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文学书写的视域、创新与变迁

2018-09-10李存

北方论丛 2018年3期
关键词:视域微时代变迁

李存

[摘要]以移动互联为主要特征的微时代到来,对文学书写产生巨大影响。,文学书写一方面要拓展视域,将生活言说、聊天评论、多元艺术纳入文学书写的范畴;另一方面,要从简约型、参与型、综合型文本等方面深入探讨样式创新。最后根据微时代的特点提出文学书写的变迁趋势,即媒介化要进一步扩展、精英文学要实质逐网、学界研究要真正融入,以促进文学更稳健地发展。

[关键词]微时代;文学书写;视域;变迁

[中图分类号]

1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3541( 2018) 03 - 0080 - 05

每个时代都有其显著的文化现象,人们也乐于对其主要特征进行归纳并命名。当代,从短信到微博、微信,再到微电影、微写作、微评论,“微”已全方位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時代的概念也因此应运而生,一般认为:“微时代是以信息数字技术为基础,是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传播时代。”[1](p.34)微时代崭新的传播模式,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观照,对个体生活方式、审美方式等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即以微时代对文学书写的影响为切人点,探讨文学书写的视域拓展及样式创新,并为文学书写的变迁提出展望和建议。

一、微时代文学书写的视域拓展

近十年来,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移动互联、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等传播手段和传播介质得到长足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2017年8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 24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6.3 010,手机成为网民上网不可或缺的设备[2]。以手机为主要工具的微时代使人们不再受制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取、掌控信息的能力空前提升,作为网络时代发展的新阶段,将网络时代的特征进一步放大、整合,这对当代文学书写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微时代,信息书写与传播的便利产生大量的文本类型,其中,有的文本类型虽然在微时代以前也已存在,但借助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技术,取得了比以前不可想象的传播结果。还有的文本类型就是微时代的产物,它们以崭新的形态,引领着新型文化的消费,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就文学的视域而言,对具有文学特征的文本类型重视不够,仍较少理会那些游走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文本,这严重影响了文学对于微时代的回应。在文学的本初含义中,文学并不是自我循环的、一清二楚的封闭领域,文学与非文学的跨界贯通是古已有之的惯例,从历史上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都有一个大文学或大人文的概念,彼时的文学就是包含各种似是而非的领域。直到现代化出现后,各类文学概念、文学自律的条框才在科学的名义下将学科共通性遮蔽,代之于以泾渭分明的学科分类。在微时代,我们根据媒介融合提出文学书写视域的拓展,事实上也可以看作大文学概念的回归。从内容看,微时代文学书写的视域拓展大致有以下方向。

1.微时代生活言说文本的文学性拓展。微时代自媒体等发布机制的便利,使个体化的表达成为常态,每个人可以将原本私密或很难被大众窥视的内容大白于网络。这些具有生活内容的言说文本,原本缺乏文学性的内容,但在微时代却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内核。分析其原因,一是这类文本虽为私人书写和小范围的交流,但微时代的广场化场景,使这些内容能够轻而易举地被万千受众围观,产生集聚效应甚至无法想象的后果,发布者深知此中利害,在写作时就加入自我的审查和修饰,使文本呈现出一种看似私人其实公共化的效果。二是微时代所具有的对生活审美的关注,使人们倾向于关注微小的生活细节,而避免宏大叙事。如王德胜教授指出的,进入“微时代”,文化生产方式的急剧转化,以及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去历史化”,带动整个社会生活的审美叙事朝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性”回归;充分实现并具体满足人的日常生活感性,成为“微时代”文化生产的基本目标[3](p.46)。这种具有草根性和碎片化的书写诉求使对生活言说的内容和意境得到有效提升,因而在文本内容、形式、主体等方面带有文学的症候。这些生活言说的文本形式多样,既有微博中的日记体记事、微信朋友圈的感悟,也包括一些微信公众号中心理学、教育学、成功学、职场、情感等介绍性文章,后者虽然跨越领域较大,但其论说的目标是人,以让人受到触动、感动为目的,因而其叙事上也带有一定的文学性。微时代生活言说文本因其情感属性容易产生代人感,所以,拥有大量的受众,而且往往能占用受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成为文学书写视域拓展的重要领域。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将其纳入微时代文学书写的视域,并不否定其与文学衡量标准的距离,只是倡导尽可能在生活化创作中注意文学意蕴的提升,在海量的网络生活言说文本中检索、发现具有文学因子的文本,探究其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传播与文学审美的平衡,这样我们在将文学理论运用于真实生活的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普通受众的文学审美能力。

2.微时代聊天评论文本的文学性拓展。社交性是微时代的显著特征,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与他人互动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社交特征,人与人的交往实现了根本性变革,人类借助微时代再次回到部落社会,回归到圈子文化中。在这里信息生产和传播者因为爱好、兴趣的差异,逐渐自发分类到不同的信息群里,由此产生“信息茧房”的倾向[4](p.83)。这些圈子、部落群体之间的不断交叉,使得群体意见能够更加充分、更加复杂地呈现出来,从而带来极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从学科分类的角度看,现代学科体系对于文学批评已有明确的规制,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区分已是泾渭分明,但文学批评在被科学明确以前,也会以诗歌、散文的形态来表现内容,其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而且在微时代,聊天评论的范围比文学评论范围宽泛得多,许多来回往复的跟帖、讨论结合在一起就是一部极好的文学文本。我们考察大量的网络评论,能够很容易感觉到作者的文学化书写情怀。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聊天评论中虽然有专业评论中的客观知识、理性思维等内容,但占据主流的却是私人化的感悟、遐想,以及包含爱恨的宣示,这种表述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于文化散文或文化随笔,在传统文学评论领域,这种评论方式已然过时,但在移动互联空间中却热闹不凡,从中也可以看出微时代文学书写的前景。当然,微时代将聊天评论文本纳入文学书写视域也存在一些障碍,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虽然构成了聊天评论文本的优势,但也容易生成从众现象,一些聊天评论自发自由,过于随意主观,为了博取眼球常有越位的“腔调”、宣泄的“吐槽”,甚至有谩骂、侮辱、毁谤等网络暴力倾向,这使很多人认为,网络评论是网络垃圾的集散地,毫无价值可言。但恰恰因为这些极端情况的出现,在微时代使将其纳入文学书写视域更为必要,因为我们不仅能从中探究文学意蕴文本的书写,还可以从文学的角度介入其中探究合理评论的界限和语言结构。

3.微时代多元艺术文本的文学性拓展。微时代各媒体的深度融合在高速推进,媒体之间呈现出兼容和混搭的特征,在传统媒体中需要单独呈现的样式,如报刊上的文字图片、电视上的视频、广播的音频等,在微时代的媒体中能够集中呈现,一条微博就可以是含有音视文图的合体呈现。同时,这种展现还可以实现精准分类,如音频节目既可以是“广播式”的大众传播也可以是针对个人的精准传播,既可以直播,也可以点播,等等。在微时代媒介深度融合中,媒介的边界正在消失,内容间的界限也变得不清晰可辨,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开来,通过对各类艺术领域文本的探究来扩展文学的视域。从历史上看,文学与艺术也经历从融合到分离的过程。远古时代,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大体都融合在一起,直到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文学与艺术才逐渐分离。而在微时代,我们又看到了它们融合的前景,而且这次的融合更为深刻、宽广,因为微时代不仅提供了充沛的技术条件,还提供了宽松的规则体系、较大的自由度以及没有传统媒介中的各種金科玉律,文字可以自由地按照任何比例与音视图结合,形成一种体量和内容都不同以往的“富”文学,它们归属不到任何现存的艺术类别中,但却有着无比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在微时代对以往并不属于文学范畴的音频、视频等都可以纳入到文学研究的视域。如专门的音频栏目《罗辑思维》《晓说》等形式上类似说书或脱口秀,都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还如短视频在微时代大行其道,但电影艺术对其研究很不充分,对这些以内容取胜的短视频从文学书写的角度来考量也很有价值。对于多种艺术方式融合的混合体,更应该纳入文学书写的范畴,当前微信朋友圈中80﹪以上的文本都是图配文形式,而微信公众号中文章附带音视频也是常见的现象,文本的接受者既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音频,甚至还有不同的音频供其选择。在这些混合的文本中,不论文字是否占据主导地位,客观的情形是,微时代面临从阅读主导到视觉主导的变迁,如果混合类文本中图片、视频传达的信息已经足够,那么文字很有可能会被接受者忽略。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同时多种媒介并存时视觉媒介总会优先被捕捉到,这种态势将会进一步丰富文学书写的方式和方法。

二、微时代文学书写的样式创新

在对文学书写的视域扩展后,我们还要返回到文学本身,探讨微时代下文学书写是否具有独立存在的、与以往迥然有异的文学特质。这个命题可以从对网络文学等新媒体文学的概念争议说起。网络文学自命名以来已有二十余年,但长期以来学界很多学者仍不认可其概念。虽然微时代的到来,那些对于纸媒比网媒更权威、更有影响的说法已烟消云散,但有的学者仍然认为,假如只是文学文本通过网络上发布、传播是不能成为独立的文学门类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而不宜称为新媒体文学[5](p.70)。客观地讲,这些讨论是有意义的,我们并不能将一种媒介下的文字直接命名为某媒介文学,因为当几乎所有的文学都通过某一媒介发布时,我们把其统称为某媒介文学时其意义何在?这样问题就回到起点,微时代的文学书写除了借用了新媒介的手段,是否有独特定位的文学生产和存在?如果我们深入到微时代移动互联的运行实质中,我们会发现有以下三种能够支持微时代文学独立的力量。

1.符合微形式的简约型文本。微时代我们创新了一系列的传播方式,如微博、微信等,这些传播方式都有明确的技术标准。从微时代主要媒介的变迁来看,从短信这个前微时代的主要载体开始,短信的字数就限制在70字,在2005年后掀起了短信文学的热潮,出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文学文本,当然随着微时代更好的通信手段的更迭,短信包括短信文学事实上已经退潮,但从现在回顾来看,短信文学的出现是衔接新1日时代的关键一环,它集中体现了受众对新的信息接受方式的渴望和对能够摆脱空间限制的努力。随后微博以140字的限制登场,它拥有即时互动的跟帖、评论功能,再加上互联网端丰富的资讯获得手段,受众乐意于回归计算机端,并在计算机端也掀起了微博文学的热潮。再到后来微信横空出世,其将微博的部分功能移植到移动终端,同时面对过于充沛的信息流动将信息交际限制在朋友之间,从而带来微信文学的勃兴。我们看到,不管是“短信的70字,还是微博140字的限制、微信小屏800字左右的阅读耐心,都在限定中创生一个空前的微话语生活,制造出形态各异、热闹非凡的话语狂欢场景”[6]。从短信文学、微博文学、微信文学的形态看,我们很容易从传统的古代文学中找到源流,甚至从文法上看,中文更善于用较少的字数表达事物,这有益于简约型文本的生成,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其独立而创新的文学新样式价值,这类文学样式只是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神脉络,而其生成却的确是对微时代技术约束和精神品格专项回应,是专门为微时代而生产的文学。微时代的技术约束初期是一种硬约束,但在技术瓶颈得以突破后,如微博放弃了字数限制后,这种简约型文本仍然是一种主要形态,与此相似,微电影、微视频虽无严格的时间限制,但一般都在15分钟以内,这也说明了微形式的简约型文本虽然产生于微的约束,但发展自有其规律,其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微时代个人化、碎片化的表达语境,“某种意义上,个人记忆的碎片化和浅层化直接来源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过程发生了转变,由原本循序渐进的选择性关注、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线性过程变成了一种快速的、块状的、消费式的‘采购过程”[7](p.80)。每个短信文学、微博文学的创作者都要将当下发生的事情、需要表达的情绪用尽可能最简要、最快捷的方式传播出去,同时接收者也是在一种零碎时间内阅读和接收,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心态上,都更倾向于短平快。有观点认为,这种快节奏、“碎片化”微时代的编码方式,会使人们不愿接受复杂的思想,逐步丧失阅读长文本的耐心和能力。事实上这种看法过于悲观,因为受众的认知自有规律,长期同一审美的强化会逐步产生审美疲劳,最终必然会被受众抛弃,在相互作用的机理下,这种微形式的简约型文本会自发地改进书写路径和表达方式,以取得读与写的平衡。

2.交互融合的参与型文本。微时代具有草根化的特征,从机制上讲,缺少限制,审查变弱,人人皆可写作,每个人都可以打破以往文学高高在上的垄断。同时其网络性、社交性也得到充分彰显, “作为一种自足自怡自得的生活方式,那些嫌弃大众文化的城市人追求的不再是认同,而是独享——他们强调个人的趣味和抉择,逃避各种蛊惑人心的大众文化引诱,拒绝时髦的冲击,向家庭和其他形式的个人小圈子返回”[8(p.78)。这种文化态度促使了互动交流的繁盛,人们在微时代的媒体空间中,寻求认同感和身份认知,这构成了人们新的精神家园,甚至连互动评论网站豆瓣网首页标称的宗旨就是“我们的精神角落”。在这种情景下,与交互相适应的文学创作自然应运而生,德国美学大师尧斯曾说:“一部艺术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它的接受者的主动参与是不堪设想的,只有通过接受者的裁决过程,艺术作品才能进入一种变化着的经验视界的连续性中。接受主体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参与,更表现为主动参与。”[9](p.89)在微时代,许多创作者将自己的作品以连载的方式即时发布于各类新媒体平台,并在其中分享自己的创作体会,读者即时可以“在场”互动评价,并不断分享、转发,拓展互动的范围。创作者可以迅速收获读者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其后的写作,读者则充分发挥其参与性审美的主体作用,甚至可以与作者一道进行作品的“二次创作”,成为事实上的第二第三……作者,这些文本体现出与传统文学书写的巨大差异。与之相似的,是附之于文本后的单独评论,虽然并未连为一体,但相互的评论对文本起到了很好的解构、阐释作用,其他读者在阅读时也往往将其作为文本的一部分阅读,进而产生与单独文本迥然不同的审美感受,参与型文本构成与以往文学创作截然不同的文学品性。

3.复合元素的综合型文本。微时代因其对日常生活的观照,促使其审美的生活化,导致人们乐意用符号、影像标识生活环境,进而构成了现实幻觉化的空间。同时,微时代的文化又是典型的消费文化,为了适应受众的欣赏、购买需求,需要最大限度地创造迎合受众口味的文化产品,如网络红词“萌”“燃”,就鲜明地表达了这样的审美取向,萌代表着有意思,燃代表着有情怀,这种审美需求是在数码原生代成为消费主体时才被凸显并扩张开来的。在微时代文化的影响下,文学书写也呈现出复合、综合的态势。这些综合型文本主要呈现两种形态:一种是在我国较为流行的全媒体写作,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如前所述,将图片、音频、视频与文字交融,形成一种解构快感和视觉快感,进而逐步演化为以图像为中心的全媒体写作。从审美的层次看,这种综合型文本虽然对网络元素进行较为全面的汲取,但仍集中在量的堆积,也即“物理”层面的叠加,仅仅是一种修饰、装饰性提升,而没有升华到“化学”的融合。另一种是在西方兴起的赛博格创作则符合“化学”融合的特质,更好地实现了复合元素的融合再现。赛博格创作指的是一种“人一机”结合的创作主体,在这里数字媒介的能动性已经充分被调动起来,它已经和人类主体结合成新的创作主体形式,充分的网络文学文本,直接就是这种人机结合的赛博格作者的创造物[10](p.145)。在具体的形态上,它将数字再现的效果通过微时代媒体技术,实现了数字的模拟,例如,迪纳·拉森创作的《雕刻可能》,以《大卫》雕塑的半成品作为底本,观看者在移动鼠标时会伴之于雕凿的声音,同时会闪现一行行的诗文,雕像也渐趋清晰。这种全媒体的使用真正地把声音、图像与文字在功能上紧密统一起来,取得了累积聚合的“化学”效果。更进一步的是对动态性与观看者参与功能的加入,其类似游戏的选择功能,实现了多向文本叙事的有机结合。如M.D.卡弗利创作的《加利菲亚》,把大量资料分类为不同的文本块,设置为不同路径的链接集合,不同读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选择阅读出不同的故事情节,而这些情节又相互贯通,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复杂文本体系。这类综合型文本在西方发展较为迅速,作品数量庞大,而在我国受技术瓶颈的制约,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影响,主要还是第一类综合型文本,但总的来说,两类综合型文本都具有较强的文学创新,是能够独立发展的文学新样式。

三、微时代文学书写的整体变迁

随着网络时代以及微时代的发展,文学依托的主要媒介也由印刷转变成网络新媒介,随之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也做出不同的选择,大众文学积极融入网络新媒介,顺利过渡成为网民文学或新大众文学,而精英文学以保持距离、走高冷深邃的路子来维系其权威地位,其生存边界和影响范围越来越狭小,目前全国作为精英文学或纯文学阵地的印刷文学期刊共有八九百家,但“能勉强生存的还不到10 010,90%以上的文学期刊陷入生存危机或者经营困境”。纯文学作品的图书出版也早已陷入举步维艰的状况[11](p.91)。因此,我们在拓展文学书写视域、创新新型文学样式以促进文学书写增量的同时,也要重视传统文学书写存量的发展,要通过对微时代媒介化的充分体认,促进文学书写的整体变迁。

1.媒介化要进一步扩展。虽然我们认为文学文本只是通过新媒体发布传播并不能称为独立的文学类别,但并不意味着这类文学书写是一种“过去式”的写作。事实上,当作者使用微时代各类媒介来书写、传播的时候,其必然会考虑媒介性所带来的新变化,在语言表达、语体风格、叙事形态上会主动地调整,在传播方式、读者接受上也会有所倾向,甚至对于自己的作者身份、作品的文学功能都会有一定的判定,这些都会使其文学文本生成出不同于印刷文学形态的新特点,而随着微时代媒介化的进一步普及,这种整体的文学转型必将成为一种常态和趋势,每一个文學书写者都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微时代媒介特征,来创作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学文本。

2.精英文学要实质逐网。在微时代,作为精英文学主要依托载体的纸媒期刊,既要克服高高在上的孤傲心态,去除只有其才能保证文学质量的僵化思想,又要防止全面倒向新媒体,陷入新媒体文学普遍存在的独立审美不足、文学精神缺失之中。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媒介变革并不简单意味着新媒介对旧媒介的更替,更多的是共存发展。精英文学既可以运用新媒介开发出更加适应微时代受众的新功能,又可以对已有的有效功能继续保持,如纸媒期刊在选稿、审稿、编稿、校对等方面认真严谨性,恰恰是新媒介文学所缺乏的。因此,精英文学要坚持自己的专业化、严谨化采编路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进而拓宽其研究的视野,改革期刊发行体系,整合培育文学网站等新媒介力量,最终建立能够融合网站、微博、微信、APP等各种媒介形态的“融媒体”传播体系和机制,实现其自我的媒介化,进而有效地扩展其影响力。

3.学界研究要真正融入。在一定意义上,文学的价值和状况是由掌握权力的学界和文化界来判定的。对微时代文学,学界和文化界经历从排斥到接受的过程,他们把一些体制外作者吸纳为作协会员,采取传统作家帮扶、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并在理论研究上提出要学习传统文学、与传统文学融合等解决方案,这些做法在深层次上并没有认识到微时代文学的独特性,事实上也并无助于微时代文学真正地发展。这里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学界、理论界要放弃理念的高傲,真正地深入到微时代文学的文本中,克服“学院派研究的受众不想听,受众关心的学院派不研究”的悖论,勇敢做“学者粉丝”“懂理论的网络原住民”,通过真正的理解、认同微时代文学的自运行逻辑,在这个基础上再将学院派观点融人其中进行评判。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微时代文学的各方主体可以更深入地交互,在作者、读者长期互动的良好基础上,由学者、编者介入其中,由各类网站、纸媒的编辑根据选编经验对文本进行阐释评论,学者根据不同理论观念进行学理思辨评论,四类主体循环评论、接受,会促使文学书写质量有较大提升,进而才会产生出真正有价值、有生命力的新文学文本。

微时代的发展,给了文学书写更大的舞台,在人人皆为作者的时代,文学的视域、创新,以及变迁都与媒介的变革密不可分,但无论形式上如何变化,都需要在具体的文本创作上扎扎实实,都需要深入到文学书写本身来体味观察,才能真正产生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文学文本,也才有真正煌煌大观的文学气象。

[参考文献]

[1]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青年记者,2010(2).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 http://www. cnnic. net. cn/hlwfzyj/ ,2017 -8 -4.

[3]王德胜.“微时代”的美学[J].社会科学辑刊,2014 (4).

[4][美]凯斯.R桑坦斯.信息乌托邦[M].毕竟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5]徐兆寿,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生产与传播[J].当代作家评论,2017(4).

[6]周志强,微客、微话语与“复杂思想”的消解[J].探索与争鸣,2014 (7).

[7]邵鹏.新媒体对个体记忆的冲击与影响[J].当代传播,2013(2).

[8]吴亮.与陌生人同在[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9][德]}L R.尧斯.走向接受美学[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0]单小曦.网络文学的美学追求[J].文学评论,2014(5).

[11]单小曦,革命与危机——中国当代文学变革中的网络文学[J].探索与争鸣,2014( 11).

猜你喜欢

视域微时代变迁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变迁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