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析

2018-09-10吕弘

现代盐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吕弘

摘 要:不断更新计算机应用型创新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实地教学内容和模式及实践教学管理评估体系有助于创造开放型计算机实践教学平台,创造全程化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多方位实践教学体系。在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理念影响下,以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训为基础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在湖南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取得较高成效。根据按照新时期各地本科院校人才培训定位目标,本文提出创建关于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案,并叙述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长期存在教学环节较弱、培养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较低等问题。现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以及公民素质教育,以往计算机专业教育重视专业理论太过程序化,忽略学生在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训练[1]。只有建立并实施适合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条件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推进实践能力和学生专业技术素质的形成。

1 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新建创新能力培养理念,创建和培训工程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相符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以衬托计算机行业这门课程的优势,积极邀请信息类商业企业以及用人单位重点参与培养全程,重视“理论实践相结合、专业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新兴领域与专业特色相符合”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当今社会跨越式发展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训练。新建计算机科学和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以学科竞赛为驱动,构建全新的学生课外创新体系以及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创建全面的学生创新活动条例保;展开内容饱满的开放型科技创新活动;并开展“校、省、国”一体化的学科竞赛活动以及创新训练项目,有效实现制度保障的创新,促进竞赛活动开展,提高竞赛能力的循环。

(3)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深化对学生在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素质方面的培训。按照各本科院校对教学的不同定位,计算机专业学生素质体系是由较好的专业意识、一专多能的专业知识结构多维专业实践能力组成。

(4)构建实践平台、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更好地提高和满足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本科院校应借助学校自身拥有的资源和外界企业的力量,打造校内、校外两大综合实践平台,实现双方资源互相流通、互相对接,助力学生形成“课堂为主、课外为辅、教学与科研双管齐下”的学习模式,帮助其实现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项综合能力训练的提升,在学校政策鼓励、学科经费支持、学院师资教学、企业专业实习的四大保证下,对学生采取校企合作教学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专业理念、项目实践实现无缝衔接,形成完整的实践平台,真正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成为计算机行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2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问题和具体措施

在如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需要改变以往思想,合理规划战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需要满足条件,一是新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块,二是结合區域经济发展需求,培训出大批适应能力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2.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创造多层次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模式

地方型高校应按照区域经济针对当地人才需求,以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为核心,运用开放式思维新建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案、模式以及内容,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社会相关部门等结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让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构建多层次的培养模式,改善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学生在岗位上的适应能力[3]。

2.2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平台建设

按照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突出特征,地方型高校应将提升应用能力以及改善综合素质视为目标,更深层次地进行教学改革。将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正确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讲述、实践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等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对项目导师制和考试考核模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把创新教育运用在工程实践教学的任意环节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科竞赛,让学生拥有课内外的创新活动平台。

2.3加大实践比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实地考察研究,使企业工作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广泛展示,能在日后的实践能力培训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思路,发现和分析实际操作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便于更好地融入工作。同时,和企业合作能够让学生更加重视实践,认识到实践的重要作用,养成实习的优良习惯,促使学生提高专业素养,为其今后更好地就业提供机会。

开展校企合作是实施以需求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通过这一方面使学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实用性、针对性,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社会需要:不仅如此,还有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广泛联系与联络,还有通过市场信息渠道的反馈作用,大有利于学校主动、及时、准确地调整培训目标、人才规格,灵活地设置专业,更新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学校教学的创新革新创造条件。

3 基于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

(1)以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等建设为理想契机,创建较完整的校内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实验区,充分优化配置资源。以使优质教学资源能够提高利用率,让学生的时间得到最有价值的利用,创建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除可满足课堂实验实训需求以外,还应实行全天开放模式,给学生的创业创新训练、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等活动提供有效的场地:创建教师用作科研的实验室,调动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将其作为课外的教学延伸。

(2)建设一支年龄组成合理、在校企合作项目中提取出来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依靠多样化校企的合作机制,第一,邀请知名的业界精英来湖南学院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以及讲学,熟悉计算机学科当今的动态以及业界最新的发展状况;第二,利用假期到各知名企业进行参观学习[4]。

(3)实施“基地+项目+课程”校企合作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融合职业标准、实行项目教学、注重效果评价来加强本次活动的目的;其目的是重点课程建设实现质量化、标准化,并且开始实施了教学与实践共同实行、学做交叉互动、实践项目引导、理论与真实情景复合、结合综合培养方案的精准教学等多种方法,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互建共享。为了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我们要积极研究探索学做结合、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创新共赢的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模式,以扩大我国的创新人才队伍,增加我国的创新人才数量,促使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

4 结语

我们在研究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创建了全面提高创新能力以及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计算机专业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实践资源平台创建,提升资源利用率和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给予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保障,希望能为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供相应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秀友,王戴木,王诗兵,等.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2):150-154.

[2]许丽华.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优化[J].信息记录材料,2016,17 (6):26-27.

[3]白兰琼.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投资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百色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18,56 (2):225-226.

[4]程晓荣,赵惠兰,袁和金.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析[J].新校园,2016,35 (8):183-184.

猜你喜欢

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构建多层次外语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多层次案例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中的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对高校运动训练课程改革的探讨