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产业低耗节能分析与研究
2018-09-10潘质洪
潘质洪
【摘 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家具产业的耗能现状,通过对家具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原料、水、电、汽等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归纳和分析,论证了降低家具企业生产耗能的必要性,通过采用科学的工艺流程、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改革和创新生产工艺等措施,实现家具产业的低耗节能,这对我国家具产业实现低碳加工、降低生产耗能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生产流程;低碳加工;改革和创新;生产耗能
【中图分类号】F224;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7-0282-02
我国家具产业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经历近20年的高速发展,生产和出口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区域,原材料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生产、销售、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促进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同时,我国在推进家具产业现代化进程中,仍然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生产运行和发展处在高耗能状态,家具产业结构分工大多为低加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企业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技术水平不高等,导致家具产业的生产耗能高,有毒粉尘、气体、液体排放量过大,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本文讨论如何实现家具产业的低耗节能,使家具产业转变为低耗节能产业。
1 家具企业耗能状况
目前,我国家具产业的原材料呈现多元化趋势,各种饰面材料用于家具加工与制造,其中人造板贴面材在家具中占有37%的份额,高档名贵木材占12%、实木拼接板等占16%、非木质材料占35%。人造板被大量用于家具制造,包括纤维板、胶合板、细木工板和刨花板。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家具行业所消耗的人造板量占人造板总产量的2/3。在材料利用率方面,很少有企业达到90%以上的材料利用率,人造板的利用率较高,为70%~85%,木材的利用率一般在60%~70%。如果家具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技术、生产能力及原材料供应无法跟上,企业想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扩展经营必将受到很大制约。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家具企业人工效率较低,好的实木家具企业很难达到人均3万元/月的产出,产出较高的板式家具能做到人均3.5万元/月。大多数企业产出为人均2万元/月左右,产品样品制作师傅人均在1万元/月左右。企业能耗较高,而设备利用率相对较低(一般为60%~80%)。空间利用率为单位面积产出在500元/m2左右,也就是说一个生产面积为1万m2的企业,一年应该有6 000万元的产能。
因此,对家具企业资源的消耗数据进行分析,推行精益生产制造、低耗能加工存在很大的挖掘空间。只有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减少能耗及材料的浪费,使材料、能源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应用,创造价值最大化,最终实现低碳家具、低碳企业、低碳经济的低耗节能家具产业前景。
2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及消除方法
家具的生产过程容易产生以下环境污染:①噪声污染。原材料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噪音值为85~100 db(A)。这是目前大多数家具企業都存在且没有处理的问题,尤其是开料、锯板等刺耳声音长期作用会对人的听觉、心理和精神造成很大伤害。②粉尘污染。原材料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带毒性工业粉尘。现代生活用于制作家具的材料种类繁多,有锯材、人造板、金属、玻璃、塑料等,各类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碎料、粉尘,尤其是锯切及涂饰操作过程中的砂光、打磨环节会产生大量木屑和粉尘,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甚至有的红木家具生产车间里工人的裤腿都是红色的。③有毒气体、液体污染。中密度板材和实木拼接板在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化学胶粘剂,从而产生甲醛污染;冲洗机器和除油漆雾气过程会产生废水;调漆、涂装工艺会产生VOCs,包括苯、甲苯、二甲苯、醋酸丁酯、丙酮、丁酮、环己酮、丁醇等,这些挥发性有机物是城市灰霾形成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家具产品的污染主要在使用材料上,包括中密度维纤板、刨花板、三聚氰胺板、涂料、胶粘剂、装饰纸、皮革、封边带、五金配件等,这些都是家具污染物和环境危害的主要来源。同时,生产工序把控不好也容易产生甲醛、苯及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
目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消除家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①消除噪声污染。对噪声大的机器进行减震,使其噪声标准不超过85 db(A)。②消除粉尘污染。对生产加工车间的机器进行抽风除尘;对开料机、砂光机实行布袋式气力吸尘,除尘效果为94.5%;对油磨工序实行大风机吸尘加水帘机溶解,除尘后的粉尘排放浓度要符合国家标准。③消除废气污染。选用甲醛含量达到E1级标准的板材,在加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化工胶粘剂的使用,家具产品制造完成后,充分放置,让有害气体挥发,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7—2001)标准后再销售出货。④消除废水污染。根据节水原则,所有机器的冷却水和水帘机水要做到多次循环利用。
3 生产工艺流程的科学性
家具生产工艺流程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家具生产过程能否实现低耗节能。家具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的准备、木工加工制作、涂装涂饰、产品包装入库等环节和步骤,要实现高效率、低耗能的目标,可从以下方面着手:①统一零部件标准化孔位及金属连接件的尺寸图,以同型号板件的零部件为单位统一加工,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标准的板材或标准化的加工工艺及使用模块化组装简化产品的零部件数量,这样可以使产品及零部件出厂后符合标准化组装,简化加工工序,减少加工错误率。②避免工序与工序之间的重复造成浪费,开料工序要有开料图,按照料单有序编制开料,排钻工序要有钻孔图,优化钻孔方案应对不同型号的排钻,同时结合工时进行有效操控。③造型、结构等设计力求符合家具的主体特征。家具的产品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应与生产工艺相吻合,产品的造型设计不能脱离家具的本质特性,要能够实现并且吻合家具生产工艺的各项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生产工艺流程的低耗能。④批量生产。将家具拆解成各种规格的零部件来进行批量生产,既有利于生产线的自动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又能降低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避免了原材料浪费。
4 改革和创新生产工艺,实现低碳加工
如今,我国家具企业改革和创新生产工艺,实现低碳加工的主要途径有3种:①加强技术创新,工艺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升级等手段减少噪声、粉尘、有毒气体、有毒液体的污染问题。②进行传统设备自动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材料的利用率。引进和改造数控气动钻、数控排钻、数控精截锯,建立产品模板的电子化管理,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降低成本。③通过产品品质升级,新产品研制,优化生产管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单一的加工环节向产品研发、品牌营销等方向发展,从高效能、高排放的传统产业中脱离出来,向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兴产业转型,实现低碳加工。
此外,高品质原材料(如水性漆、环保板材、封边条、五金等)的使用越来越多、生产机械设备更新等也促使许多家具企业往机械化方向转型。家具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常见有机物VOCs,需要按照要求排放,它对厂房的高度、排气、排水管道设备、防尘防毒措施等都有一定要求,例如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15 m并高出周围200 m半径范围的最高建筑5 m以上。但就目前家具行业制造企业实际情况而言,绝大多数的厂房在这方面并不达标。因此,家具企业改革创新,必须解决能源紧缺、环境保护问题,有意识地增加投入,从原材料、设计、工艺、设备等方面努力控制污染,充分考慮人们的健康需求,生产消费者满意的绿色健康家具。
5 结语
我国在加快推进家具产业工业化的同时,必须通过制定科学的家具生产工艺流程、消除家具生产过程的污染、改革和创新生产工艺等手段,改变企业生产运行和发展的高耗能状态,改善企业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等现状,降低生产耗能及有毒气体、液体的排放,减少对人居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优化低加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家具企业,实现家具生产的低耗节能。同时,希望政府部门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全民低碳意识,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低碳加工企业给予奖励,加大对污染严重企业的惩罚力度,为家具产业向低耗节能转变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促进家具产业向低耗节能转变。
参 考 文 献
[1]吴智慧.中国板式家具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10):9-11.
[2]常乐,吴智慧.中国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浅析家具产业的低碳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9):30-31.
[3]徐世刚.我国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制约下的升级与转型[J].当代经济研究,2012(1):82-85.
[责任编辑: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