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激趣”到“存趣” 以“有限”化“无限”

2018-09-10童俊盛

大东方 2018年4期
关键词:激趣体育运动初中生

童俊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健康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譬如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就有这样一个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初中阶段是学生生长发展、个性形成重要的时期,也是学生体育兴趣形成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进行初中生体育教学,使之更好地与终身体育接轨呢?笔者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认为应该从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及运动能力入手,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提高其运动能力,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激趣”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热情的根本前提

兴趣爱好是青少年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它能促进学生的行为和求知欲望的发展。兴趣促使人的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形成兴奋中心,有利于集中注意,增强记忆力,从而巩固和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兴趣是一種带有意识特点的心理驱动力,单纯从兴趣出发的心理层次反映在体育教学中,它具有多样性,普遍性及稳定性的特点。显而易见,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时,应该先选择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加以引导培养才能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

体育运动是一种深受广大初中生喜爱的体育锻炼活动,体育运动对初中生自身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及协调性等素质都有极高的锻炼价值。由于体育运动是在直接或间接对抗的条件下进行,争夺激烈,变化万千,经常参加这些体育锻炼,对培养初中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忍不拔、勇于克服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学生产生兴趣的前提,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只有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交流,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可以满足学生对情感需求,同时拉近老师与学生距离,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二、从“激趣”到“存趣”,打通初中生体育锻炼的“任督二脉”

初中的体育教师如何教学,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入手,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已尽,趣犹存”。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途径去培养初中生体育运动的兴趣。

首先,营造愉悦体育运动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心理学上这样讲到,兴趣与一个人的追求有关,追求是人们用积极行动经过努力争取达到的某种目的,体育运动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指标,使学生对练习有浓厚的兴趣并产生进取行为。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应给学生讲解某种体育运动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特点及其规则,再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体育运动的教学片断及一些精彩的比赛录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和参与这项体育运动的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通过各种激励策略,努力营造一个愉快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初中习。

其次,积极拓展教材外延,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体会成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某项体育运动的水平,遵循由难到易,由简单到复杂及区别对待的原则。因为不同的学生,某项体育运动的初始水平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就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运用新颖、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同时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选择的来安排趣味性、竞争性、实用性等易学易练的技术运动项目。如体育舞蹈或健美操也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经常补充一些学生想掌握但是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一堂组织无味的体育课,使学生感到单调而枯燥、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反之我们如果精心设计,使用多种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则会使得学生兴趣提高,热爱这一体育运动。由此可见知识和运动技能应该时常更新,及时的淘汰陈旧的学习内容和枯燥的学习方法,以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增强体育教学的诱惑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诱导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体育运动的功能和目的,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及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有疑存趣”。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思考,通过思考,改正错误运动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来找到答案,如:投篮,先进行手势和身体姿势的讲解,然后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找到问题,然后进行身体发力和手指以及手腕的动作讲解,帮助学生完成正确的动作,获得愉悦的成功体验,从而让学生在运动中产生疑惑,解决问题,形成有疑惑,但能解决,很有趣的积极学习心理。

三、以“有限”化“无限”,促使学生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

学生体育运动的基础和能力是“有限”的,但初中生的潜能是“无限”的。通过体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从有限的会的项目,有限的基本能力达到无限的学习能力。这就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这是学生身体锻炼的自身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进行强化。当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身体负荷较大时,学生会从中体验到一种愉悦感,不仅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更是一种身心上的理解和感受,这是其他学科不能给予的。学习过程中体育课程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和组织合理的体育学习内容是学生体验体育运动兴趣的重要因素。

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通过教学传播的学习思维和意识是“无限”的。体育教学活动一般在课堂45分钟有限时间内完成,时间有限,运动体量有限,但教师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无限的学习思维和无限的运动能力。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出能扩展无限的学习能力和意识,才能促使学生形成终生体育的习惯。

总之,在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学习中,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氛围一定要融洽,学习过程应较为轻松,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方法和意识培养,让学生体验到交流带来的乐趣。促使学生从“激趣”到“存趣”,促进学生的共同思考和相互评价,让学生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协同、运动、提高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期盼,帮助学生从“有限”的能力提升至“无限”的思维和意识。从而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这就是体育教育的根本本质。

猜你喜欢

激趣体育运动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