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昌热电供热管网水力工况分析及优化

2018-09-10葛晓岚俞聪高新勇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4期

葛晓岚 俞聪 高新勇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了武昌热电一次管网压损过大的原因,是由于一次管网中间管径较小,产生喉部效应,致使管网压损过高。针对当前实际供热面积较小的问题,只需通过提高一次网供回水温差来降低管网压损;针对当前接待供热面积过高的问题,需对管网中间的喉部管段进行改造。此次改造初投资受一次网供回水温差的影响,一次网供回水温差越高,所需扩径的管段长度越小,管道改造的初投资就越少。

【关键词】水力工况;压损;供回水温差;喉部效应

【中图分类号】TK26;TM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4-0144-02

0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迫切需求,当前分散式供热锅炉逐渐被淘汰,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虽然供热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也有所提升,但供热能耗高、运行费用高等问题仍然突出,这些问题降低了供热的经济性,浪费了能源。

在进行供热管网设计与优化时,水力工况分析是高质量的管网设计、施工及运行调度的必要条件[1],也直接影响整个供热系统的经济性[2]。

本文结合武昌热电厂的工程实例,分析说明水力计算在供热管网设计与优化中的重要性。

1 实例概况

1.1 机组现状

武昌热电公司总装机规模为370 MW。一期工程第一套185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于2010年投产运行。二期工程第二套185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于2015年投产运行。

第一台机组设计最大供汽流量为160 t/h,供汽压力为0.3~0.5 MPa,供汽温度为220~260 ℃;第二台机组的供汽压力提升至1.0 MPa,供汽温度为220~280 ℃;2套机组年供热能力最大可达314 t/h。

1.2 采暖热负荷

目前,武昌热电热网首站接待住宅小区面积为324.1万m2,商业办公面积为43.6万m2,总接待面积为367.7万m2。2016—2017年采暖季,住宅区实际供热面积为117.8万m2,商业区实际供热面积为25.4万m2,总计实际供热面积为143.2万m2,占总接待面积的58.25%。

根据当前热负荷增长速率测算,2017—2018年采暖季,实际总供热面积将达到209.3万m2,供热总接待面积可达到407.2万m2。

1.3 一次管网现状

目前,武昌热电公司的供热一次管网总长约11.8 km,一次管网的管径变化趋势是DN600→DN500→DN450→DN400→DN450→DN500→DN600。受下游管网管径不一致、局部段喉管的影响,管网在实际负荷下管网水力计算显示:末端用户水力工况难以保证用户正常使用。目前,末端用户采暖效果差,还会导致首站增加泵的运行而引起电耗增加,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是目前水泵扬程为90 m,扬程低,克服不了管网阻力。一次管网分段后,各管段的具体数据见表1。

2 水力计算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3]的水力计算方法,管道沿程阻力压降可按下式计算:

公式(1)中,R为单位管长的沿程损失,单位为Pa/m;Gt为管段的水流量,单位为t/h;d为管子内直径,单位为m;λ为管道内壁摩擦阻力系数;ρ为水的密度,单位为kg/m3。

公式(2)中,K为管壁当量绝对粗糙度,单位为m;K取值为0.5×10-3 m。

而管道局部阻力计算则可以折算成当量长度来计算,一般选择0.2~0.4的比例系数(局部阻力/沿程阻力)来计算。

3 水力计算结果分析

3.1 按供热面积计算

根据2016—2017年采暖季的一次网实际运行供回水温度为95/55 ℃,计算得出一次管网压损大于1.6 MPa,显然不合理。本次计算选取一次网供回水温差为50 ℃,即一次网供回水温度为105/55 ℃。此外,局部阻力的比例系数选取0.3,计算结果见表2。

根据结果分析,一次管网总长度为11.8 km,折算长度为15.4 km,总流量为1 440 m3/h,单程总阻力为462.95 kPa,当考虑热网首站压损及末端换热站压损时,一次网总压损为1.13 MPa;由此可以得出,只需增大循环水泵的扬程与流量,就能满足一次管网的运行要求。

3.2 按接待面积计算

由于当前管路管径分布不合理,当选取以总接待供热面积为基础进行水力分析时,考虑多种因素后,选取一次网设计供回水温差为60 ℃,即115/55 ℃。经过水力计算,结果显示总流量为2 333.90 m3/h,由于一次管网喉部的存在,致使管网压损过高,单程总阻力为1 227.65 kPa,远超出供热系统的运行要求,特别是中间DN400的管路压损占总压损的46.3%,而该管段长度仅为总长的18.8%。

3.3 中间管段扩径计算分析

(1)按供回水设计温差60 ℃计算。经过水力分析,此时需扩径的管道为前端管径较小的管路,即DN500、DN450、DN400、DN450,总长度为5.6 km,各管段扩径及压损情况见表3。扩径后水力计算结果显示,单程总阻力损失为486.95 kPa,当考虑热网首站压损及末端換热站压损时,一次网总压损为1.17 MPa。

(2)按供回水设计温差70 ℃计算。经过水力分析,此时需扩径的管道为前端管径较小的管路,即DN450、DN400、DN450进行扩径改造,总长度为3.0 km,各管段扩径及压损情况见表4。扩径后水力计算结果显示,单程总阻力损失为496.37 kPa,当考虑热网首站压损及末端换热站压损时,一次网总压损为1.19 MPa。

由此可见,当一次网供回水温差提升10 ℃时,需要扩径的管路长度减少2.6 km,极大地降低了管网改造的初投资。

4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武昌热电公司一次管网压损过大的原因,是由于一次管网中间管径较小,产生喉部效应,致使管网压损过高。针对当前的实际供热面积,只需通过提高一次网供回水温差来降低管网压损,使得管网供水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1.6 MPa)。针对当前接待供热面积过高的问题,需对一次管网的中间喉部管段进行改造,此时管段扩径改造的初投资受一次网供回水温差的影响,一次网供回水温差越高,所需扩径的管段长度越小,管道改造的初投资就越少。

参 考 文 献

[1]黄建春,张贝.工程实例说明热网运行中的水力计算方法[J].区域供热,2013(2):19-26.

[2]秦芳芳.供热管网水力计算模型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

[3]贺平,孙刚,王飞,等.供热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陈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