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问题透视与路径选择
2018-09-10兰国帅唐优镇钟秋菊
兰国帅 唐优镇 钟秋菊
摘 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继续保持上升势头。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如知识本位观下的理论迷航、专业主导视域下的课程迷航、单一培养模式下的实践迷航等不良现象。文章首先透视上述迷航现象,然后提出了培养高水平与高水准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模式,即:改变培养理念,由学者走向精英;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由独立走向团队;积极求变,由被动走向主动;创新模式变革,由单一走向多元;呼唤管理归位,由滞后走向更新;选择国际突围,由区域走向全球。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迷航现象;“双一流”建设;问题剖析;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8)03-0031-07
作者简介:兰国帅(1984— ),河南开封人,博士,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外语教育技术、在线探究学习社区、中外教育技术国际与比较、知识可视化表征与问题解决等;唐优镇(1996— ),河南濮阳人,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钟秋菊(1995— ),河南洛阳人,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学前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發展势头良好。研究生招生人数稳步增长,专业与学术研究生比例逐渐趋于合理,研究生培养水平世界排名稳步提升[1]。但综观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体制不难发现,目前尚存在诸多体制壁垒,暴露出教育迷航现象,例如:知识本位观下学校对研究生探究与创新精神的“压制”;专业主导视域下研究生课程体系陈旧,学科布局前瞻性不足[2];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脱离社会发展需求;某些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及研究生培养体系架构不健全;等等。面临这样的状况,以致国家、社会、企业不断诘问研究生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高质量的研究生?为什么学术型研究生不能创造知识,甚至不具备规范的论文写作能力?为什么专业型研究生不能掌握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实践技能,无法胜任基础工作,致使大量毕业生步入社会无法与他人交流、沟通,无法与其专业相应的职业要求接轨,成为游荡于社会之外的生存者?本文立足于教育技术专业教学、课程理论、在线教育等现实,拟剖析导致如上教育迷航现象的理论与实践误区,并试图为我国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
二、解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迷航现象
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出现迷航现象,一是因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使高端创新人才产生巨大缺口,而研究生教育又由于种种原因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要求,由此滋生研究生教育相关人员的“自我否定”情绪;二是因为社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满意度的持续走低,导致相关人员对研究生培养理念、制度、方式的挣脱与反思。但最大的原因可归因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的薄弱性,并由于过于依赖泰勒原理所代表的现代性课程范式而无法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一)知识本位观下的理论迷航
我国现有研究生类型主要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两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注重科学精神与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育具有知识创生能力的学术型人才;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目标是塑造具有生产能力的工匠型人才。受现代课程论的影响,无论是学术型研究生还是专业型研究生教育,都以知识的获取、掌握、创造为目标,二者的课程安排趋同化现象严重,致使“学术非学术,专业非专业”,无法达到预期的创新能力或生产能力之要求[3]。新时代下国家、社会、企业对研究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对知识的单纯掌握已无法满足科研、工作的需求,单一将研究生定位于“学术型、专业型”人员将远远滞后于社会期望。因此,必须改变知识本位观下的研究生传统培养理念,使研究生由理论学习者转化为多元发展的创新者[4]。
由于知识本位观长期影响研究生教育,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研究生培养忽视教育之本质——求实、求真的科学探索精神。研究生教育属于高等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其核心旨归莫过于此。科学探索精神不仅能够助推研究生职业发展,更能够促进其产生终身学习的动机。2017年举办的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年会上,来自全球各地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围绕“引领学习的改变”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诸多与会嘉宾认为“新3Cs”(指计算能力、同情心、意志力)及与人工智能时代密切相关的“新7Cs”(代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的“传统4Cs”与“新3Cs”之和)将成为继21世纪学习框架之后引领未来学习变革的新趋势[5]。研究生教育应该抓住此历史机遇,积极变革传统的知识本位观,关注研究生内部的情感世界变化,让基于“新3Cs”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新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帮助研究生找回好奇,重拾兴趣,使人类在机器面前保持竞争优势。
(二)专业主导视域的课程迷航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趋势看,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逐渐加大通识课程在研究生课程中的比重,并在不影响专业能力培养的前提下,有序调整专业课程的时长。与学科主干课程相比,通识课程更加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知识可迁移能力、与社会产生双向互动的交流能力,它是兼顾研究生生存能力与学术能力的体现[6]。反观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却存在诸多壁垒,严格遵循所谓的“科学培养范式”,管理与控制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工作精神”。映照课程设置,表现为过分强调课程的计划性与规整性,课程培养体系以线性、预设、同步为主线,研究生知识的获取与建构被视为“预料之中”,是具有现代工业化特色的产品传输,而个别特殊研究生则被视为“情理之外”。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是以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的。例如,卡普拉等提出的“生态、共存课程观”,艾普尔等提出的“平等、民主课程观”,多尔等的“混沌、宇宙课程观”[7]。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对我国研究生教育以学科为中心、以专业为主导的程式化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加之社会劳动力市场对高规格、高层次研究生的迫切需求,迫使研究生教育决策者重新思考课程的架构和设置。通识课程因校而异、因区域而异,但实质上指通常所讲的“校本课程”。通识课程具有这样的共同点,即以21世纪学习框架为主导的生活与职业发展技能为核心的精英培育,具体为团队协作能力、信息共享与交流能力、意志力、领导力的培养[8]。《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2014年)对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特征进行凝练:专业课程学习是我国研究生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课程学习被认为是研究生成才、成功的保障。但为了符合社会对研究生的新要求,必须尝试将以专业为主导的课程拓展至“通专结合”的复合型课程。表1是伦敦大学学院研究生教育学院在课程设置上的成功尝试,可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三)单一培养模式的实践迷航
研究生质量良莠不齐、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创新实践本领不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受制于学校的单一培养模式。我国研究生培养大多局限于本校、本学科,跨校学习、企业实习、科研机构观摩机会较少,在多学科融合、校企合作日益明显的新时代,现有的研究生单一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发展需要,必须突破现有培养模式的限制,将研究生从现有模式中解放出来[9]。以学院为主的培养模式有其优点,能够培养出学科基础知识扎实、认知系统完整的学者型人才。但其缺点如今也越发明显:一是受学院学术环境影响,学生接触到的研究领域较为单一;二是受导师影响较为明显,导师专业知识结构或专业知识储备固化将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三是同侪影响,由于接触到的人都是熟悉的领域、熟悉的专业,将会产生认知倦怠,长此以往,导致学习方式过于僵化与传统、学术视野过于狭窄、科学规范的学术训练欠缺、学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缺位、学术追求与学术理念模糊、职业定位与职业规划缺失等[10]。
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地区,跨校区、跨国界的研究生选课与学分互认正在尝试进行,其中英国罗素集团、美国常青藤联盟均已取得较为瞩目的成绩。跨校区、跨国界的研究生教育依托于多方协同的联合培养模式,主要有基于特色学科的校本课程开放、围绕某既定母学科的联合共建和依托某前沿领域的多学科横向研究三种培养路径[11]。反观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壁垒坚固、学生“死读书”现象依然存在,单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成为制约其前进的顽石。
三、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模式重构
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并非全盘否定已有课程设置,而是要找出其中症结,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对传统研究生教育的理念指导、导师选择方式、学生求变心理、培养模式、管理方法及国际培养等进行优化完善,在实践维度上实现范式重构[12]。
(一)培养理念:由学者走向精英
认知心理学认为,要想改变行为,就要先变革教育;要想变革教育,就要先转变理念。在以德国“洪堡精神”为代表的古典大学教育观影响下,我国以往的研究生教育一直以培养探索未知知识的科学家为己任,认为研究生教育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于为社会输出探究自然、反映社会之学者,“洪堡精神”成为烙印于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隐形徽章[13]。但同受“洪堡精神”影响的美国研究生教育却在时代变革浪潮下表现出积极的异质性、多元性风格。
美国“洪堡精神”起源于留学德国的四位哈佛大学教师,在这四位教师对哈佛师生产生重大影响后,美国先后派出约一万名学生游学德国,自此以培养学者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便扎根美国。但随着技术进步、大变革时代的来临,研究生教育培养出的学者已不能满足美国社会发展需要,而研究生就业表现出的社会弥散性也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舍弃“洪堡精神”的有力证据。所以深受实用主义影响的美国教育学家不得不改变对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例如通过持续跟进研究生就业状况,收集雇主评价、研究生回溯性评价,根据其反馈的就业率、社会满意度来积极变革研究生教育理念,将研究生从单纯的学者培养逐步转向各行各业的领袖与精英的培养。
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必须改革理念,反思“洪堡精神”偏离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部分,重新定义研究生教育理念。因为国家、社会、个人对研究生的培养期望已不单单局限于探索知识的学者,更加期望在经历过研究生教育之后,研究生能够具备职业胜任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并且能够为进入所属行业成为行业领袖或精英做好准备。正如后现代主义强调的那样,教育必須回归真实生活,重返人性,让学生在复杂与动态变化的情境中、互联共通的网状化课程学习中,完成世界观、方法论的完整建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14]。
(二)导师队伍建设:由独立走向团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成为大多数研究生导师培养学生的理念,但殊不知正是由于此种观念才导致研究生的“野蛮式生长”与“畸形发育”。并非此种培养理念不对,真正原因是该理念发展环境的异质化正逐渐扭曲其积极效果——单一导师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研究生导师制建设主要有三种:一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指导委员会制;二是英联邦国家普遍采用的双导师制与联合导师制;三是以中国、德国为代表的单一导师制。我国与德国单一导师制的发展具有共同的历史原因,即手工业领域的学徒制关系。学徒制关系强调一个学徒只能有一名导师,一名导师则可以拥有多名学徒,在手工业发达时代它具有保护产权、传承技术的积极作用。随着时代演进,学徒制在教育领域逐步发展成为单一导师制。虽然单一导师制能够保证导师对研究生的精准化培育,有利于导师系统对研究生科学知识与科研能力进行培养,但依然暴露出诸多弊端,如导师懈怠造成的教学事故、由学生忠实取向的学习所导致的学术视野过于狭窄、导师专业知识结构与专业知识储备固化导致的教学滞后等。
一方面,针对单一导师制带来的弊端,我们可借鉴西方团队指导模式。在“老—中—青”多方向、阶梯式导师团队带领下,为研究生提供更开阔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以及跨学科协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导师团队中的青年导师提供经验指导[15]。其中,令我国导师头痛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在英国已经有了较好的解决办法。当研究生进入毕业论文写作季时,学校董事长会议会给予各学院组建论文写作指导委员会自主权,论文写作指导委员会一般由4—8人组成,受雇人员帮助研究生分析选题,指导其开题,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对所有研究生的写作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在论文结束阶段,由他们给每位研究生的论文提出修改建议,这样大大降低了导师工作的难度,并保证了研究生论文的质量。此外,还允许导师委员会建立导师团队,鼓励选择性地纳入已经毕业的研究生或者高年级博士生,为研究生论文写作提供指导[16]。另一方面,针对导师知识储备固化、知识结构滞后的现象,应采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国际化发展策略,采取互帮互助、协同发展的方式,不断提升教师或导师的专业发展素养,尤其是对“互联网+”时代研究生导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跨领域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所谓“走出去”是指要制定相应的教师专业发展规章制度,不断为教师提供参加学术会议、短期培训班、暑期培训班、出国研修等各种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通道,以拓宽教师研究视野、优化升级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所谓“引进来”是指为每一个学科专业制定相应的学术研讨制度,定期聘请国内外相应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学、学术沙龙和学术研讨,以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的学术追求,搭建师生学术交流的桥梁。
(三)积极求变:由被动走向主动
研究生群体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人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滑与研究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方式有很大关系,表现为研究生的学习方式过于僵化与传统、学术视野过于狭窄、科学规范的学术训练欠缺、学科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缺位、学术追求与学术理念模糊、职业定位与职业规划缺失。学校亟须转变研究生被动的学习理念与学习方式,培养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化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涵养学生网络化自主学习理念、互联网学习思维方式及基于项目或任务的知识获取方式,从而不断持续提升学生的综合潜能与应对社会需求的应变能力。
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一种做学术研究、做课题项目以及做事情的思维方式,主要通过引导研究生在实践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进而培养其在“互联网+”时代学会如何科学有效地学习与生活,而不仅仅学会某个知识点、某个学科专业知识内容本身。因此,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教育制订和树立务实、适切的培养标准与目标定位,表2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反思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建议研究生进行主动学习,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培养必备的核心能力。
也许,沿如上两条变被动为主动的路径方有可能破解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之困境,诚如:学术型研究生不会撰写科学规范的学术论文,甚至不会写毕业论文;不会撰写一份科学规范的调研报告;不会起草一份科学规范的课题项目申请标书;没有掌握学术交流能力;没有掌握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没有学会如何高效地学习与生活。专业型研究生所具备的能力不能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进行有效对接: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会起草一份科学规范的业务或课题项目申请方案;没有掌握学术交流能力;不具备学术成果转化思维与技巧;没有掌握一种科学有效的终身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没有学会如何高效地工作、学习与生活。
(四)模式变革:由单一走向多元
我国研究生培育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机制参与,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可考虑从选拔方式、培养机构、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引入竞争机制与多元化学习资源,盘活研究生教育这盘“大棋”,提高社会认可度与公众满意度[17]。
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入口的管理水平直接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挂钩。我国研究生的主要选拔方式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及占少数名额的高校推送,但由于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终结性评价,难免产生诸多问题,可考虑实行多元招生方式。首先,给予招生院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鼓励相关院校在合理规模內选择优质生源。其次,基于绩效核定名额,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培养条件欠缺的部分院校限制招生。最后,可效仿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以项目组方式进行招生,支持新兴学科的发展。研究生培育需要引入社会之力,汇聚多方育人力量,盘活社会有利资源。要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政策号召,加强高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让具有社会实践经验的行业领袖协助研究生教育,同时鼓励研究生深入社会生活、掌握实践与创新本领,从而培养一大批做得了科研、担得起工程的创新型人才,助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在整合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基于项目或问题的课程时长。整合主干课程与项目研究,能够使研究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充分利用所学进行拓展,增强研究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此外,基于动态项目开展的教学能够使研究生重返生活,使其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为协作式学习提供创生空间。
(五)管理归位:由滞后走向更新
研究生管理人员是研究生教育的顶层设计者和服务者,其理念的先进或滞后将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存在管理者管理理念固化和专业知识结构缺位现象,需要及时进行转型、更新。为满足“互联网+”时代下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管理者应从理念更新、制度更新、资源更新、评价更新以及服务更新五大维度来主动求变,构建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知识框架,如图1所示。
所谓“理念更新”是指用“互联网+教育”的思维方式,重构研究生管理流程,凸显以生为本、以师为主的信息化管理理念。所谓“制度更新”是指用“互联网+管理”的思维方式,更新制度内涵,从招生制度、培养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考评制度、奖励制度等构建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生态圈。所谓“资源更新”是指用“互联网+技术”的思维方式,从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两大维度来完善研究生教育所需的各种资源配置,以构建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科研、信息化服务等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体系。所谓“评价更新”是指用“互联网+教育”的思维方式,基于信息化与网络化教学平台搭建立体化的包含信息化教学评价、信息化科研评价、信息化管理评价和信息化服务评价的评价体系。所谓“服务更新”是指用“互联网+教育”的思维方式,更新服务理念和重构服务流程,从学校服务与社会服务两大层面,有效对接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社会企业的无缝连接。五大维度和谐共生、协同促进,共同推动研究生管理者理念和专业知识更新。
(六)国际突围:由区域走向全球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产生与传递时刻在全球范围内涌动,知识的国际化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全球化,我国研究生教育如要继续保持国际上升态势,唯有从国际突围,从区域走向全球。
跨国的项目合作成为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路径,而这些项目的开展也为各国顶尖硕士培养提供了支持平台。我国要完善研究生国际交流环境,一是要构建立体多层、宽领域的国外游学体系,加大国家公派力度,探索国内外高校互派机制,给予高校留学派遣自主权,鼓励有志向、有实力的学者进行个人申请。二是要加强国际化课程体系设置,积极开设除英语外的第二外语课程,为研究生留学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机会。三是要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基础上加大“世界一流名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拓展高校研究生导师的国际化视野,同时依据高校条件与国外相关院校建立国际合作项目,为研究生导师提供必要的海外研修经验。四是要及时调整研究生课程中滞后于新时代发展的培养目标,及时注入新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鼓励研究生利用这些新理论、新方法挖掘国际研究热点,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为了保证更新周期,各高校可尝试建立专家委员会并邀请国际学者提供指导,为研究生提供最新、最热的全球信息。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教育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未来最好的大学不是获得资助最多的大学,而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全球大学”。“全球大学”不仅能够吸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本科生人才,为学校发展提供长久动力,而且随着技术的进一步介入,世界大学之间的“马太效应”也会越来越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要想摆脱“马太效应”的阴影,唯有与国际接轨,从国际竞争与合作突围,由区域走向全球。
四、结语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子系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有效打通管理者、教师、学生与社会相关利益者的理念壁垒、制度壁垒及服务壁垒,才有可能打造高质量与高水准的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进而培养出高质量与高规格的研究生。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关乎诸多前沿领域的人才竞赛,更关乎国家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力角逐。但研究生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保持清醒,因为这些不得已而为之的创新正在逐渐隐蔽研究生教育本应泾渭分明的界限:研究生到底应该扮演知识的创生者,还是要承担学术成果转化的实践者?研究生是要潜心与世无争的学术“田园”,还是投身于热闹喧嚣的科技“都市”?①诸如此种问题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声声诘问。以何坚守研究生教育本质?以何扛鼎教育高地?亟须有识之士发出理性之声。
[1]别敦荣,易梦春,李家新.“十三五”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6,(1):83-90.
[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13]陈洪捷,施晓光,蒋凯.国外高等教育学基本文献讲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原春琳,樊未晨.专家:硕士生学制三年改两年是为打造实用型人才[N].中国青年报,2004-07-12(006).
[5]陈蕙若,姚中锐,钟琳,等.引领学习的改变——AECT 2017年会评述与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8,(1):3-17.
[6]MCGLOIN R S,WYNNC.Structural Changes in Doctoral Education in the UK:A Review of Graduate Schoo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ctoral Colleges [M].Lichfield:UK Council for Graduate Education,2015.
[7]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WENDLER C,BRIDGEMAN B,CLINE F,et al.The Path For-ward:The Future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R].Washington: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2010:1-71.
[9]袁本涛,王传毅.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10]WENDLER C,BRIDGEMAN B,MARKLE R,et al.Pathways through Graduate School and into Careers [R].Washington: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2012:1-55.
[11]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University Leaders Issue State-ment on Inter-Disciplinarity in 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EB/OL].(2013-07-22)[2018-03-09].http://cgsnet.org/.
[12]李金碧.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反思与范式重构——基于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7,(4):49-54.
[14]FISHER C B,MURRAY J P,SIGEL I E,et al.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Graduate Training for Diverse Disci-plines and Educational Settings [M].New Jersey: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6.
[15]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Assuring and Enhancing Academic Quality[EB/OL].(2014-01-01)[2018-03-09].http://www.qaa.ac.uk/assuring-standards-and-quality/.
[16]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Structure of the U.S.Education System:Research Doctorate Degrees[EB/OL].(2008-02-18)[2018-03-08].https://www.ed.gov/.
[17]李勇,何海燕,李芳.國内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85-187.
(责任编辑 孙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