 h的运动才能和卵子有效结合。母牛排出的卵子在生殖道内正常存活时间为6~19 h[4]。因此,要确保适时输精,这样才能提高受胎率。在输精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母牛外部表现,母牛进入发情旺盛期时,接受公牛爬跨,通过直肠检查卵子发育情况,适时输精。卵泡发育末期进行一次输精,能够确保母牛正常受孕。通常情况下,一个情期只需要输精一次。
3 做好认真检查
早期做好妊娠检查工作,是提高受胎率的重要措施。一般在母牛人工授精1个月后需要进行一次认真检查。方法是通过直肠检查,触摸子宫和卵巢[5]。已经妊娠的母牛,子宫孕角会略微粗于未孕角,摸起来质地有流动感/松软。孕角侧的卵巢比未孕角稍大一些,仔细探索能够触摸到突出于卵巢表面较硬的黄体。通过早期妊娠检查能够确定母牛是否正常妊娠,对于没有妊娠的母牛,及时采取措施再次输精,提高受孕率。
参考文献
[1] 王德刚,周杰,王维珍,等.浅谈提高母牛冷配改良受胎率的措施[J].养殖与饲料, 2008(6):20.
[2] 杨晓田.肉牛流动冷配的三关键[J].云南畜牧兽医,2008(5):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