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的影Ⅱ向及急性期疗效评估

2018-09-10李春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脑梗死

李春

【摘要】目的:探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PMA)的影响及疗效。方法:以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2016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进行分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8例。常规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用药基础之上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PMA水平、NIHSS评分,并对比两组急性期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PMA水平、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对抗血小板活化并促使其神经功能缺损显著改善。

【关键词】脑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3-041-02

脑血管对人类健康具有嚴重的危害,同时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在脑梗死进展中,血小板活化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称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可以良好反映出血小板活化的具体情况[1]。无论是我国还是国外的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都建议脑梗死患者需立刻进行抗血小板治治疗。但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对此,本文着重探讨了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对PMA的影响。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12月--2016年12月,以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通过MRI、头颅CT检查予以为小动脉闭塞型、大动脉粥样硬化;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提出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符合伦理学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对研究用药过敏、曾接受过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者、严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MHSS评分≥15、恶性肿瘤者。以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划分为两组,各48例,常规组中25例男性研究对象,23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44-80岁,平均(58.6±6.6)岁;常规组中26例男性研究对象,22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43-80岁,平均(59.1±6_3)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方法为:lOOmg阿司匹林,1次/d,口服治疗,并坚持治疗4周。

研究组在常规组用药基础之上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方法为:阿司匹林用法同常规组一致,75mg氯吡格雷,1次/d,口服治疗,并坚持治疗4周。

1.3 疗效评定

(1)显效:NIHSS评分降低幅度超过80%;(2)有效:NIHSS评分降低45%-79%;(3)无效:NIHSS评分降低<45%。总有效率=(总病例一无效),总病例*100%。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抽取患者3ml静脉血并置于抗凝血试管中待检,采用流式细胞仪术对所有患者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水平进行测定。同时采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状况,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以[n(%)]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比较组间差异;以(x±s)为计量资料,用t比较组间差异。以P< 0.05表示组间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总有效率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PMA水平、NIHSS评分

研究组治疗后PMA水平、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在脑梗死病程进展中,动脉粥样硬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动脉粥样硬化中,血小板活化是最为主要的一种原因,PMA存在于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中,对血小板活化具有较高的敏感度[2]。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会显著增加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栓素以及氧自由基的合成,进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PMA作用,较为突出。ADP、TXA、PAF与凝血酶是血小板活化的途径。阿司匹林能够乙酰化cOx丝氨酸位点,使底物与催化位点的结合被阻断,丧失COX活性,抑制血小板生成TXA2,但对其他途径不能进行有效抑制,对白细胞表面的CD11B、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表达并不能起到降低作用[3]。氯吡格雷对继发ADP介导的糖蛋白复合物的活性可予以选择性抑制,同时对ADP及其血小板受体结合进行有效阻断,故而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突出,另外,氯吡格雷针对ADP释放所产生的血小板活化扩增进行有效阻断,使其他激动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减少[4]。本文中,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多途径对抗血小板聚集,阻碍PMA的发生。另研究组治疗后PMA水平、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因为对PMA形成抑制作用显著,使得PMA所致的炎性反应因子的释放,加强血管收缩,进而溶解血栓,以免炎性反应损伤细胞,故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低。

总之,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突出,可对抗血小板活化,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窦晓娜,韩敬,曹颖.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3):114-116

【2】陈灏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防治中的作用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0):5-7.

【3】郭立军,景宏菲,曹阳,等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1):68-71.

【4】沈明强,程庆璋,石冬敏.不同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聚集状态的比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02):213-216.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餐前还是餐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服用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能治病的“阿司匹林树”
脑梗死怎样治疗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肠溶阿司匹林不能防止胃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