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务院再发政策“红包”多举措为进口跨境电商注入“强心剂”

2018-09-10吴旻

计算机与网络 2018年23期
关键词:红包跨境进口

吴旻

2018年1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扩大开放更大地激发消费潜力。会议决定:

一是从2019年1月1日起,延续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现行监管政策,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执行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而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

二是将政策适用范围从之前的杭州等15个城市,再扩大到北京、沈阳和南京等22个新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城市。非试点城市直购进口业务参照执行相关监管政策。

三是在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内商品实行限额内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按法定应纳税额70 %征收基础上,扩大享受优惠政策商品范围,新增63个税目商品,并将单次交易限值由2 000元提至5 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由每人每年2万元提至2.6万元,今后随居民收入提高相机调增。

四是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支持跨境电商出口,研究完善相关出口退税等政策。

五是按照包容审慎监管原则,依法加强跨境电商企业、平台和支付、物流服务商等责任落实,强化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而就在此前不久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行的“电商进口促进消费升级”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骞芳莉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跨境电商。目前,商务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完善跨境零售进口相关政策,以及过渡期后的一些监管方案。

跨境电商监管过渡期政策延长期将于2018年底结束,骞芳莉表示:“我们将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按照‘暂按个人物品监管的总体思路,优化完善监管措施,同时保证监管安排的总体稳定。”

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8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1.03万亿元,预计在2018全年将达到19 000亿元,同比增长26.7 %。报告显示:我国进口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已形成了以下“三大阵营”:以网易考拉、天猫国际、洋码头、京东全球购(海囤全球)、唯品国际、亚马逊海外购、寺库和小红书商城为代表的一线“头部平台”,以苏宁海外购、1号店全球进口、聚美优品、丰趣海淘、魅力惠、宝宝树美囤妈妈和易趣为代表的“第二梯队”,以及以蜜芽、宝贝格子、波罗蜜全球购、国美海外购、五洲会、海蜜严选、聚优澳品、跨境淘、麦乐购、摩西网、优集品和冰帆海淘等为代表的“第三梯队”,市场格局梯队层次鲜明,“寡头效应”初步显现。

跨境电商行业专家主要观点

(一)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曹磊

观点一:政策持续利好进口跨境电商且释放信号明显

国務院再次决定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对中国进口跨境电商行业将带来重大利好,我注意到这也是“四八新政”出台后第三次延期执行。不仅延续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继续有利于跨境电商企业做大做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监管模式和措施继续完善,对质量的监管和把控也会加强。政府已在反思外贸监管政策,在跨境电商所引发的全球贸易新趋势下要进行监管创新,仍需要时间继续推行试点,以总结经验,研究出一套更符合全球贸易发展趋势的跨境电商监管制度。

而在“进博会”上,中国跨境电商成为了全球采购的“主力军”,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各大电商平台拟采购金额已超16 000亿元人民币,其中阿里巴巴(5年2 000亿美元)、京东(采购近千亿元)、苏宁(150亿欧元)、网易考拉(近200亿元)、唯品会(100亿元)、洋码头(约8亿元)和寺库(1亿美元)。无疑,整合全球商品流通供应链资源的跨境电商平台,在刺激我国居民内需、扩大有效进口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观点二:税目商品增加限值提高给进口跨境电商更大想象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务院还新增加了63个税目商品,提高单次交易限值和年底交易限值,这继续给进口电商行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进口跨境电商依靠削减中间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成本,更好迎合了国内消费升级背景下对于更高性价比的国外产品的需求,从而发展迅猛,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跨境进口电商未来需向中高端市场发展,以多种物流形式结合以应对形势的变化,行业巨头将更加凸显自身供应链管理及资金运营优势,带动整个行业走向更加规范的道路。而90后新生代消费主体跨境需求明显,随着80、90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军,该部分群体消费观超前,对跨境商品消费需求明显。

观点三:进口跨境电商正步入全产业链竞争时代

跨境电商正在由打造爆款单品向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转移,就平台而言,消费升级的趋势对其资源整合、全程把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货品采购、通关物流和销售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影响客户体验。基于此,也为电商从不同领域着手建立竞争优势提供了切入口。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然而,国内消费需求释放面临缺乏有效产品供给匹配的问题,使得消费市场正处于结构升级的断档期。伴随收入水平提升及人口结构变迁,当前消费结构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以及快速多变的发展态势。

(二)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通拓科技集团合伙人李鹏博

观点一:未来的政策走向很可能是永久性按照个人物品监管

政策中的关键字“扩大开放”与前不久的进博会呼应,明确政策制定的基础是进一步打开国门,拥抱全球商品。显然,与进口相关的政策,无论是一般贸易进口还是跨境电商进口,未来肯定还是继续利好。继续延续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按照“个人物品”监管。实际上,在此前商务部的例行会议以及进博会期间商务部的官方表态上,已经明确地说明了“继续按照个人物品监管”。未来的政策走向,很可能是永久性按照个人物品监管了。这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及其重要。

观点二:新增63个税目商品政策信号是积极的

政策一是商品类目扩大了,新增63个税目商品;二是单次限额从2 000元提高到5 000元,很多高价值产品的机会来了,包括轻奢类、电子产品类和美容仪器类等;三是年度限额提高到2.6万,这个调整力度后续还会进行调整。对于扩大试点范围,该政策信号是积极的,是国家对跨境电商进口政策试点的认可。从业务操作方面,如此多的城市可以从事保税进口,竞争异常激烈。

(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秋城

观点一:政策的顶层设计对跨境电商扶持和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

此次延迟跨境电商进口的过度政策,是国家在世界经济整体动荡时期,对于国内电商企業的真正鼓励,无论对于跨境电商企业还是普通的消费者都是非常利好的。进一步扩大政策范围提高个人的采购限额,真正推动2019年跨境零售的更加迅猛发展,通过跨境进口的方式真正满足国内对于海外美好产品的需求,同时通过这样的激励,推进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加快产业升级。同时通过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本质上给全球的跨境外贸市场带来新的动力。

观点二:政策会进一步释放国内消费者对于跨境进口商品的采购热情

政策会进一步促进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各大城市的跨境电商的发展,真正推动和发展城市的外贸转型和经济发展。

政策会进一步释放国内消费者对于跨境进口商品的采购热情,未来几年内真正推动跨境进口的发展。

目前,跨境电商最大的痛点就是跨境物流,政策鼓励推动培育跨境电商物流等第三方模式发展,未来海外仓,目的国本土化等会继续发展。跨境电商领域马上要迎来2019年的《电商法》,海淘的用户规模也超过1.01亿人,随着国家对于跨境进口的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在消费升级,优质商品进口,整个跨境进口会迎来真正的大发展。

(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APEC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健

观点一:政策对消费者个人物品的跨境电商进口继续进行支持

国内消费者对国外消费品的需求不断攀升,特别是很多国内的消费者在海外购物,包括代购、旅游购物,大量的消费在海外,这个数字还在上升。当然这也说明了中国国内的购买力比较强。跨境电商网络零售进口的进一步放开,实际上让消费者可以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海外产品,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同时将海外的购物拉回国内,让消费者在国内就能够享受到海外的商品质量和价格,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适应了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

观点二:政策有助于改进中国进出口平衡和中国企业海外扩展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再延期,也显示了中国对全世界开放中国市场的信号。这也会给一带一路的国家以及全世界其他国家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共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这也有助于改进中国的进出口平衡,也有助于中国企业海外扩展,有进有出,贸易的互补可以让所有的国家都共同发展。这个政策也是中国显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非常重要的信号,长远对中国产业融入全球市场是有好处的。

(五)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一级合伙人吕友臣律师观点

观点一:提高单次限额有利于奢侈品类跨境电商发展

政策再次强调的是这些政策仅限于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系统进出境的才适用。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企业、个人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零售进出口商品交易,并根据海关要求传输相关交易电子数据,如实向海关传输交易、支付和物流等电子信息的,该政策才有意义。其他个人代购通过个人携带进境或邮包进境的没有参照意义,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本次政策调整的最大惊喜是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商品单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 000元提高至5 000元,将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万元提高至2.6万元,这是最为务实的,特别是单次限额的提高,有利于奢侈品类的跨境电商。

观点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自用是指首次非全部

本次政策的核心是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继续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不执行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按个人物品监管,仅指“不执行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而不是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定性为个人物品。

进一步扩大享受优惠政策的商品范围,新增群众需求量大的63个税目商品。这在意料之中,也是必然趋势。政策将适用范围从之前的杭州等15个城市,扩大到北京、沈阳等22个新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城市,这也在意料之中。但是,非试点城市的直购进口业务可参照执行相关监管政策,应该说是一个突破。

国内知名进口跨境电商平台高管观点

(一)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丰趣海淘CEO任晓煜

观点:是进博会之后对跨境电商的又一“强心剂”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是进博会之后对跨境电商的又一个强心剂。跨境电商从试点逐渐进入了稳定期,商品类目的扩大、税费的稳定、交易限额的上升,毫无疑问都是对跨境电商试点的认可,开始了进一步的解绑,给了行业更多的空间。其实,跨境电商的相关的政策,最近海关也密集出来了不少新的规定,对行业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了针对性的配套政策。配合明年《电子商务法》的实施,跨境电商行业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可以快速且持续成长的行业。

广义的进口跨境电商市场,是个过万亿的市场,但在跨境试点范围内的数据还是很小的。还有很多的交易行为游离在外,还有大量的严格意义上的非法行为在冲击跨境试点。所以,我们也希望跨境电商的政策能在现在的数据链路完整的,监管透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优化,对正规跨境电商企业松绑。对行业乱象严厉地打击,促进利国利民利企业健康发展的跨境电商试点模式进一步深化。

(二)网易考拉CEO张蕾

观点:跨境电商持续释放利好政策行业国家战略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该利好政策的推出,可以看做是对“进博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发展的政策落地,体现了最高领导人对跨境电商行业的战略扶持,有利于进一步拉动消费升级,持续稳定经济快速增长。过去4年里,跨境电商不仅促进了消费回流,对增加国家税收、拉动国内经济发展也起到积极作用。该改变不仅将进一步释放购买力,刺激消费者在轻奢、电器和美妆等领域的消费,也促进了跨境电商商品类目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相关利好政策首次提出将支持跨境电商出口,包括相关出口退税等政策均在进一步完善中。这对于拥有全球工厂店创新模式、有能力做跨境电商出口的网易考拉是一个鼓励。网易考拉将积极研究相关政策,帮助更多优质中国制造企业及品牌走向全球。相关利好政策的推出,将更多内陆城市纳入到跨境电商試点城市中,这不仅实现了消费升级,且进一步利好国家东西部均衡发展战略。总而言之,跨境电商持续释放的利好政策,表明了跨境电商行业在持续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京东海囤全球总经理杨叶

观点:是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

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将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我们能够看到未来的利好。11月5号,中国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就充分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要扩大进口的决心,而且在进口博览会期间,以京东集团为主体,包括海囤全球在内,直接签约并采购金额达到一千亿人民币,这其实也表明我们对于未来跨境进口业务模式的信心,因为它是迎合消费升级很重要的体现。

同时,我们也在品牌和业务层面持续升级。11月19日,京东全球购品牌全面升级为“海囤全球”。定位于“京东旗下全球直购平台”的海囤全球将专注原产地直购模式,加强自营直采、突出原产直购和京东配送优势,并且还将在采购销售、品质管控、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持续升级,为消费者引进更多的高品质海外商品。

(四)天猫国际政府事务负责人王浩洋

观点:是对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创新模式的肯定

此次政策出炉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继续坚持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坚定扩大开放的态度和决心,也是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之后,中央政府出台扩大进口,调低进口关税等一连串政策延续。此次国务院有关跨境进口电商政策最新发布,是对整个中国跨境进口电商模式创新的充分肯定,并在政策继续保持进一步顺延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自2016年实施过渡期政策以来,整个行业进入快速稳定发展高速期。跨境进口电商不仅有效拉动国人进口消费,引导万亿境外消费服务回流、倒逼国内供给侧改革以及扩大内需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中国有机会引领全球贸易发展的“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红包跨境进口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孟加拉允许贸易商进口70万吨大米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进口食品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