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不能当“市场奴隶”

2018-09-10王静

大东方 2018年8期
关键词:艺术家创作艺术

首先我们先来谈一谈什么是艺术。对于什么是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因人而异,每个个体对艺术的感受与评价均不尽相同。艺术真正的内涵,不是美,不是创作活动,更不是作品,而是一种精神能量,是人类内心升华的伟大创造,是无形无色无味的事物,可以用心灵去感悟,但不过看见不可触摸。实际上就是心灵与艺术之间的一座桥梁,担负起艺术承载与传达的作用。艺术就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是自己对外界事物认识的一种意识形态的反应。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得,外观用眼睛看到的以及内在的,内心的感受,加之创作技巧表现出来,整个活动就是创作,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艺术。

艺术家不仅要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要上升到高于现实的地方,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艺术家是社会的良心,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是艺术魅力的追求者。艺术家应该有向真、向善、向美之心,应该在作品中体现多种维度的追求。真正的艺术家要从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艺术文体三个方面提升作品因此,要想成为真正的艺术家,永保艺术创作的青春活力,就必须加强文化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衡量一个一件作品的最终价值标准就是对这个时代的文艺发展,对促进人民的精神内涵、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的影响有多大。这也应该是作为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美术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美术作品是要面向大众的,好的作品会对人民大众起着潜移默化、引导积极向上的作用。如果一位成熟的艺术家,把自己的积极向上的思想通过画笔传达给更多的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呈现在更多人面前,这才是艺术家该做的事情。

但是,中国的艺术市场才二十年,国内的艺术市场还是比较混乱的,中国的市场缺少学术的引领。有的作品在学术上是没有得到认可的,但是在市场上炒作的价值很高。从而导致市场价格和艺术价值是不匹配的。然而,艺术与艺术家的生存,依然是一对矛盾。或许,这原本就是天然难解之困。艺术家首先是人,为了生存,为了家庭,为了逃避不了的责任,很少有不需要纠缠于琐屑不堪的俗事当中的人”。

艺术历来被认为是神圣的,但艺术家首先要解决的确实是温饱问题。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商品化社会里,离开金钱,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更遑论艺术创造。在艺术创造者的艺术创造仍然是一种职业、是一种谋生手段时,艺术的商品化是不可避免的。在十月份去会展中心做了商展的志愿者。这个展览规模不是特别大,每个志愿者服务一个画家的展览,开幕的那一天人并不是特别多,关于艺术作品普通的市民貌似并不是很热衷,也不是很关注。但是,不一会,我所服务的展览的对面那個展区又举行了一个个人开幕式。人很多,还有不少留学生。开幕式还聘用了地方主持人做宣传。后来得知,那个展区的画家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企业家,或许是为了自己的企业,或许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艺术,或许是需要得到外界的认可,自己出钱出力举办了一个画展。至于那些围观的观众和那些留学生都是这位企业家花钱雇的。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不禁被艺术市场的现状吓到。

艺术领域追逐的潮流越来越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这不仅仅是对于人民民群众的不负责任,也是作为艺术创造者的不负责任,没有把自己该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负起来,艺术创作要奔着创作一幅可以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时间的考验和人民群众考验的艺术品。

习总书记强调说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当下艺术家潜心去搞艺术的很少,过分的注重经济效益,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市场需要媚俗的文化,艺术家便跟着转变方向,这种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艺术是要高于生活的,画家应该通过画笔去表达美好,这种表达是不受限制的,如果连这最基本的都做不到,那画家凭什么说能创造出好的作品呢。

艺术对人的影响通常都是在不知不觉的潜意识之间完成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艺创作迎来新的春天。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呢?这首先得从艺术家的角度去反思,自己的创作动机,创作目的是为了什么。艺术不仅仅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不能在经济市场的大潮中迷失自我,否则这样的作品是没有生机的,艺术家是的作品不能为大众产生共鸣,这种作品是一种孤立的艺术,不被大众所认可的艺术,那种为了市场,媚俗的艺术是无法经得起时间的磨砺,会在历史的车轮中走出人们的视野的。但这种对人民大众产生负面影响的艺术不知不觉会扭曲人民群众的心灵,特别是过去一二十年,大量文艺作品靠资本力量推动,而我国又没有形成对资本话语权的引导,结果导致近几年资本和境外势力掌握了很大的话语权。创造是艺术的生命,创造精神是艺术家的灵魂。创造性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

当然最根本的、第一位的事情,还是艺术家应该和人民永远保持血肉的联系。

艺术家、艺术家只有投身于沸腾的变革理想现实的洪流中,把自己永远植根于人民的生活沃土中,同人民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自觉从人民的生活中吸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丰富自己,才能使审美的主客体真正统一起来,不断创造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优秀艺术作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央对市场和政府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要把更多的市场的权力还给市场。而政府自身也加强对市场准则的制定和对市场的监管,这样首先维护市场本身以及人民群众的权益。更直白地说资本要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无论是私有资本还是国有资本,在保护好国有或私有权的前提下,都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下运 行。

由此及彼,资本尚且如此,作为意识形态产品的艺术作品更是要在法制的框架之下,因为意识形态聚集起来的力量也是政治力量,也是权力。这个权力必须关在法制的笼子里,也必须在画好的圈子里发挥。这个圈子如果不够大,就尽量画大,只要是符合新时代中华文化价值观、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在法律框架内,艺术的创作就可以尽情的发挥创作力。

此次艺术座谈会,本质上也是在引导艺术家和资本向更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方向搞创作,搞创新,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经过这次会议,推动文艺作品生产的就不再单独是资本力量,还有政治力量。绘画也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起到积极地带头和宣传作用,文艺不会沦落成“市场的奴隶”美术创作会有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

王静(1992-),女,汉族,籍贯:山东省聊城市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艺术学院 论文名称:文艺不能当“市场奴隶”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艺术家创作艺术
Jazz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