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视野下的学校武术教育
2018-09-10胡文浩
胡文浩
摘要:学校武术回归国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历经重塑的学校武术与国学结合升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归宿和创造。
关键词:国学; 中国武术; 武术教育
国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 春官 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孙舞”,这里国学是指国家设立的教育机构。国学所包容的文化实体涵盖了传统文化中的方方面面,中国武术的诞生就很好的说明了其文化地位。中国武术由表象技术和内涵精神两部分所演化诞生而来,无论从表象还是内涵深层都受到了国学思想的熏陶,国学与中国武术相依相随。从中国武术诞生就可以鲜明看出国学的整体性和中国武术的个体性相互影响和谐共生。中国武术正是存在与国学的大背景下,国学将不断驱动于中国武术发展。
一、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现状
中国武术从数千年前传承至今,形成了独具风貌的“活”文化,如何更好地利用并传承这一“活”文化是我们当即思考的问题。关心中国武术的发展传承自然离不开学校武术的教育,学校教育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等特性必将担负起民族文化。学校武术以引导学生心路,陶冶心智,缓解紧张课业压力,强其体魄、固其筋骨,让民族传统国术文化耳濡目染。开展学校武术意义所在究其是为推广武术项目其本身还是追求一种精神传承,从武术发展历程来看,似乎不惑而解。
武术作为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源于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以上世纪80年代育才中学体育教育改革为例,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教改。因与其他体育活动相比武术是学生可以终身锻炼的项目,而将武术作为体育教改组成部分——以2节大课上体育课、4节小课上武术课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全面教改。在“男拳”教改中,育才中学利用“聘请武术专家加强体育教师的武术培训,从外校抽调武术专业的体育教师担任‘男拳教改的组织者,以教研活动为阵地推进其他专业体育教师的武术‘业务进修,借用代课教师、实习教师充实武术师资力量,利用小干部的助手作用辅助武术教学”五种渠道解决师资问题,以《体育教学大纲》之外的“初级长拳、初级刀术、功力拳、规定华拳、简化太极拳或者初级剑术”形成的育才中学武术教育的校本课程解决“教什么”问题,以“范、明、严、复、美”五字诀的武术教学新模式解决“如何教”问题,以“施行武术操,成立学生自锻的武术锻炼小组和武术协会,委托少体校代训武术队”构建武术教育课外活动的系统。然而,无论是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民族文化在其中的份额越来越少,越来越弱化。“只有抓住传统的根,抓住与母体的天然联系,重回国学的怀抱,学校武术教育才能更加贴近人们的视野走进人们的生活”。
二、国学让学校武术升华,学校武术让国学饱满
学校武术的发展步履蹒跚,而国学的传播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借国学背景让学校武术顺势而上,如何能够更好地带动学校武术前进发展的步伐是对国学主导地位的检验。如何升华学校武术,使其更能融入到国学的大家庭中,必然要挖掘其中国武术优秀的文化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武术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参杂鱼龙混珠的民间思想,如果以这样的姿态进入校园必将只会反作用其身。剔除中国武术消极落后的思想,树立武术的特性:保持民族性以继承精华,体现时代性以弃其糟粕,这样中国武术那些不合时宜的地方才能逐渐弱化,直至消亡,学校武術才能长盛不衰。
把国学融入至学校武术,让中国武术丰富国学文化。学校武术是国学最好的表现。“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可见,走向大众,走进生活是国学的软肋。国学所蕴含的精神并代表的传统文化思想始终只是意思的表达,象形的标志,如何能够从更为直观的角度去体现国学精神、文化思想、让感情流露,学校武术就是很好的嫁接。学校武术作为这一嫁接的载体,拥有先天的优势,因为中国武术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都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直接创造出来的,积淀下来的。它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生产生活的实际,更加真实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中庸和谐是国学的时代主题,也是学校武术发展的基础,为学校武术发展奠定了教育基石。青少年通过学习武术,在技艺上先发制人,在繁重快节奏生活下,“赢在起跑线”在所难免。学校武术使青少年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其次“武德”思想贯穿于中,树立高尚品德,培养良好情感体验,塑造良好人格形象。最后,通过学校武术,可以深刻的理解诸如孔孟道法家思想、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学校武术与国学相互联系、渗透,使其学校武术文化价值更高于其他运动项目。
学校武术作为武术传播的第一线,学校武术回归国学是对其传统文化的重拾,国学回归是对传统的认可。青少年通过学校武术,掌握其身体技术,浸染传统文化,使其思想汇聚,培养伟大的民族精神,也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历经沧桑的学校武术与国学联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和仰慕,更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人间正道。站在国学的视野看待武术,学校武术所迸发的光与热必将照亮中华文明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玉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与孔子“中和”美学精神[J].北方论丛,2012(1).
[2]李世宏.论先秦“六艺”教育中的体育活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