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土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探析
2018-09-10毛远堂
毛远堂
摘要:林下养鸡是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利用林地、草场、山坡、果园等自然资源,以采食昆虫及野生嫩草、树叶、草籽、腐殖质为主,补饲为辅的方式进行土鸡或土杂鸡“土法“饲养,从而有效控制植物虫害和草害,减少农药的使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它是一种生态化的养殖方式,鸡采食到的都是天然、没有公害的饲料,其土鸡及土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具有极高的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土、绿色与野味特点,已被现代人誉为绿色生态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
关键词:林下;土鸡饲养;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04.085
1 林下土鸡养殖现状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项目的推动下,以石柱县为例,林下养鸡呈现良好势头,广大农民开始利用林地、果园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全县林下养鸡占鸡总存栏量的50%左右。由于缺乏林下养鸡关键技术体系的支撑,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前期,多数业主因选址不当、建设不规范、科学养殖技术匮乏,普遍存在成活率低、整齐度差、饲养周期长、饲料成本高等问题。笔者通过在该县开展试验研究与养殖示范推广对林下土鸡养殖的一些关键性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提高各项生产性能,增加养鸡效益,助推产业兴旺发展[1]。
2 林下土鸡饲养关键技术探析
2.1 准确把握鸡场选址原则及建设标准
鸡舍的选址一般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环境幽静、交通便捷、水电源充足、无污染、排水良好、易防兽害和地质灾害且坡度在30°~45°的林地,以中成林,林冠较稀疏、冠层较高、树木长势中等、砂质土壤、荫蔽度在70%左右的树林为宜,应远离村庄、学校、交通要道、旅游景区等。
鸡舍的建设应在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前提下,以简易、经济、实用为原则,就地取材,依山伴水或坐北朝南修建。每栋鸡舍距离150 m左右,人字型搭建,一般以舍宽4~5 m,长8~10 m为宜;舍顶高2.3~2.5 m,从底层到表层依次采用石棉瓦或油毛毡—稻草或秸秆—塑料薄膜—细沙盖项,能够防水保温;采光窗离地150 cm,地窗距地20 cm,窗大小以0.5×0.5 m为宜;舍内地面平整比舍外高30 cm左右为宜,搭建“人字型”棲息架,高度为100~120 cm,距墙30 cm,栖木间距离不少于30 cm;鸡舍四周设排水沟;放养林地内搭供鸡避雨的弱鸡棚;放养林地周围用尼龙网等贴地埋设高2~2.5 m的封闭围栏,以防兽害[2]。
2.2 林下土鸡各环节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2.1 育雏阶段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通过示范养殖来看,在雏鸡的饲养阶段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引进鸡需提前预温,应根据季节、天气变化等情况看鸡施温,保持均匀恒定,一般第1周温度为32~35℃,以后每周下降1.5~2.5℃(冬春季每周下降1.5℃,夏秋季每周下降2.5℃),直至20~23℃,并在放养前提前脱温;二是湿度应随日龄增大逐渐降低,一般10日龄内相对湿度70%~65%、10~20日龄60%~65%,3周以后55%~50%,防止湿度过低或过高引起发育不良或诱发球虫病;三是光照时间和强度应随日龄增大而逐渐缩短和减弱。一般在3 d内采用24 h光照,以后每天减少1 h,2周后恒定在12 h之内;光照强度第1周龄40W/15㎡,从第2周龄起25W/15㎡,直至自然光照;四是加强通风换气,以人进入鸡舍闻不到刺鼻的氨臭味为准,但要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五是雏鸡一般进舍后1~2 h给以20℃左右的凉开水为宜,以利缓解鸡的应激反应,促进胎粪排出,必须确保所有雏鸡都喝到水,1周后可换成自来水或井水,保证水质洁净不间断;六是开食应做到定时定量,少给勤添,第1周日喂5~6次,必须确保所有雏鸡都能同时吃到充足的饲料,以后逐渐减少到每天4~5次。
2.2.2 脱温转群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春雏和冬雏一般在30~45日龄脱温,夏雏和秋雏脱温时间较早,冬季一般在中午天气暖和时,夏季在早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脱温,特别是在脱温初期,白天应适当降温,晚上应适当增温,逐步过渡到白天不加温,晚上加温,经5~7 d后,就可不再加温,切忌突然脱温或温差下降过大,防止鸡群发病或引起应激;同时在脱温前应在舍内过渡饲养5~7 d后方可在天气暖和、室内外温差不大的时候将雏鸡放到室外饲养,逐渐延长放牧时间和扩大活动范围,增强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和采食习性;脱温转群前后4 d内,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以减少鸡群的各种应激反应。
2.2.3 放养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要科学掌握放养时间、放养密度、放养训练、分区轮牧和定时定量补饲等。
参考文献
[1] 赖长松.林下散养土鸡的饲养管理技术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2):99.
[2] 杨丽霞.林下养鸡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1): 167-16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